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色彩課程改革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3W

一、課程現狀

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色彩課程改革措施論文

中國近當代傳統的色彩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沿襲前蘇聯的契斯恰科夫色彩教學體系,即是透過對靜物或是實景的寫生,達到色彩訓練的目的。然而,在美術學科門類越趨多元化的今天,傳統教學模式的侷限性也越加的明顯。就藝術設計學科而言,色彩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和主觀設計能力,傳統教學模式課程內容的單一性和對象寫生的侷限性,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創作能力。因此,學以致用成爲了設計色彩基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更具針對性和應用性的教學模式亟待每一位教師思考及研究。

二、課程改革措施

1.重視欣賞課程的針對性教學

欣賞課程是環境設計色彩基礎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環境設計專業的色彩欣賞教學應在教授學生色彩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更注重於引導學生對作品色彩構成美感以及色彩情緒進行思考,而非一般性的繪畫技法欣賞研究。這一點是藝術設計學科對於色彩教學的基本要求。就環境設計專業而言,作爲一門應用型藝術學科,色彩欣賞課程還應結合客觀的社會環境所展開。因此在課程內容上,教師除了常規的印象派科學色彩理論教學,還應結合當下的社會普遍審美意識,適當引入具體色彩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色彩的設計美感,從而使學生更加明確色彩課程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色彩理論研究應作爲欣賞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設計思潮衝擊下的中國社會大環境中,對於本民族色彩的分析與認識常常是設計色彩學習的盲區。相較於西方的色彩理論,東方的色彩美學承載着更爲豐富哲學內涵。無論是“五色”之說所暗合的五行玄學,或是民間藝術中“極色”的天真浪漫,這種精神性的東方色彩美學意象往往能成就設計師的靈光一現。相較於現今社會所充斥的侵略性的西方商業色彩,精神性的色彩空間似乎更加難求了。將東方色彩美學的含蓄與浪漫引入欣賞課教學,對於學生色彩審美的全面發展彌足珍貴。色彩審美需要潛移默化的培養,欣賞課程的目的在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與“讀懂別人”是同樣重要的。因此,單純的欣賞作品並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實現教學目標還需要教師與學生更加積極的配合。“因材施教”是藝術教育的普遍要求。在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適當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來配合教學,形式上可以多樣靈活,可以是文字的﹑圖像的﹑或是模型式的。教師透過學生的作業,考查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吸收程度以及對色彩知識應用能力。同時,瞭解學生個體之間色彩審美興趣的異同。在歸納總結之後,教師可以透過組織教學評議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階段性的色彩作業給予指導﹑分析以及肯定的鼓勵,激發學生的色彩學習興趣,建立藝術自信,幫助學生尋找﹑歸納各自的色彩體系。相對於傳統的欣賞課教學,恰當地引導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更加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師應透過更有針對性﹑目的性﹑階段性的色彩欣賞課程,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給予學生一雙設計師的眼睛。

2.打破靜物寫生課程的傳統模式

教師擺放靜物,學生進行寫生,這種靜物寫生教學模式在各大院校已習以爲常。然而,對於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寫生能力之外,主動組織畫面色彩能力的培養同樣重要。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適度的調整。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擺放靜物是很好的嘗試。在挑選靜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靜物組合的具體色調作出一定的要求,來增加課程的難度。到課程後期,也可以針對色彩情感性的表達對靜物組合的擺放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表現歡快或是憂鬱等等。應對與教師的要求,學生挑選適當的冷暖襯布搭配,大小不一的各色靜物作爲繪畫主體,這個過程對於練習學生的色彩審美與組織是非常有益的。在擺放靜物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幾點問題:

1).如何使畫面鬆緊適度,疏密有致。

2).如何運用色彩冷暖規律,安排靜物間的空間關係。

3).如何透過襯布的搭配突出主體物色彩。

4).如何營造靜物主題與畫面的情緒。教師透過指導,將自己的視覺經驗和思維模式與學生進行更直觀的交流,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色彩修養和品味。同時,教師透過觀察,可以更及時地發現學生的思維誤區並加以引導和改正。另一方面,學生透過訓練,培養有意識地安排和處理色彩關係的能力,提高對色彩知識運用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結合了對學生色彩設計思維方式的培養,使色彩寫生教學跳出單純的技法訓練的樊籬。它是符合設計學科的專業特殊性對教學模式的客觀要求,也是對設計色彩教學新模式積極的嘗試。

3.實景寫生中色彩設計思維的介入

除了色彩靜物寫生,色彩實景寫生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在實景寫生中,景物造型對色彩的具象化要求遠沒有靜物寫生高,因此,學生在色彩表達方式上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對於處理畫面中“形”與“色”的關係也有更爲豐富的可能性。對於環境設計專業,設計思維介入實景寫生教學是必要的。教師在教授傳統的印象派色彩寫生知識的同時,應適當引入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等設計基礎概念,引導學生對畫面色彩的設計佈局進行思考。具體的教學內容可歸納爲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選取具有色彩表現價值的景色,引導學生髮現對象的色彩構成美感,幫助學生歸納色彩空間構成規律。

2).指導學生對畫面進行藝術的主觀處理,透過移動、取捨、誇張等方法,對局部色彩進行主觀安排,鍛鍊學生設計和把握色彩節奏感的能力。

3).強調光色和冷暖的處理,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階段性的色彩實景寫生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不同時段光線的變化迫使學生不得不快速地把握瞬時的色彩美感,而用最概括最有效的方式反映在畫面上。色彩實景寫生的客觀因素間接地避免了學生概念的描摹對象,而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下,學生設計畫面色彩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加強,因此,實景寫生是最能直觀反映學生色彩表現能力的基礎課程。同時,它對色彩靈活性和色彩形式美感的表達要求較高,在教學內容上與相關設計課程有着一定的銜接,是設計色彩基礎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4).重視自學能力培養,提高色彩思維能力在環境設計專業《基礎色彩》課程教學中,理論課程的課時比重要比實踐課程少得多。爲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要求學生課下加強色彩理論知識的自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堅持臨摹訓練,閱讀專業理論書籍也是自學的有效途徑。首先,在學習理論課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通讀教材,做好預習工作,使理論課課堂教學更有成效。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定期定量完成閱讀任務,並整理和歸納讀書筆記。也可以鼓勵學生有針對性地對色彩的某一方面知識進行具體的研究,如色彩的空間與方位感,色彩對心理或是生理的影響等。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環境設計學科具體的專業要求,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色構練習,也可以針對學生正在進行的設計專業課程做具體案例的色彩分析。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儘量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基礎色彩》課程的教學與後續設計專業課程進行適當的銜接。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改革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校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更爲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以更爲全面的教學內容來完善知識體系,以更爲積極的教學引導來開發創新思維。“合抱之木,生與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在《基礎色彩》教學中,教師應以更爲多元的教學理念和模式爲學生提供更爲豐厚的土壤,爲學生未來的專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