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2W

論文摘要: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核心知識技術能力、協調整合能力、生產運營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戰略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它表現在財務上是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資本結構、創造價值能力、成長能力等。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最終將體現在企業財務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上,只有企業財務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才能確保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延續。企業應在明確財務能力特徵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基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企業,可持續發展,財務能力,培育途徑

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標誌

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核心知識技術能力、協調整合能力、生產運營能力、市場營銷能力、戰略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它表現在財務上是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資本結構、創造價值能力、成長能力等。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最終將體現在企業財務能力的改善和提高上,只有企業財務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維持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才能確保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延續。企業應增加銷售收入,最大限度地爭取市場份額,進而在長期內達到利潤最大化和資本增值最大化的目標,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企業財務能力的內涵和特徵

(一)企業財務能力的內涵

現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財務能力,企業的財務能力的好壞與優劣程度倍受社會有關各方的關注。企業財務能力從屬於企業能力,是企業能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何謂企業財務能力,宋獻中、羅宏認爲財務能力是指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是企業財務執行效率的體現。朱開悉認爲企業財務能力包括企業財務活動能力、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表現能力。財務活動能力包括企業籌資能力、投資能力、資金運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其核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包括財務決策能力、控制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等,其核心是企業可持續創新能力;財務表現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等,其核心是可持續盈利能力。財務活動能力與財務管理能力反映在財務表現能力上。

筆者認爲,企業財務能力是指企業在長期的艱難的成長曆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能夠迅速適應和利用變化的財務環境,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綜合能力。企業財務能力包括財務戰略管理能力、財務應變能力、財務創新能力、財務預警能力、財務協調能力、財務監控能力、財務制度設計能力和財務團隊綜合素質等。

(二)企業財務能力的特徵

1.資源性特徵。在市場競爭中,企業資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資金、人力資本、原材料、技術和技能、營銷等。企業財務能力是指企業在長期的艱難的成長曆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財務綜合能力,它體現爲企業成長過程中積累而形成的財務資源。因爲它具有歷史依存性,是企業積累性學習和總結的成果,是企業的“管理遺產”,所以,這一資源具有非交易性、無形性、非替代性和專用性的特點。

2.價值性特徵。企業財務管理具有價值管理和綜合管理的特點。財務能力在企業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它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資金運營效率。企業財務能力從表現形式上看是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優劣程度。財務能力的宗旨是爲增強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服務的。因此,研究財務能力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企業創造價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改善企業可持續發展態勢。價值性是企業財務能力與其他企業能力相比較所顯現的主要特徵之一。

3.柔性特徵。柔性是指能夠對變革或新情況做出反應或適應的質量屬性。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安索夫首先將柔性思想用於企業戰略管理。柔性戰略觀是指企業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時,爲了實現戰略目標,透過運用、整合或創造內外部資源,對環境變化做出的能動性反應。柔性的財務能力是指企業在現有財務能力水平基礎上,在變化的環境下整合舊資源、發現新資源並有效組織財務資源應對突發事件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能力。它是爲了在動態的管理環境中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並應對財務危機等而提出的。柔性的財務能力包括排解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三個層次:排解能力是指企業理財系統具有的排除危機和調解矛盾,以減少因環境變化而對系統影響的能力;適應能力是指企業理財系統具有的隨環境變化而快速適應變化的能力;創新能力是指透過創新,使企業理財系統具有的積極影響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能力。這三種能力貫穿於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體現在財務管理中的協調溝通、財務控制、資訊處理、持續改進、學習創新、財務預警及應變能力等方面,它們的綜合作用反映了企業財務能力的柔性程度,表明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靈活性和適應環境變化的水平。柔性的財務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財務戰略成功實施的管理能力保證,是企業財務競爭力提升的重要基礎,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綜合性特徵。企業從本質上講是一個能力系統,它主要由戰略能力、企業家能力、管理能力、生產能力、營銷能力、研發能力、供應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財務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等構成。在這個企業能力系統中,企業財務能力是企業能力的財務綜合體現。因此,透過對企業財務能力的綜合分析可以反映企業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情況。

