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1W

一、課前精心設計

小學語文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論文

課上準備提出的問題,儘量讓讓學生能夠知道從何處下手,一想就通。例如,在學習寫人的篇目時,以前讓學生讀完課文,我就會問:“文中的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聽了這個問題,就開始瞪着大眼看我,而不知道去書中結合內容尋找思考答案。現在上課我是這樣問的:“結合課文中的具體句子或詞語,說一說主人公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聽了這個問題,就知道低着頭去書中尋找。

二、鼓勵學生上課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

我對學生說:“只要你心中有了答案,就大膽的舉起手回答,老師絕對不會因爲你回答錯了而批評你。況且,你不對老師說出你心中的答案,得不到老師的指導,怎麼能夠知道對還是不對呢?”我還對學生說:“上課回答積極回答問題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一方面你可以知道心中所想的答案是否正確,另一方面,如果你回答正確了,那麼別的不知道答案的同學也就會了,這樣你還做了一件樂於助人的.好事兒。”學生聽了我的這些話,不但放下了心中的顧慮,而且還以爲自己在做好事兒呢。

三、採取回答有獎措施,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爭勝心

爲此,我專門尋找了許多有趣小貼畫,每張小貼畫上面都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卡通動畫形象。我對學生說:“只要你上課回答對一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一張非常有趣的小貼花。

每得到一張小貼畫,說明你又解決了一道問題,又成功了一次。你可以將得到的小貼畫貼在你回答的問題的旁邊,當一節課上完或者一篇課文講完的時候,同學們可以互相比一比,誰得到的最多,就說明誰最愛動腦筋,這就是你熱愛學習的證據。”應該說,這種辦法是我覺得最成功的一種辦法。學生回答問題的情緒高漲,積極熱情,都爭着搶着回答問題。然而,問題又出現了,舉手的學生太多了,叫哪個學生回答?叫這個不叫那個,學生就不高興,說老師偏心,有的竟然當堂就哭起來。

後來,我就給學生按座位排上了學號,當我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1號學生不會回答或者回答錯了,那麼2號學生就可以舉手回答,以此類推。如果本堂課回答問題回答到20號同學的時候下課了,那麼下節課就從21號開始,循環輪迴。這樣,回答問題的不公平性就迎刃而解了。我的這個方法,無論我教哪個班的學生,都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