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適應課程教材改革

學問君 人氣:1.45W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適應課程教材改革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這些基本理念,以及一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實驗新教材的數學教師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保障課程教材改革實驗順利進行。關於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我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範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透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例如,一年級學生學習認數,可以透過數小棒、擺物體等活動,獲得有關的體驗,從而認識了數的意義。也就是說,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爲基礎的認識過程。小學生頭腦中的“數學”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義,數學對於小學生來說,是他們自己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解讀。因此,教學要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透過與教材內容發生交互作用,在教師幫助下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做數學,用觀察、模仿、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獲得體驗,將生活中的有關數學現象的經驗進行類比、分析、歸納,加以總結與昇華,豐富與發展學生的數學事實材料,逐漸建構起較爲規範化、系統化的數學知識。
        例如,小學一年級學生已具有關於幾何形體的許多經驗,他們透過實物如球、橘子等了解圓的一些特點,知道雞蛋、鴨蛋等比球等圓形物體更橢;透過桌面,積木等實物,會近似地使用長方形、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球、正方形、三角形等詞彙。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就是要在這些學生熟悉的經驗基礎上進行,將學生混淆在一起的混亂的、粗糙的認識加以整理,幫助學生把幾何形體與他們所熟悉的實物分離出來、區分出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在學生容易發現和掌握實物幾何形狀明顯特徵基礎上,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被忽略掉的幾何形狀的局部和細微部分;透過實物擺放形式的變化,幾何圖形大小的`變化,讓學生體會幾何形體的本質特徵,使經驗常識數學化、嚴格化,更有條理性。
        2. 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爲,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爲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或者至少說是在解釋現實,即每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自己的頭腦創建的,因此數學學習也不是單純的知識的接受,而是以學生爲主體的數學活動,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立對人類已有的數學知識的理解。
        雖然學生要學的數學都是已知的知識,但對學生來說仍是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類似的創造過程來形成。因此數學教學要強調讓學生“ 做數學(doing mathematics)”,透過做數學讓學生來體驗、理解數學的內容、思想與方法;透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充滿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從實踐和創新的過程中獲得體驗,理解數學。同時,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由於要求學生從認知和情感兩方面都投入學習活動中去,也就是說,數學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情緒情感等方面發展的過程,這樣在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注意發展學生的動機、情感、態度等方面。
        爲此,教學要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等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和情境。
        3. 合作學習使教師成爲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由於每個學生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於是不同的人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異,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爲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豐富,數學教學要增進師生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了解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
        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暴露自己的想法。藉此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同時,學生透過外部的表述與交流也必然會促進主體的自我意識與自我反省。 
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交流與協作,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各種觀念的優越性與不足之處,幫助學生對不同觀念作出比較。而且,對較爲新穎觀念的認識會更深刻,對錯誤觀念的糾正會更徹底。因爲合作爲學生所提供的範例是多方面的,而且這些範例來自學生自身,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地去選擇與判斷什麼是有效的、正確的、最佳的觀念與做法了。
        《實驗教材數學一年級上冊》提供了許多現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學活動可以成爲學生合作學習的資源。例如,“9+ 幾”的算法,就可以在教學開始時,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了解幾種算法:從9開始數數;從1 開始數起;“湊十法”。這樣幾種算法,而不是唯一的算法,使得學生對每個算法都有所體會和收穫,進一步地透過比較幾種算法,可使學生的認識更深刻、更全面。       4. 關注學生非認知因素的發展。
        《課程標準》中提出,透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要使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方面獲得充分的發展。具體地說,就是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一年級學生在上述方面的表現是最初級的、最直接的、最膚淺的反應,基本上直覺性的,表現出不穩定、變化無常的特點。爲了使這些表現朝向規範化、合理化方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更多的關注。例如,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往往與下列因素有關:(1)成功的經歷。一個人的自信心的強度與他的成功率成正比例的關係;(2)他人的態度。他人對自己期望和信任的程度高,則會增強個人的信心,反之則削弱;(3)自我評價。一個人對自身的能力評價得當,會有利於增強自信心;(4)是否獲得自己行爲效果的反饋資訊。據此,教學中應儘可能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條件與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教師與學生對每個學生都給予恰當的期望與信任,以鼓勵與表揚爲主激勵學生,及時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等,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自信時,就會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被困難和挫折所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