5.系統性特徵。企業能力作爲一種系統能力,必然由各種子能力系統組成,分別是:企業文化子系統、管理創新子系統、人力資源子系統、技術創新子系統、企業家能力子系統、產品開拓子系統等。由此可見,財務能力僅僅是作爲企業能力中的管理創新子系統中的分支存在的,財務能力屬企業能力的財務範疇。企業財務能力主要由財務管理能力、財務活動能力和財務表現能力等構成。一方面,企業能力決定企業財務能力,企業財務能力又反作用於企業能力;另一方面,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活動能力決定財務表現能力,財務表現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活動能力。

6.不可交易性特徵。財務能力是隱身於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獨自的技能或知識的綜合能力,從財務能力的構成要素到財務資源所屬的財務主體,再到財務能力形成、積累和組合的過程上看,財務能力是特定企業的特定管理體制、特定企業文化、特定企業員工羣體等綜合作用的產物,是企業個性化的產物。由於企業不同的理財環境和管理條件,企業財務能力是在企業長期的經營活動過程中積累形成,與企業的特殊組成和特殊經歷緊密相連。因此,財務能力與企業相伴而生,它雖然可爲人們感受到,可以透過企業內部培育,但卻無法像其它生產要素一樣透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財務能力具有不可交易性,競爭對手很難模仿和有償取得。

7.動態性特徵。企業財務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有繼承性,又有突破性,創新是其本質體現,企業現在的財務能力是企業過去創新的結果。企業總是處在一個動態變化的環境中,企業的戰略會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呈現爲一種動態性。財務能力不是一層不變的,隨着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其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也處於一個變化的狀態。企業財務能力的提升過程,就是優化財務資源與提高財務能力有機結合的過程。財務能力的提升表現爲財務效率提高,企業財務狀況得以改善,財務關係得到良性發展,財務風險降低等。財務能力總是與一定時期的管理模式、財務資源等變量高度相關,它會隨着其相關變量的變化而發展變化。所以,不同時間、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內外環境、不同條件下有着不同的財務能力。

三、企業財務能力的影響因素

(一)財務資源因素

財務資源是企業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與企業獲取財務收益相關的各類資源,包括企業所擁有的資本以及企業在籌集和使用資本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有的不易被模仿的財務管理體系。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能夠以貨幣計量的各種有形和無形資源是屬於硬財務資源;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以智力爲基礎的、無形的、具有潛在收益性的知識資源,包括企業財務戰略、財務管理制度、管理體系、理財文化等是屬於軟財務資源,這些資源是轉化爲財務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因素。企業要能夠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一定市場環境下得到財務資源的支援,如果企業財務資源可獲得性較差或者由於企業的過度經營而將財務資源消耗殆盡,則企業將不再具有獲取財務收益的能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會失去基礎。

(二)財務戰略因素

根據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的定義,企業戰略就是企業爲贏得競爭優勢而設立的目標以及爲達到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措施。企業財務戰略是企業爲了實現總體戰略和取得競爭優勢,根據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所做出的有關全局性的、長期性的、應變性的、方向性的和動態性的財務決策與措施。它是以理財環境分析和企業戰略爲邏輯起點,圍繞企業戰略目標來規劃戰略性財務活動,是企業戰略在財務領域的延伸,屬於企業核心的職能戰略之一,服從並服務於企業整體戰略。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爲了謀求生存與發展,必須努力構建自己的財務能力,獲取競爭優勢。在這種努力中,加強財務管理的戰略研究,制定出符合自身特點的財務戰略不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越來越成爲企業創立競爭優勢的主導力量。增強財務能力的財務戰略主要包括:差異化財務戰略,不同的成功企業在可控的財務資源方面存在差異性,正是這種基於財務資源的天賦、財務管理水平的差異,使不同企業財務能力的差異性得到體現。財務戰略對企業財務能力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增強企業財務能力的基礎,財務戰略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企業財務能力的最大化。財務戰略是影響企業財務能力持續增強的最重要因素。

