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轉變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

學問君 人氣:2.21W
轉變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課堂
[摘要] 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2、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過程。3、科學調控學習過程,提高學習目標的達成效率。
[關鍵詞] 高效課堂,合作探究,學生主體
        “高效課堂”給我們提出了教學的“終極目標”,如何讓教師教得高效、讓學生學得高效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現實課題。 
        高效課堂首先是學生的有效合作。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照不同的層次(好、中、差)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
  實施高效課堂的關鍵在教師。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作爲新時代的教師,1.樹立一個理念: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理解學生。2、抓住兩個轉變。變灌輸教學爲自主學習,變聽懂爲學懂。3、強調3個突出:突出學生主體,突出學習過程,突出合作探究。4、落實4個還給: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班級還給學生,把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創新還給學生。
  高效課堂還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2、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過程。3、科學調控學習過程,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習目標的達成效率。
        一、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對每一位教師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制訂得是否準確,關係到這節課的實效,也就是學生是否真正有所收穫。教師在設計課時學習目標中儘量具體,可操作.例如:在教《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一課時,我這樣設計課時學習目標: 1.學生透過生活實例利用討論交流的方式感知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數的關係, 2.學生透過多媒體展示圖像,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二次函數與X軸交點的關係,3、如何利用圖像交點求方程的.根。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準確,具體,不能拖泥帶水。學生透過學習目標,能夠知道本節課要幹什麼,達到什麼要求,完成什麼任務。
        二、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與探究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如“接枝”,要把“新枝”嫁接到“母本”上去,才能接活。成功的教學都源於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利用和挖掘,因此要培養好“母本”。學生已有的經驗既包括學習態度、方式、習慣等認知經驗的形成和積累,更有體驗過的生活經驗的形成和積累。學生已經知道什麼,根據學生知識最近發展區域進行教學。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重新發現,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遞給他”。對學生來說,課堂知識的重點往往也是他們學習的難點、重點。在傳統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往往習慣了由老師總結重點,分析難點,學生亦步亦趨跟着老師的思路走,彷彿把這些重點難點解決了,我們的學生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但是,當老師們把這一切大包大攬之時,就等於在學生們還沒有發現問題的時候就將問題的答案拋了出來,那麼這些重點難點對學生而言還有何可難?疑問又從何而來?要知道,正是這些所謂的難點、疑點,纔是啓發學生思維,教學生“會學習”的最佳切入點。
        三、科學調控學生學習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進行合理地調整,使每個環節或詳或略,或精或粗,或快或慢,使我們課堂結構更合理、更科學、更流暢,必然能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下面略談我的幾點感悟。
        1、學生課前充分的預習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要落實預習環節就必須做到:要讓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多表揚認真預習的同學。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要落實預習的檢查環節。對預習完成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獎勵,完成不認真或未預習的同學要提出嚴肅的批評,督促學生養成認真預習的自覺性。
        2、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做到準確、明瞭、精煉,並且能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調控課堂教學的導向,從而收到最大的教學效益。教師透過提問匯入新課。在講解圓周角一節時,恰逢世界盃。和同學們一提昨天比賽,學生興趣立刻調動起來,然後我指出,中國隊獲得一次任意球機會,問同學們誰踢進去的可能性大,轉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和三個點,三個點在圓周上,引導學生分析,進球可能性大小取決於與球門形成的角的大小,從而輕鬆的引到圓周角上。
        3、注意點撥的藝術。
        解題是數學的重要教學活動。解題過程中當學生思維受阻,處於時而豁然開朗、時而陷入困境時,給予恰當的點撥,會使學生影響極深;當學生對待困難處在猶豫不決時,給予點撥與鼓勵,會有峯迴路轉的感受。同時,點撥一個問題提升爲一類問題的解決,不僅會這一個,以後碰到此類問題如何解決,思路是什麼,構建什麼樣的數學模型,等等。
        1、如圖①,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點G是BC上任意一點,DE⊥AG於點E,BF⊥AG於點F. 
        (1) 求證:DE-BF = EF.
        (2) 當點G爲BC邊中點時, 試探究線段EF與GF之間的數量關係, 並說明理由.       (3) 若點G爲CB延長線上一點,其餘條件不變.請你在圖②中畫出圖形,寫出此時DE、BF、EF之間的數量關係。 
         
        透過一個題目,掌握一種方法,如探究線段EF與GF之間的數量關係,以後碰到這樣的題目,從什麼地方入手考慮問題,做怎樣的猜想。條件改變如何畫圖,如何找DE、BF、EF之間的數量關係。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