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問君 人氣:6.79K

摘 要: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新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元評價機制營造和諧健康的課堂心理氛圍,充分挖掘歷史學科資源,從人生態度、意志品質、團結合作、探索求知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歷史課程標準;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世界衛生組織曾明確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極爲重要,它是身體健康的保障,是學習進步的前提,是一生幸福的基石。同時,心理健康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課程目標要求。課標明確規定:“認識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作用以及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貢獻,……逐步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品質。”作爲一名歷史學科教師,教學中大膽嘗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一、力求營造和諧健康的課堂心理氛圍

在現行的初中學科體系中,歷史屬“小科”,歷史教師一般任教班級多,所教學生多,每班每週只有兩節歷史課,師生間溝通交流少。這就需要歷史教師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使學生的心理放鬆、心情愉悅、充滿自信,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礎。

首先課堂上要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抓住初中年段的學生心理特徵,創設新穎而富於懸念的課堂匯入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教學中還要注意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語調悅耳,語氣親切,使學生心情愉悅的走進歷史課堂,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

其次在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的新教學模式下,要善於觀察學生,對學生多賞識、少責備。查爾斯・布勞爾說:“一個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聲恥笑或一個呵欠扼殺,可能被一句嘲諷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權威人士皺一下眉便鬱鬱而終”。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非常自信、大膽的發表意見,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樹立學生自信心,對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給予寬容、理解。

再者課堂教學中,要引進正確全面的評價機制。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評價學生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做到分層教學分層評價,對學生知識能力的進步、行爲的正能量給予表揚、鼓勵、讚美。

二、充分挖掘歷史學科資源,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激烈競爭,初中歷史教學基本的功能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做事,更應該使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初中歷史教學內容豐富,在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精神、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優勢。在教學中,精心挖掘歷史素材,用衆多名人偉人的嘉言懿行來滋潤學生心田,滲透心理健康。

1、對學生進行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初中歷史教學中有許多課程資源,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社會責任感、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愛國情、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於職守、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觀、范仲淹的憂國憂民情懷、吉鴻昌的報國之志……。這樣的史料在歷史教學中隨處可見,挖掘這些史料,引導學生探究,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2、對學生進行頑強拼搏、堅強不屈的意志教育。現在多數學生是在祖輩、父輩的嬌寵下長大,導致一些孩子心理脆弱、畏懼困難。歷史課堂上可利用那些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名人等成就卓著人物的頑強拼搏、堅強不屈的事蹟來教育和感染學生。如司馬遷忍受非人的酷刑著有《史記》,成爲“史家之絕唱”;玄奘歷盡艱辛排除萬難,仍堅持到天竺取經;鑑真出生入死,六次東渡以至雙目失明,終達日本傳播唐文化;司馬光耗費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寫成《資治通鑑》;李時珍經過27個春秋的著成《本草綱目》……。這些人物事蹟透過教師情真意切的描述,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思考,從內心迸發出對這些人物由衷的欽佩,成爲學生戰勝困境的榜樣

3、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寬以待人的教育;開拓創新、勇於探索求知的教育等。廉頗負荊請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友誼……,都爲寬闊學生的胸懷、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樹立了典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屢敗屢戰;發明大王愛迪生歷經艱辛研製成耐用碳絲燈泡;居里夫婦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終於成功製取了氯化鐳……,許許多多的實例讓學生明白成功的背後需要艱辛的探索和付出。當然,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從更多的角度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個性品質。

4、現在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萌發美的創意。學生喜歡什麼就講什麼,學生愛玩什麼就用什麼,學生感到美在哪裏,就從哪裏下手導學。現在青年人非常喜歡談論“星”,教師教學就應從現代青年崇拜的青春偶像、形象大使中提煉出美的素材,納入教學。同時,還可從生活實踐、實物演示、圖畫再現、音樂宣染、表演體驗、語言描繪等入手,創設教材美感情境,透過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去具體感受人格美、感情美、形象美,去享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去領悟浸透在學習中的美味,去憧憬未來美好的生活。在歷史課堂上讓學生能較客觀辨證地對歷史人物做出評價,對著名的中外名畫也能進行簡單點評。美真正成爲一種內在動力,驅使學生去追求、去創造、去實踐。

總之,作爲初中歷史教師,有義務、有責任爲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充分發揮歷史學科所特有的優勢,把那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變成我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意識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平時的教學之中,以到達“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

2、人教版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及《教師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