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8W

摘要:大學體育教師運用賞識教育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分析了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放大學生優點、提供成功機會兩種方式,使教師能夠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更好地運用賞識教育方式。

大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賞識教育;大學體育;運用

大學體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有助於提高學生身體能力,使學生擁有更好的身體條件應對之後的學習。然而,我國各大學目前的體育教學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亟待解決。體育教師可利用賞識教育的方式解決教學方面的問題,提高自身的教學效率。

一、大學體育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方式單一。大部分體育教師教授體育技能的方式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向學生演示一項體育技能,之後令學生進行機械地模仿。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糾正學生的動作,常常批評學生,導致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不僅如此,長時間的機械模仿,加之教師不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得課堂氣氛較爲沉悶,也會令學生對學習感到厭煩。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會下降,甚至會產生厭學心理。第二,考試方式缺乏公平。如今,大部分體育考試依舊按照原有的考試方式進行,即制定考試標準,按照標準確定學生是否及格。這樣的考試方式看似公平,其實存在一定問題。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基礎不同,因此,鍛鍊之後所得到的結果也有一定差異。教師如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考試,對部分原本身體素質較差,或是患有先天性病症的學生來說並不公平。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學體育教師只關心學生最後的期末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平時成績,導致部分體質較好的學生即使在平時的體育課當中不認真學習,最後依舊能夠獲得較爲良好的成績,這對其他學生有失公允。

二、賞識教育在大學體育當中的具體運用

(一)放大學生優點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進步與其自身的潛力,而不是追求學生的'成績。賞識教育強調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透過鼓勵不斷使學生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當學生進步時,應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教師應明確,任何學生都有其自身的閃光點。因此,當學生未完成動作或是動作不熟練時,教師也應透過鼓勵以及耐心的引導,使得學生逐漸掌握。除此以外,教師還應改變考覈方式,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考覈標準,使得每個學生透過努力都能夠達到考覈標準,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同時也實現了賞識教育的要求。教師在教授體育技能的時候,應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如教師在教授學生籃球中行進間上籃這一技能時,便可使用賞識教育方式進行教學。部分學生因爲體能原因並未接觸過籃球,所以難以掌握行進間上籃這一技能。此時,教師不可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應耐心引導,使學生的上籃步伐逐漸正確,清晰。學生的表現開始進步時,教師便應給予鼓勵。針對進步緩慢的學生而言,教師也應進行鼓勵,告知其“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教師透過這樣的鼓勵,能夠使學生擁有自信心再次進行練習,直至能夠完成指定動作。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能夠使學生產生滿足感,並形成自我肯定。教師放大學生的優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的體能得到明顯提升。

(二)提供成功機會

教師的賞識教育不應停留於對學生口頭的表揚,還應爲學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機會。自信心是人對自己的肯定,是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自身願望或預想的一種心態。學生學習的源動力之一便是其信心,沒有自信的學生,對待課堂學習也往往敷衍了事。成功是提升一個人自信心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教師應爲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令學生感受成功。學生感受多次成功,自我約束能力與自信心也隨之提高,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參加體育鍛煉以及體育技能的學習。教師在課堂當中,應努力爲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以便其能夠在體育活動當中體驗到成功的感覺,進而激發學生潛力。教師教授完所有籃球技能之後,可組織一場班級內部對抗賽,但是對規則要稍加變動。規定籃球技能較差的學生,其投籃得分要比正常得分多一分。這一規定會使得籃球技能較差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投籃機會,對團隊也有了一定貢獻。而學生透過這一規則能夠更爲熟練地掌握籃球技巧,在投籃之後也會對自己更爲肯定。除此以外,教師還可綜合學生的進步速度、個人努力程度選出體育骨幹,爲學生樹立榜樣,爲學生的努力提供方向。這一方式也是對該學生的肯定與鼓勵,使得該名學生能夠不斷進取,同時也能提升班級內部整體體育水平。

三、結語

大學生是我國建設的後備人才,因此,需要大學生有健康的身體。學生也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應對學習以及之後的工作。故而體育教師應在體育教學當中積極使用賞識教育法,以提高自身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

參考文獻:

[1]何佔奇.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73-75.

[2]馬行風.對高校體育弱勢羣體的賞識教育方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73-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