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打造實效、高效課堂

學問君 人氣:2.71W
如何打造實效、高效課堂
 ——實施“三段式開放性教學法”
        有感新課改的實施,其主要目的就是打造實效的課堂、高效的課堂。特別是“三段式開放性教學法”的運用與實踐,更能體現出這一點。透過不斷的實踐,筆者發現要讓我們的課堂變成實效、高效課堂,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體現以下幾點。
        一、以教材問題化爲主線
        在課堂上用問題引領,使學生在自學時有了探究的方向,使學生在互動時有了討論的話題,使學生在自測時有了成功的保證。所以說,教材問題化的課堂是學生不斷思考、不停參與、追求實效的課堂。而在對教材具體設計問題時,老師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把資訊網絡設計成什麼問題便於學生理解?其中的哪些問題學生透過自學就能解決?哪些問題可能有難度?爲讓學生解決這些有難度的問題有沒有必要爲學生搭建臺階?哪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學生羣體探索?哪些問題需要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學生板演展示?對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的訓練題目設定怎樣的梯度,採用什麼辦法突破更好?透過實踐證明,教材的問題化是學生會學、學會知識的保證。
        二、以學生的自學爲前提
        任何一種有效的、成功的教學都必須有學生參與。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他們應該自始至終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包括課前自學。學生透過自學,初步瞭解教材內容,找出重點和疑難問題,以便帶着問題聽課。所以,我們說:學生自學的過程就是獨立思考、發現問題並且努力自我解決的過程。課前自學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前提。只有透過學生的自學,老師才能發現學生的疑難之處,從而實行“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同時,這也體現了新課改 “以人爲本”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學生透過自學要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沒有問題,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能摸到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疑問,是思維的導火線,“思”以“疑”爲起點,有“疑”纔有“思”,無“思”就不能釋“疑”。所以,激疑與促思是孿生姐妹。當學生情感被激發起來,再點燃“激”與“促”這個外因之火,就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說,學生自學的過程也是一個質疑、思考、啓迪學生思維的過程。
        三、以學生的互動爲方式
        學生的互動就是新課改所倡導的小組合作的表現。透過及時的各種互動學習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進行小組互動時,老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互動式的合作一定要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帶動作用。(2)互動並不是做過題之後纔可進行互動,它可體現在各個環節,自學中可以穿插互動,檢測時也可穿插互動,它具有很強的靈活性。(3)對話練習也是互動,它不只是侷限於討論這一種形式。(4)在學生交流、互動中產生新問題,就是一種“生成”。(5)在互動中討論的應該是學生不會、混淆的知識。 x       四、以教師的點撥爲主導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的新要求是:以學生爲中心,以教師爲主導,點撥學習重點和難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所實踐的“三段式開放性教學法”,教師的點撥就是所倡導的師生互動。作爲一名新課改的老師,應明白:老師所講的不一定學生都不會,老師不講的不一定學生都會。對學生未掌握的部分,也不要急於替代,要反覆啓發,耐心鋪設橋樑,從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引出新的.生長點,讓學生在反覆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悟出。教師再強化概念,明確重點,突破難點,並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點撥,就是要體現老師的強勢。那麼,怎樣進行恰當點撥呢? 當學生面對顯露的疑難時,教師要搭橋鋪路,牽引學生或正面突破,或迂迴衝鋒。要想點撥到位,其前提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是那些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這也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思想。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造就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無拘無柬,敢想敢說,敢於挑戰,學生就會處於興奮活潑的狀態,智力火花就會得到充分地燃燒。總之,點撥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學中恰當運用這些方法,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以學生的練習爲渠道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會到每一個練習的設計針對性與目的性,而且要認識到如何利用這些練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在知識系統化方面作思考,讓每一個練習充分發揮效能。透過練習這一渠道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查,其實就是爲了暴漏出更多的問題。學生暴漏出問題,看似不完美,但比完美更有價值。有位專家曾說過:“一次次的練習測驗之後,我們老師重點要看的不是學生學會了什麼,關鍵要看哪些學生還沒有學會,下一步怎樣才能學會。”所以說,教師首先要明確:讓學生練習的目的就是查漏補缺。只有學生暴漏出了問題,才能進行“補缺”。老師設計練習,其實就是在挖下一個個的“陷阱”,故意讓學生掉下去,透過這樣的“磨鍊”,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掌握這些知識。沒有學生出錯的課堂不是實效的課堂,更稱不上課堂的完美。另外,試題的設計還應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綜合性和開放性。開放的試題指條件多餘而需選擇、條件不足需補充、或答案不是唯一的題目,因而它的解題策略也是多種多樣的。精心設計開放的試題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重要作用。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的思維自然會被充分調動起來,促使他們多角度、多側面地去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這樣教學,學生的創新素質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開放試題的使用正好給學生提供了廣大的創造空間,它使學生由消極的等待條件發展爲主動獲取條件,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主要包括:(1)情境開放。創造需心靈的放鬆,情境開放可以使學生懷着輕鬆愉快的心情進行學習。(2)形式開放。學生探索問題的過程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創造一個合作創造的空間。(3)結果開放。對於待解決的問題答案不唯一性,是開放題的一個主要特點。這種問題滲透辯證唯物主義,對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也有良好作用。總之,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認知規律,對各種習題、問題的呈現方式,如注意趣味性、開放性、機巧性、操作性,那麼對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