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藝術特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4W

1前言

論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藝術特色論文

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鋼琴作品在他的創作中所佔的地位僅次於交響樂。在鋼琴奏鳴曲領域中,貝多芬貫串了與他在交響樂創作中相似的原則和思想,而且在形式創造上更自由和更多樣化。鋼琴音樂是他最卓越的成就之一。除5首鋼琴協奏曲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在這些作品中,《月光奏鳴曲》可以說是一首極其優美而有詩意般的柔情的作品。

2《月光奏鳴曲》創作背景

《月光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接近於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時期。該曲當初並無“月光”的標題,關於此曲,充滿着各種傳說,使人莫衷一是。其中流傳最廣、婦孺皆知的故事,就是“爲盲目的少女彈奏”。有一天,太陽西下的時候,貝多芬獨自到維也納郊外散步,偶然聽到一位盲少女彈奏他的樂曲,於是很受感動,爲她即席彈奏了一曲,就是這首著名的《月光奏鳴曲》。上述這段長久以來一直流傳各國的軼事,雖然被世人津津樂道,但並非真有其事,連“月光”(MOON LIGHT)兩字的標題,也是由別人附加上去的。貝多芬在寫作時,只標明爲“幻想曲式奏鳴曲”。一般人認爲,“月光”兩字是德國評論家兼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由此曲的第一樂章聯想到瑞士風光明媚的琉森湖上月光投射下的水波、根據自己的想象所命名的。關於此曲,也另有說法:貝多芬寫好這首鋼琴曲後,把它題獻給伯爵千金朱麗葉。琪察爾迪。這位年輕美貌的貴族千金,跟貝多芬學習鋼琴,彼此情投意合。由於重視門第的伯爵堅決反對,這樁愛情終於以失敗告終。貝多芬在信中曾說:“我的身旁,有一位非常可愛的姑娘。她愛我,我也愛她……哦,人生若能活上1000歲,該有多麼美妙。”據說貝多芬在遭受這個沉重的挫敗之後,把內心的感觸傾瀉在這首熱烈奔放的鋼琴曲中。

貝多芬標記着該曲是“幻想曲式奏鳴曲”,指出了這部作品的自由、即興的性質。其突出表現是沒有一般古典奏鳴曲快—慢—快的各樂章佈局,而且它的音樂素材運用得非常自由,表現了貝多芬對生活的幻想和探索。全曲共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用慢板代替了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二樂章是小快板;第三樂章是激動的快板。全曲的速度由慢變快,情緒也一步比一步熱烈。

第一樂章單三部曲式、升C小調、2/2拍、和緩的慢板。這是個充滿柔情、沉思和哀痛的樂章,與“月光”這一富於詩意的標題緊密地聯繫着。由於有這個幻想的、神祕的、沉思的、悲痛的樂章,使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聯想到月光,被人推測是失戀後的悲歌。曲中細膩、微妙的感情變化,是藉着奇妙的和聲色彩(如:調性變化—E ,e ,b等;變和絃,變音—主和絃三音的升高和降低所形成明暗的色彩變化)刻畫出來的。樂曲由均勻的、柔弱的三連音開始,緩慢地奏出分解的三和絃。其中勻稱的運動給人以連綿不斷的流動感。這個基本節奏,形成整個樂章的背景,自始至終,貫串全曲。

接着,在平靜、清晰的和聲背景上,出現了一支如歌般的主題旋律。彷彿是沉思,又像是喃喃自語地傾訴蘊藏在內心的憂傷;並在重複時透過音區、和聲、節奏的變化,細膩地展示出作者心絃的波動。這個平淡的第一主題,像清風徐來,或明月慢慢升空般登場。接着,氣氛相似的b小調與B大調相交替的第二主題,在巧小節開始出現。

當主題的素材又在23小節出現時,進入了樂曲的中段。這時的三連音的琶音,做出曲折變化的爬升,躍入高音區,顯示不安的情緒,也掀起了稍許的高潮。至42小節,音樂再度平靜,進入樂曲的第三段—再現。這時的第二主題改在升c小調上出現。60小節起,在左手持續着低音的尾聲中,音樂像夕陽西沉那樣,越來越弱,慢慢消失。這一樂章中佔優勢的內心的悲哀,並不排斥其他情緒的表述,如隱藏在內心的激動、悲痛中的幻想等,這一樂章所表達的.感情是十分豐富、深刻動人的,有內心的悲痛,有悲痛中的詩意幻想,也有含蓄的激情。

