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教育課程改革淺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9W

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離不開教育課程改革。本文從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和現狀及高職院校教育課程改革的措施方面,談了自己淺顯的看法。

高職教育課程改革淺析論文

隨着我國高等教育大衆化的不斷深入,高等職業教育(後簡稱“高職教育”)逐漸從追求規模上的發展轉入到加強內涵的建設階段。從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各高職院校圍繞着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對現有的教學進行了改革。作爲連接職業與教育的中心環節——課程,就成爲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作,它是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因此,要把課程改革看作一個系統工程,在課程改革中要注重對教師的培養,有效地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及要加強對先進技術教育手段的使用。

一、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和現狀

我國高職教育的歷史相對較短,最早的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是仿照了本科教育的課程模式建立起來的。這種模式以理論知識教學爲中心,爲未來工程設計開發和學術研究奠定寬厚基礎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適合的,但對高職教育來說,卻嚴重地影響了理論教學結合實際應用及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技術技能的養成。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模式已不適應教育的發展,必須對高職院校的現有教學和課程模式進行改革,要求制定專業設定以職業分析爲導向;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爲本位;課程設計以職業活動爲核心;課程編制以寬基礎面爲基點;課程實施以雙元合作爲基礎;教學組織以受培訓者爲主體;考試考覈以客觀要求爲標準的新的教育模式。

二、高職院校教育課程改革的措施

1、要改革傳統的教育觀念。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要改變傳統的以課堂爲陣地、以書本爲基礎、以黑板爲教具,紙上談兵教學模式,應明確以應用技能教育爲主,教學指導思想遵循以實用爲主的方針,課程設定要面向實際的工作崗位,將課堂設定到實訓室,做到理實結合,理論內容爲實踐服務,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企業的實際生產零距離,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即能上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程的真正改革與學校的長遠發展。

2、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高職教師是高職教育體系的“變革者”,教師不僅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教學隊伍的師資水平是課程建設的前提,而在這支教師隊伍中,不僅需要有學術造詣高,在該學科影響力強,具有一定領導能力或協調能力的課程負責人及骨幹教師,還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實習、實訓指導教師。提高教師隊伍的師資水平一方面要提高教師進入標準,另一方面激勵在職教師積極參加脫產進修與各類專業培訓,更新知識結構,培養創新精神。高職教師在拓展和整合課程資源中,要不斷提高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技能,最終成爲學習型、研究型羣體,獲得專業發展。

3、要改革傳統的考試制度,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考試內容重理論知識而輕技能與能力的考覈,考試方式比較單一,考試程序、組織實施等尚不完全符合高職教育目標的要求。對此,高職院校要建立並完善課程考試執行機制,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建立相應的考試體系。研究並確定以“職業綜合能力”爲導向的考試內容,使考試真正能夠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及職業綜合能力進行全面測試評價。針對課程性質特點,探索多種考試方式方法,使其科學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4、課程改革要建立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科學制定教學策略,指導學生由“會”到“精”。在理論教學中融入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因此,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不僅是教學活動的整合,而且是從內容改革到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發展。根據課程的特點,一些課程仍然是傳授知識爲主導,爲學生構建起系統的理論體系,但必須同時對實踐課程加以擴展。使實踐與理論課程的教學融合全面貫徹於整個課程體系中,而不能只在一些課程中有所體現。

5、課程改革要完善教學體制改革。一門課程由一個教師來教,而這個教師只注重自己所講授的課程的內容,對其他課程的講授內容不甚瞭解。這就是傳統的教學體制,很容易導致教師的固步自封,使課程與課程之間出現脫節現象。新的教學體制要求教師不僅要了解本門課程的發展動態,還要充分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動態及培養目標,可以透過相互聽課,集體備課,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制訂等等,來明確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掌握本專業各課程的設定內容與標準,使得課程之間能夠融會貫通,更好地爲本專業培養應用型、實踐型、技能型人才。

6、課程改革還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爲就業打好基礎。因此要加強校企深度合作,探索深層次的互利雙贏機制,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高職院校要積極探索新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實現“有法可依”;繼續改革和完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夯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堅定基礎;加大高素質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力度,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的有效保障;繼續追求學生教育成本的多方分攤和畢業生就業的“錯位經營”,追求社會的統籌和諧發展。只有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執行機制下,才能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校企深度合作辦學體制,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持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因勢利導,使它不斷地深入,在理論與實踐交融的過程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

要從根本上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辦學理念,確立與高等教育大衆化質量觀相適應的高校課程改革目標與課程模式,依賴現代技術教育手段,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使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並重發展。這項工作確實非常艱鉅,但如果不開始着手這項變革,那麼一百年後我們的職業院校可能還是這個樣子,而每年源源不斷的學校經費投入,也將由於課程理念的錯位而不能發揮其最大功能。要堅信的一點是,只要不斷努力,就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