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就業爲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5.57K

論文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發展迅猛而就業形勢不客樂觀,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偏差上。而其直接原因則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定與社會需求脫節。因此.以就業爲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改革刻不容緩。

基於就業爲導向的高職高專課程改革論文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高專課程改革

當前,大學課程改革轟轟烈烈,高職高專院校在校學生已佔我國大學生人數一半以上,由於其生源、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和學習環境的特殊性.在課程改革方面必然不同於普通高校。因此,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課程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已經成爲高職高專發展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結合高職高專的特色,如何更好地把握辦學培養目標並體現“實用爲主、夠用爲度”的原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需要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高職高專課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改革觀念落後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由專科轉制或中專升格而成,課程開發主體單一.基本上由本專業系部的專業教師來完成專業課程分析、課程設計等課程開發的全過程。近年來,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不少高職高專院校在設定專業時已經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開始注重對社會需求和行業需求的分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課程教學與學生就業相結合,但未能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課程改革觀念的創新成爲高職高專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課程設定體系落後

我國高校從1998年擴招以來,入學率迅速提高.這就使得高職高專的生源綜合素質,尤其是學習能力大大降低。在當前,高職高專院校課程開設順序基本是文化基礎課一專業課一實踐課,在課程內容上和教育方法上基本以灌輸知識爲主,常常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這種教學過程最大的弊端是使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以及對教學質量檢驗的滯後性。理論學習與實踐的相分離,使得本來學習能力較爲薄弱的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不夠.主動性不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欠缺,創造性更是缺乏,這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學生就業觀念落後

近十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在從“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轉變的過渡期.雖然大學生隨着年齡和知識的增長,自我意識、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但是還不完全成熟。他們往往不能正視擇業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大學生只看到自身的長處,對自己期望值過高,不切實際地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職業崗位: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不積極參與雙向選擇,而是聽之任之。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使得大學生在畢業求職中失落感不斷增強,從而產生自責、自怨、自卑的心理。

(四)教育難以滿足就業的需要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高校畢業生分配早已實行“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機制。在同一環境中高職高專畢業生的競爭力遠遠低於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低成爲高職高專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嚴峻的就業形勢、巨大的就業壓力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課程教育方式難以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變化的需要。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與用人單位的要求難以吻合。

二、高職高專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培養學生在就業方面的能力

高職高專作爲高等職業教育有其鮮明的社會性,它必須遵守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爲辦學指導思想;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爲核心,以產學研結合爲基本途徑。這就是說,高職高專的課程改革必須把學生的綜合就業能力的培養作爲課程改革的核心和方向,綜合就業能力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要打破傳統教育的普通教學模式,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要合理利用社會豐富的資源組織教學,使人才培養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潮流中去。課程改革要有所突破,就要堅持以就業爲導向、實現課程教學與市場實際就業需求緊密結合。

(二)建立有鮮明特色的高職高專教育

高職高專院校不同於本科院校,在課程教育方面必須根據高職高專自身的特點進行改革,建立有鮮明特色的高職高專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這也是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關鍵。建立有鮮明特色的'高職高專教育就必須進行教育理念的改革、創新,樹立以就業爲導向的辦學理念,不斷深化高職高專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以就業爲導向就是要把滿足就業的需要作爲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實現課程教學與就業需求緊密結合,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很大程度上,高職高專課程改革成功是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關鍵。

三、以就業爲導向推進高職高專課程改革的內容

(一)根據市場需求設定專業

在設定專業前首先應進行行業的分析,然後再確定專業課程體系以及所開設課程的性質和內容,專業理論知識也應根據職業和崗位的需要進行,改變以往完全根據固定的學科模式設定專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市場需求頒佈高等職業教育的指導性專業目錄。在操作時,可以考慮由行業主管部門參與專業設定方案的制定。面向行業設定和按行業歸類。

(二)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設計課程體系

高職高專課程體系應圍繞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設定,學生職業能力包括職業技術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其中,職業技術能力的關鍵是職業專門技術,是完成職業任務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術.在培養學生職業專門技術時重點是培養運用技術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而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主要透過專業課程來實現,因此在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中必須包括關鍵能力的設計。職業能力的培養並非只存在於學生就讀的某一時間段.而應該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職業能力隨着學習時間逐漸遞增.到畢業時達到專業培養的職業能力要求。

(三)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

高職高專的學生高考時成績並不佔優勢.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高職高專學生一般具有思想活躍,參與熱情高,社會活動能力強的特點,但同時也缺乏創新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這與我國教育模式單一,過於強調學生學習能力有很大關係。類似本科院校的學科系統化課程對高職高專教育以及學生都不太適用,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學生能力多元化的培養,注重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四)高職高專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應用能力

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區別於本科院校,培養學生應該有明確的職業針對性.培養符合生產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在組織教學時透過實行“零距離”上崗以及“教、學、做”合一來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把完成一項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結合到課程教學中,這種按工作過程組織教學的模式,可以是模擬形態,也可以是真實形態,它能使學生學到有用的東西,學到真本領,畢業後儘快適應崗位要求。

中國是一個教育大國,也一定會成爲一個人力資源的大國。隨着我國經濟快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高職高專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據統計,我國每年有將近百萬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是一支巨大的人力資源隊伍,這一資源已經融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將成爲一支巨大的技術人才隊伍。本人認爲,高職高專院校只有潛心分析.區別就業應變能力強的通才教育與職業針對性強的專才教育,將教育發展與市場變化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建立新型的、合理的、適合現代化教育的課程教育模式,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才能將高職高專課程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