第二樂章復三部曲式、降D大調、3/4拍、小J決板。在幽靜、悲哀的第一樂章和激情的第三樂章之間,貝多芬安排了一段典雅、抒情、可愛的短小音樂。它是第一、三樂章的紐帶、橋樑,是徐緩、沉思與暴風雨似的激情之間的緩衝、過渡。李斯特形容這段精巧的樂章是“開在兩個深淵間的花朵”。

第一部分是一個單二部曲式,它的兩個部分都是由同一個主題及其變奏發展而成的。 中部也是單二部曲式,主題仍然建立在降D大調上,這種調性佈局是極少見的。右手是貫串到底的切分節奏,它所形成的重音與左手低音區有力的節拍重音交替出現,突出了詼諧曲的幽默感。隨後,樂曲完全再現了第一部分。

第三樂章奏鳴曲式、升c小調、4/ 4拍、急板。這一樂章是全曲的高潮。出現了貝多芬式的衝動和抗爭的音調,表現了作品內部的衝突,許多鮮明的音樂形象的對立和鬥爭,都統一在急速的運動中。這段扣人心絃的終曲,在燃燒般激烈的感情中,仍然充滿了優美的情緒,使人聯想到貝多芬那不屈不撓的堅毅意志。這個具有驚人的音樂效果以及充實的音樂內容的樂章,是貝多芬所有鋼琴音樂中最精彩的顯示錶現力與升騰力的作品。這首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直到第三樂章,才使用了奏鳴曲式,是較少見的。

繼第二樂章之後,不間歇地出現第三樂章激動升騰的主部主題,它以16分音符的分解和絃,從低音區急速上升到高音區,樂思猶如奔騰的怒濤向前衝擊,充分顯示了貝多芬作品那種追求人生真諦的渴望,和那與命運搏鬥的無畏精神。感情的激流不斷奔騰,直到14小節延長記號處,終於暫停下來。在6小節的連接句之後,出現了升g小調的旋律式的副部主題。這是一段堅強熱情的歌唱似的曲調,與怒濤似的非旋律式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對比。這個副部主題在這個樂章中發揮了精彩的緩和作用。但是,洶涌澎湃的主部把副部也逐漸捲入了它的激流,最後終於在急速地進行中被吞沒了。呈示部的結束部以重複的、急驟的和絃式緊張進行,弱與強的激烈的更替,造成全呈示部的緊張性。這種緊張性直到呈示部的末尾才用幾個哀傷的結束句緩和下來。

進入展開部之後,又掀起了戲劇性發展的新高潮。呈示部的兩個主題都依照順序加以發展,彼此交錯展開。主部壓縮了,副部分裂成一些單獨樂句,在高、低音部交替出現,並進行調性的變換,加強了副部哀傷音調的表現力。在展開部的結尾,低聲部是持續的主調屬音,音樂逐漸平靜下來,並停留在屬和聲上,使人感到短暫的寧靜,預示着再現部新高潮的到來。展開部末尾以極弱的和絃平靜以後,進入了再現部。主部主題又猛烈地再現出來,再現部中省略了6小節的連接句,緊接着就是副部的再現。 再現部之後,有一個結束部,這個結束部較爲龐大,好像是第二展開部,內心鬥爭的戲劇性,狂暴猛烈的激動在這裏達到了全曲的高潮。首先是主部主題的出現,然後是四小節的強力度上的減七和絃的琶音。接下來在低音聲部出現了副部主題的旋律,其後有幻想式的琶音與裝飾,最後有一剎那的慢板(僅有兩小節),但很快又返回急板,在主和絃的上升與猛烈的下行進行最強奏中,全曲結束。

3結語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思想內容充實,形象生動,個性鮮明,佈局大膽富有創造,具有動人的音樂效果。它深刻展示了內心的矛盾、痛苦和鬥爭,表現了堅強的意志和力量,顯示了貝多芬所特有的感染力,給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高尚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