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以人爲本下的教育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8.13K

一、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分析

高校以人爲本下的教育管理論文

隨着現代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以人爲本理念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也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以人爲本的教育觀是以人爲本心理學在教育方面的一種體現,以人爲本心理學主要強調對人的本性、價值、人格等方面的研究,以人爲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確定明確的教育目標

在以人爲本的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受教育個體的成長目標,相比於建立完整的技術體系而言,確定明確、合理的教育目標更加重要。在高校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以人爲本理念的應用更應該關注對教育目標的確定,如倡導學生如何成長、如何構建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人本理念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就是要透過教育工作者的引導,促進學生個性實現最大限度的發展。

(二)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在以人爲本理念下進行教育,對於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要進行完全的顛覆。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將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學生作爲主體,強調對學生的重視和尊重,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更多的是發揮引導的作用。現代化教育中對學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倡導個性化的教育,發揮學生內在的動力,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最終實現教育目標。與傳統的灌輸式和填鴨式教育相比,人本理念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大。

(三)提倡人性中心課程的重要程度

在以人爲本理念下進行教育,對於人性中心課程越來越重視,即對人的情感、情緒等方面進行更多的肯定,強調受教育個體的情緒以及情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應該對學生的情感認知、理智、情緒等方面進行確定和統一,不斷激發學生各種內在的潛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更是要加強對人的情感的激發,讓學生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主動的學習。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對教育管理的認識不夠

當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都是沿用比較傳統的方法,與一般的教育形式沒有區別,大多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式,片面地對學生意志進行強調。採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方法進行教育管理,常常把教育當作管理學生的一種手段,而沒有真正發揮教育管理的功能。這主要是源於高校教育管理者對教育管理的認識程度還不夠,認爲日常教育管理就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教育,以促進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在教育過程中,往往只是在各種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出現的一些錯誤進行糾正,而沒有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的高校教育管理往往缺乏針對性,教育的質量和效率都不高。

(二)高校教育管理隊伍缺乏相應的專業化人才

在新的時代背景和要求下進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有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作爲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隊伍目前還比較缺乏專業化的人才,由於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往往不願參與教育管理工作,更多的教師注重科研,而忽視了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導致這部分人才隊伍出現空缺。由於高素質教師比較缺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對自己的各種行爲進行正確的規範,不能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學習,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三)評價過程存在問題

評價是促進學生各項能力水平不斷提升的關鍵,但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評價過程存在缺陷。第一,評價體系過於陳舊,與大學課堂教學評價發展趨勢不吻合。當前很多高校的課堂教學評價仍然延續了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對於學生的基本知識、基礎技術以及基本技能的考查較多,但是這種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對於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第二,評價目的不夠明晰,隨意性較大。大學課堂教學評價是爲了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培養學生對大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教學評價目標不夠清晰的現象。第三,評價過程中的雙向交流比較少。當前,很多大學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一般只有教師的評價,缺乏學生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生的自評。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得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權重單一,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瞭解不夠。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習過程中的互評以及自評,這樣才能促進大學課堂教學評價的不斷髮展。第四,教學評價內容不夠全面。當前,很多高校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延續比較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依據是各種考試的分數,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互動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價不夠,評價的內容不夠全面。

三、高校加強教育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在規範化的條件下維持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這種管理模式在外界出現一些突發情況和問題時適應性能比較差,很難進行有效的協調和控制。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也要相應地發生改變。要從傳統的機械性管理模式和理念中解脫出來,結合當前的社會形勢和時代特點,加強教育管理的變革。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加強學校教育管理,仍然要以教學管理作爲重點,力求提升教育辦學的質量,培養更多全能人才。

(一)更新教育教學管理觀念

對傳統的教育管理進行改革和創新,改變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一個方面,但最基礎的是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保證與現代化的發展形勢相契合。當前的高校教育過程中,強調在教育管理中的約束、監督等強制性活動,忽視了激勵和引導機制的作用,使得課堂上缺乏積極性和生動性。教育管理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在人才觀方面,教師和學校的管理者應該首先變革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在知識教育方面,應該抱着不僅注重知識積累、更加註重知識的綜合與創新的態度來進行知識教育。在整體的教育觀方面,應該本着以人爲本的理念,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從傳統的以考試作爲考覈的工具和方式向創新意識的檢驗、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育轉變,最終促進教育發生質的改變。

(二)在教育過程中對傳統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應該對各種比較切合實際的問題進行分析,採用各種熱點問題對學生進行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前,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通病就是缺乏時代感,側重於理論教育,與現實生活中有一些脫節,往往導致學生對教育管理課程提不起興趣。因此,在高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應該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的腳步,關注學生的各種需求,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並且對於當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以防止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對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比如加強對多媒體的利用、加強對網絡教學的利用等,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積極解決各種問題。

(三)提升師生在教育管理中的參與度

當前的學校教育管理中明顯存在權力失衡的問題,尤其是在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將學生當作主體,充分保障學生的地位和權利。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高校領導者不是唯一的決策者,教師和學生也應該參與到教育管理中,擁有充分的決策、監督、參與等權力。高校管理者要從傳統管理中的包攬轉變爲對教育工作進行引導和服務。這並不是對管理者權力的削弱,而是建立一種和諧的管理機制,以促進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三者之間的權力平衡,是保證教育管理工作高效執行的基礎。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和教師應該多一些理解、寬容與支援,而學生要多一些謙虛與理智。

(四)加強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教師擔任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使教師可以有更高的能力素養,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學和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促進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五)加強評價體系的改革

第一,不斷豐富高校教學評價的內容。在高校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豐富高校教學評價的內容,更加客觀全面地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高校教學評價的指標不僅要涉及學生對各種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還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分析和探討,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關注,瞭解學生在高校課堂教學評價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需求,從而幫助學生不斷認識自我,自信地進行學習。第二,教學評價應該更加重視過程。在高校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學習的過程,對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修正,從而使得先進的教學觀念得以應用。在評價過程中,不應該只看到測試結果,而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從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不足,從而使其獲得更大的進步。第三,把學習能力納入高校課堂教學評價考覈範圍中。在高校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要將高校課堂教學評價的考覈內容從技能考試轉變爲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制定客觀、公正以及合理的評價標準。在評價過程中,要強化評價的激勵功能,使得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能夠不斷提高成績,縮小與高水平者之間的差距。

四、總結

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已經變得不再實用,教育管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應該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方式的轉變、評價機制由單一向靈活的轉變以及教育管理主體的改變等諸多方面着手,目的是營造和諧的教育管理環境,爲高校的教育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以促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高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更高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