(三)財務整合因素

財務整合即財務資源整合,包括財務管理目標導向的整合、財務組織機構和職能的整合、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整合、會計覈算體系的整合、內部控制的整合等,目的是併購方對被併購方的財務制度體系、會計覈算體系等方面實施統一管理和監控。企業財務整合的目標是透過實施統一管理和監控,達到提升企業財務能力和強化競爭優勢,以創造更多的新增價值。在財務整合過程中,企業必須緊緊圍繞這一目標,以成本管理、風險控制和財務管理流程的優化爲主要內容,透過財務整合力求使併購後的公司在經營活動上統一管理,在投資和融資活動上統一規劃,最大限度地實現併購的整合和協同效應。財務整合是企業擴張的需要,是發揮企業併購所具有的“財務協同效應”的保證,是併購方對被併購方實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徑,更是實現併購戰略的重要保障。財務整合是企業併購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併購方對被併購方財務管理不善,成本費用過高,資產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進行診斷提高的過程。有效地財務整合是企業擴張後財務能力提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的保證。執行力是決定企業管理成敗的關鍵,沒有了執行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將會面臨巨大的威脅。財務執行力是指企業財務人員利用各種資源和機制,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綜合能力。影響其形成的因素不僅包括組織結構、管理機制、人才系統、企業文化等財務執行的環境要素,還包括共識度、協同度、領導力和控制力等財務執行的能力要素。由於企業的不斷髮展和所處環境的快速變化,影響企業財務執行力的各種要素也在相應變化。企業必須透過創新管理機制和人才機制、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改良企業文化、提升執行過程中的協同和控制能力,保證企業的財務執行能力與企業發展進度相適應,以提升企業財務能力和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財務創新力因素

持續不斷的財務創新是對企業原有財務管理方式方法和治理模式進行的不斷改進。財務創新透過新的財務元素爲企業注入新的財務活力,從而推動企業的不斷進步。創新的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方面的新觀念、新思路、新認識、新觀點、新理論、新體系等,手段方面的新方法、新程序、新公式、新操作過程、新操作手段、新建議、新措施等,體制方面的新規範、新制度、新模式、新管理等。持續不斷的財務創新促使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上臺階,是企業財務能力提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的不竭動力源泉和有效支撐。

四、基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培育的途徑

(一)實施戰略財務管理,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戰略財務管理就是戰略管理思想在財務管理領域的延伸與發展,是戰略和財務之間的有機結合。戰略財務管理是企業財務決策者根據企業制定的整體戰略目標,在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用以指導企業未來財務管理髮展的財務戰略,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財務戰略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與評價的動態管理過程。戰略財務管理要求財務人員不能只從單純的財務理念出發進行理財,追求財務自身的最優化,而必須具備戰略思想,從戰略的全局來考慮和設計企業的財務行爲,企業的財務行爲不但要滿足企業當前的生存需要,更要滿足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的增強離不開有效的戰略財務管理理念和措施,它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戰略財務管理是着眼於未來,依據公司現實情況、立足長遠的需要對公司財務活動做出的判斷,科學的財務戰略能夠促進企業穩定、健康、快速的發展,不斷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實施財務資源配置,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財務資源是企業經營的重要基礎性資源。伴隨着社會對資源認識的加深,財務資源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拓展。財務資源配置是指資本在不同形成方式上的組合和在不同經濟用途之間的分配。企業資源配置行爲就是透過資源的重新優化組合,以儘量少的資源耗費取得儘量大的增量資源。換言之,是一種追求資本增值的行爲。財務資源配置涉及到財務活動的兩個基本方面,一是融資中的'資源配置,表現爲資本在不同時期之間和不同性質之間的安排,從而形成了融資的核心問題--融資結構的合理安排,包括長期資本和短期資本的安排、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安排;二是投資中的資源配置,表現爲資本的合理分配,從而形成了投資的核心問題--資源流向和流量的調整。可見,財務資源配置是針對資本而言的,它不是單純資本量的問題,而是資本內在結構的組合和安排問題。財務資源的稀缺性客觀上要求人們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其目標是:優化融資、投資結構,提高稀缺資源產出率--資本收益率,從而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由於財務資源是一個動態體系,因此,財務資源要素及其結構與各因素權重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各不相同,企業要配置好財務資源,在考慮要素稀缺及效率優先的情況下,所作的配置決策也會不同,財務資源配置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持續改進的工作,作爲財務人員和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員的工作來說,空間也很大。企業只有實施有效地財務資源配置措施,才能達到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目的。

