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討論中阮曲《山歌》的藝術特點論文

學問君 人氣:9.12K

一、阮的起源與歷史

討論中阮曲《山歌》的藝術特點論文

阮,屬於中國古老的彈絃樂器之一,古人稱之爲“琵琶”(原名“批把”)。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東漢劉熙《釋名》卷七中說:“批把,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卻日把,象其鼓時,因以爲名也。”

古代人們對彈弦類樂器基本沒有分類。從參考資料上來看,歷史上秦、漢至唐一段時期,琵琶二字曾是作爲多種彈絃樂器的總稱。秦漢時期,人們對於所有奏法相似的彈絃樂器一律統稱爲琵琶,雖然各類樂器在外觀形狀、材質、弦的數量、橫豎彈奏方式、琴桿的長短上存在着差異。當時同時存在着兩種類型的琵琶。約在公元前214年,我國人民參考鞀鼓的型制,創造出一種柄爲直、箱爲圓、兩面用皮矇住、用手彈奏的樂器,叫做弦鞀,也叫做琵琶。如東漢傅玄《琵琶賦》序中言:“社摯,以爲贏之末,百姓弦鞀而鼓之”。這種琵琶後來的發展,可能就是現今所用的三絃。此外,還有一種是約公元前105年發現的琵琶,古人蔘考了箏、箜篌等木質樂器,創造出來的一種木製直柄、圓形音箱,有四根琴絃、十二品位,豎抱演奏,用手指彈奏的樂器,也稱之爲琵琶。如東漢傅玄《琵琶賦》序中記載“聞之故老雲;今觀其器:中虛外實,盤圓柄直,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以方語目之,故云琵琶,取其易傳於外國也。”後人把這種琵琶稱之爲秦琵琶,晉人阮咸因演奏此類樂器聞名,後人又稱之爲阮咸,簡稱阮。

阮由於有12柱位,每個柱位橫貫於定音不同的四根弦之間,爲四根弦所共用這樣的構造說明,古人對平均律的運用是很有研究的。由於歷史因素的影響,社會變遷及動盪因素的存在,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發展,其外形和功能基本沒有變化,甚至在民國初期還曾一度發展乏力走了下坡路,其琴絃數量也由原來的四弦變成了二三根弦。當時的表現手法也極爲簡單,主要在樂隊中彈奏一些單音及長音,爲主旋律伴奏。琴線也只是絲線或尼龍線。音量、音色比起現在的阮相差甚遠。

二、《山歌》的藝術特點

“我的樂曲多以四個字的成語命名。《山歌》的由來,大概是因爲此曲的風格與其他樂曲有所不同,是我爲數不多、聽來較爲開朗的作品之一,加以慢板部分似有對句的意思,所以?”——劉星先生自述樂曲一開始引子部分採用對比的主題材料,透過傳統技法上的長輪和捏弦技巧,將點與線鮮明地表現出來,如山歌對唱般柔美抒情,充滿民族風情。

上板後曲風有所轉變,弱起漸強的快速縱向和聲音程的進行一改民族傳統樂曲旋律單線條的縱向進行,音響效果十分豐滿立體。後接八度跳進音程強化了雙挑,使樂曲的進行富有衝擊力。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作爲樂句連續十分考驗演奏者的左手耐力,具有強烈的色彩韻味,其中還添加了滑音的運用使華彩部分更添了劉星先生獨特的曲風個性特徵。

華彩部分收尾採用了強有力的平指掃弦演奏方式,增加了曲風的動感以及強烈的`個性體裁。不同於傳統技法的單一旋律線條,劉星先生採用了後接模仿吉他演奏方式的一、二絃保留音使全曲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結尾部分的後十六分音符與前十六分音符的固定節奏組合、和音與和絃的交替進行使得音樂在動盪中向前推進。強烈地掃弦結束了劉星先生對山歌不一樣的詮釋。

三、結語

作爲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阮從一開始的伴奏樂器發展到今天能夠獨立演奏,並且已經開始登上大型的協奏舞臺,有着其他彈撥樂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統一的音色與良好的融合性,爲演奏多聲部合奏、甚至阮交響樂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的阮樂,隨着千年的流傳和幾代人的發展,再次迎來了輝煌發展的新時代,也希望隨着演奏技能和制阮工藝的發展,阮樂藝術能步入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