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語文課堂教學研討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5W

1.巧括內容,指導預習用簡潔的語言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這是閱讀提示的一大特點。在上新課前,老師往往會佈置學生提前把課文“過”一遍,但是許多學生並不重視,一目十行看完課文,腦中仍然空空如也,而如果學生在預習時能抓牢閱讀提示,那也就能一下攝取課文的主要內容。

語文課堂教學研討的論文

如《秋天》這首詩前的閱讀提示有這樣的描述:“詩中那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當我要求學生從中提煉出關於課文的關鍵詞時,他們立刻就能找到“鄉村秋景圖”,這不正是全篇詩文所展示的內容嗎?

又如,文言文《傷仲永》的閱讀提示更是直接概括了全文:“本文作者爲一位‘神童’最終變成常人而深感惋惜,並發表議論”,我讓學生分解這個句子,他們列出兩點:一是“神童”方仲永變成常人,二是作者深感惋惜、發表議論。這既應了標題,又從表達方式上把課文劃分爲“敘述”和“議論”兩部分。

2.巧摘背景,加深理解教科書中所選編的一些課文,其創作都有一定的社會與時代背景,這在文字中有的體現,有的卻並不提及,這就給學生的預習、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這個時候,閱讀提示就成了“指示燈”,使學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文章的重點,而不是不解茫然。

小說《最後一課》的閱讀提示用簡明扼要的敘述--“這篇課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敘述了法國阿爾薩斯地區遭受普軍侵佔以後,師生上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情形”使學生立刻明白了文章的歷史背景是“國土淪喪、文化侵略”。還有根據《土地的誓言》的閱讀提示:“抗日戰爭正處於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我稍作引導,學生便自然聯想到因爲戰火,他們變得無家可歸;爲了抵抗侵略,奪回每寸土地,他們吼出了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總之,“閱讀提示”中涉及的背景介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掃清預習障礙,加深對文字的理解。

3.巧順原話,匯入課文我們在平時上課時,若能巧順閱讀提示中的原話,便可以緊貼文字,透過提問直接切入課文。如《那樹》的閱讀提示這樣寫道:“那樹,是大自然中的強者,茂盛繁陰;那樹,是人類的朋友,給人們濃濃的綠陰、心神的安慰……”在學生讀完後,我順勢提出問題:“說那棵樹是‘強者’和‘朋友’,分別體現在文中的哪些地方?”簡單而直接,立刻就使學生自覺進入文字尋找答案。再如《我的信念》閱讀提示中的最後一句話:“用你的心去貼近這一顆偉大的水晶般的心!”讀完閱讀提示,我就勢匯入課文:“水晶,是透明純潔無瑕的,那麼居里夫人具有哪些如水晶般的優秀品質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尋。”

4.巧尋蹤跡,梳理情節曾經,我的一大難題是不能很好地設計教學過渡語,不能夠做到教學環節間的轉換自然而不生硬,這曾經苦惱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我發現,一些閱讀提示中的`語言直接可以拿來所用,巧尋蹤跡,快速理清文章情節。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閱讀提示是這樣:“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裏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我提問,在文中找出與這四句話相對應的幾件事情,學生立刻就能一一與文字對應,歸納出“百草園美景”、“雪地捕鳥”、“美女蛇故事”以及“三味書屋中的學習和玩耍”等幾件事情,也就能在第一課時完成從宏觀上把握全文架構的教學任務。還有在學習《紫藤蘿瀑布》時,我要求學生從閱讀提示裏尋找關鍵詞,他們分別找出“駐足觀賞”、“浮想聯翩”和“感悟”三個詞語,“駐足觀賞”其實就是“看花”,“浮想聯翩”就是“憶花”,“感悟”正是“悟花”,這不正好組成了全篇的結構嗎?有時,學生的概括能力受侷限,他們不可能歸納出與教參中一模一樣的內容,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從“閱讀提示”中覓出行文的蹤跡,而不是讓學生生硬地歸納出我們期望的標準答案。

5.巧挈文眼,提煉中心初中語文教材所選的文章都簡單易解,一篇文章,要麼是展示一種觀點,要麼是展現人物的品質精神,或者透過敘事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些關鍵的“點”,在閱讀提示中都可以找到,緊扣這些“點”進行預習、講解和複習,可使學生的體會更深刻,記憶更清晰。

如《最後一課》閱讀提示中的“悲憤、沉痛”、《醜小鴨》閱讀提示中的“不屈地奮鬥”、《熱愛生命》“閱讀提示”中的“‘人’的偉大”等等。

由此看來,課文正文前的“閱讀提示”絕不是無用的擺飾,只要充分地用好、用巧它,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預習、複習,也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