(三)實施財務預警,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所謂財務預警系統,就是旨在監測預報企業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透過設定財務指標體系,並觀察一些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而建立的財務分析系統。市場的瞬變性與不可準確預見性,加之決策者素質水平的影響,使得風險成爲客觀存在。如果企業不能卓有成效地規避與防範各種風險因素,勢必使企業的未來發展陷入嚴重的危機境地。因此,企業應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及早診斷出危機訊號,並採取相應措施,改善財務管理,確保企業財務安全,以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四)實施足夠現金流,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企業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經營過程的重要表現,它反映了企業經營質地是否良好。企業發展最爲本質的一條鐵律:增加企業價值、增強公司持續發展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增強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獲取未來現金淨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有着選擇各種財務政策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能夠更好的駕御財務風險,能夠更好的控制財務政策不當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未來現金流量充足的企業不必擔心債務過度造成的持續發展能力的傷害,而未來盈利前景暗淡的企業過分的依賴債務融資只能陷入破產的泥潭。從一定程度上,現金流比利潤更能說明企業的收益質量。公司宣佈破產之前,連續多年淨利潤爲正數,而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是在破產之前的幾年就已經開始惡化,這樣情況並不少見。現金的循環運動是企業生存的基本前提和資本增值實現的關鍵環節。在對長壽企業的研究中發現,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有三個:一是擁有必要的現金存量,爲企業的經營、投資和其他活動提供必要支援;二是擁有充足的現金流量,資金可以在企業內部和外部順暢流轉,爲企業帶來價值增值;三是現金淨流量爲正數,從而爲企業帶來持續的現金流。因此,實施足夠現金流的財務戰略,是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的必要條件。

(五)實施財務資訊化,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財務資訊化是指財務人員透過利用現代資訊技術,進行企業流程重組,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組織模式,調動財務人力資源的資訊潛能,開發企業財務資訊資源,提高財務活動效率,來更好地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防範財務風險,從而實現企業利益相關者權益最大化。企業財務資訊化建設突出表現在以技術爲手段來改進財務治理水平、理順其業務流程、加強對價值流的監控。因此,企業應站在財務戰略的高度,積極開展財務資訊化建設,提升財務資訊化水平,以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六)實施財務創新,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財務創新既是一種管理創新,也是一種制度創新。從管理創新的角度看,企業爲適應環境變化,透過財務創新重新組合了財務管理中的各種要素,並創造出一種更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資源整合管理模式,從而重構和建立自身的財務能力。有效的財務創新能夠在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快速有效地整合財務資源,適時調整投融資方案和營運資本管理方式等措施,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的財務目標。企業的財務創新是管理創新的核心和主導性創新。從制度創新的角度看,財務創新集中體現爲財務治理和財務控制的創新。透過財務創新,企業可以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保持良好的協調與合作關係,同時在企業內部實施有效的財務控制。財務創新應當貫穿於企業發展的始終,而且只有持續的創新才能夠爲可持續發展提供一種動力和源泉。

(七)實施優化籌資,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企業的籌資政策應根據內外財務管理環境的狀況和走勢,對資金籌措的目標、結構、渠道和方式等進行長期和系統的謀劃,旨在爲經營戰略的實施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可靠的資金保證,併力求不斷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籌資效益。

企業應維持一個保守的財務比率,以保持企業持續進入資本市場充足的借貸能力;制定一個適當的、能夠以留存收益支援公司持續增長的股利支付率;對於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企業來說,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首選舉債,迫不得已時再發行股票。這一融資政策,既能夠利用留存收益增強企業財務的靈活度,又能夠利用債務融資維持或提高股票市場價值。企業應致力於優序融資政策,使企業財務能力不斷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八)實施擇優投資,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擇優投資是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內容,決定着能否把有限的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企業應當按照總體戰略來安排長期投資,從全局角度優化資源配置,要科學研究和應用規模經濟原理,綜合運用最佳生產曲線、成本函數等現代經濟理論模型,探索最佳的投資規模,獲取最優的投資效益。

企業應科學運用SWOT分析法(態勢分析)進行投資策略的制定。就是將與投資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透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優勢與劣勢分析(SW)和機會與威脅分析(OT),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投資決策結論。

企業應科學運用波士頓矩陣法進行投資策略的制定。波士頓矩陣法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一個公司的投資業務組合是否合理。該方法將一個公司的業務分成四種類型:問題、明星、現金牛和瘦狗。如果一個公司沒有現金牛業務,說明它當前的發展缺乏現金來源;如果沒有明星業務,說明在未來的發展中缺乏希望。一個公司的業務投資組合必須是合理的,否則必須加以調整。波士頓矩陣法的應用能提高管理人員的分析和戰略決策能力,幫助他們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問題,更深刻地理解公司各項業務活動的聯繫,加強了業務單位和企業管理人員的之間的溝通,及時調整公司的業務投資組合。收縮或放棄不良投資項目,集中資金投向發展前景看好的投資項目。

企業應建立項目論證制度,控制投資風險。投資項目提出以後,深入市場調查,要對投資項目的環境適應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科學的論證。環境分析主要是對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自然地理環境進行分析;經濟合理性分析是指從量化與非量化雙方面對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進行全面分析,重點關注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持久性增長能力。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市場風險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只有對投資項目進行科學而理性的論證,防止過分理想化與盲目性,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以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九)實施成本領先,培育可持續發展的財務能力

邁克爾.波特認爲成本領先是企業構建競爭優勢的基礎。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透過降低成本,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廣告等領域,使企業的總的成本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甚至達到全行業最低,以構建競爭優勢的戰略。成本領先戰略的實質是透過降低成本,讓顧客受益,企業贏得市場。相同功能的產品,如果企業有競爭者,只要其成本低於競爭者,企業就擁有了成本優勢,並且當成本低到一定程度時,也會對潛在的競爭對手造成很大的威懾,使其放棄進入這一市場的企圖。企業如果能夠成功的實施成本領先戰略,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就行業中現有的競爭對手而言,低成本領先的企業就可以做到“進可攻城略地,退可安然自保”。價格競爭對於任何一個競爭性市場而言都是難以避免的。特別是在我國現階段,許多行業的最終競爭格局還沒有形成,仍然處於“洗牌”期,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風險,價格競爭還是最主要的競爭手段。價格競爭中競爭的其實不是“價格”,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企業本身能夠控制的只是成本,因此,價格的競爭實質上是成本的競爭,“價格戰”實質上是“成本戰”。在面對價格戰時,低成本領先的企業始終處於最有利的地位。當競爭對手採用進攻型的價格策略時,企業由於成本低,邊際利潤高,可以進行價格跟進;當競爭對手採用防禦策略時,企業可以獲得高於競爭對手的邊際利潤,用於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謀求自身的長期發展。同時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主動發起價格戰,向對手較爲成功的其它戰略(如差異化戰略)發起攻擊,向對手實施有效的打擊。因此,企業有了低成本優勢,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力就有了保證。

(本文是“市級社科重點研究課題”內容)

參考文獻

1 宋獻中,羅宏. 核心能力、財務核心能力與企業價值創造[C].第九屆全國高等院校財務學科建設暨理論研究會論文集, 2003.

2 朱開悉. 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及其報告[J].會計研究, 2002 (2)

3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財務管理[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4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5 傑拉爾德 阿什溫保羅 桑迪海 弗裏德.財務報表分析與運用[M].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8.

6 波特.競爭戰略[M]. 北京: 華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