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通用7篇)

學問君 人氣:2.51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物化學研究論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通用7篇)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1

摘要:研究性教學是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的有效教學方式。文章透過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實施過程、收穫及存在的問題的闡述,指出隨着教學體制的完善,研究性教學將會貫穿於整個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生物化學實驗;必要性

引言:

生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是運用化學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生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功能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代謝規律的科學。生物化學是大學本科階段食品、園林、生物、醫藥等專業的必修課程,生物化學實驗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尤爲重要,因爲透過實驗一方面驗證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2005年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校“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1]。研究性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模式,還是一種教學方法,並不是某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或方法,不只是針對大學教育而言,也不是隻侷限於科學研究大項目或綜合設計實驗[2]。作爲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要順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從以前的專科教育轉變爲本科教育,教學模式的更新是一個勢在必行而又持久的問題,而研究性教學對一所大學而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

1 在生物化學實驗中開展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想生存下去,要想發展得更好,就必須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應用型人才,適合不同就業層次的人才,而人才是透過教育培養的,因此,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緩,而改革的關鍵就是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但商洛學院生物學院生物化學實驗課程還處於傳統的傳授知識、理論驗證、實驗技能培養階段,大綱規定的實驗項目教師都按照實驗指導按部就班進行講解,學生在規定學時內按要求操作,隨後完成實驗報告。這種教師處於傳授知識主導地位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導致多數學生做實驗的興趣逐漸淡化,實驗課的重要性在他們頭腦中也隨之消失,雖然選取的實驗項目緊密聯繫理論實際,也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談不上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研究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因此,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迫在眉睫,而研究性教學正是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研究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浙江萬里學院研究性教學在全國高校走在前列,2011年商洛學院曾邀請萬里學院錢國英教授作了題爲“研究性實驗內容的設計與實踐”和“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的報告,該報告以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爲例,剖析瞭如何透過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的科學設計,推動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成長的探索性改革及其教學效果,真正體現學生在實踐課中的主動性、創新性的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4-5]。透過該報告會,使我們認識到開展研究性教學對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須的。2012年學校派生物院部分教師到萬里學院 “研究性教學研討班”進行學習,透過聽講座、深入課堂聽課、和學生進行交流、座談會以及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我們對研究性教學的構建、實施過程、教學效果及社會反應等的認識更爲深刻,爲我們開展研究性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的實施過程

對商洛學院生物學院師生而言,從未接觸過系統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特別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爲了使學生逐步進入研究性學習的狀態,筆者對2011級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初步滲透研究性教學的思想,讓學生理解研究性教學也叫探究式教學,是由師生雙方共同來完成的,它是一種體現學生在學習中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樹立科研意識、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對沒有進行過研究性教學的師生而言,教師要對整個實驗教學中研究性教學的策略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既易於接受又能激發其興趣。

預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針對生物化學實驗大綱中編制的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首先要求學生預習並寫出預習報告。規定預習報告必須手寫,重點寫出實驗原理及實驗試劑的配製方法及每種試劑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預習實驗過程中存在那些疑難問題。然後老師收集實驗預習報告,彙總報告中的問題並歸納分類,之後再反饋給學生。學生按教師指導下的分組對問題進行討論,查閱資料,盡力解決疑難問題。上課時,針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先給出答案,使所有學生對即將要做的實驗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從而達到實驗課的教學效果。當然作爲老師,更要做好有“一桶水”的準備,解決學生可能解決不了的問題。其次,針對實驗過程中突現的問題要求學生先思考討論之後,教師再給予翔實的指導。最後,透過批閱實驗報告,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講解,個別問題個別解決。根據實驗項目的類型分階段讓學生進行總結匯報,彙報內容包括本階段學習的收穫,實驗過程的心得體會,對不同實驗有什麼改進建議和意見。 對於設計性實驗,老師給出題目,要求學生按小組進行實驗方案設計並製作PPT,不同小組選代表在全班對該組的方案進行彙報答辯,經確認實驗材料適用、實驗方案可行後,再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最終寫出實驗論文並進行彙報、討論、交流,提出改進實驗方案的措施。透過2011級生物科學專業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的總結,結合生化課程的知識體系,我們對生化實驗大綱進行了修訂,將生物科學專業的生化實驗和生化大實驗兩門課程進行整合,制定出72學時的實驗內容(見表1)。新大綱增加了實驗技術專題模組,加大基礎實驗項目所佔比例,避免了和有機化學實驗重複的內容。和以前的實驗內容(36學時)相比較,在各個模組中均包含有討論、總結及交流的課時,使實驗安排更符合研究性教學的需要,在2012級、2013級生物科學專業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正式執行。

3 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的收穫

生物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非常重要,更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6]。透過在兩屆學生生化實驗中實施研究性教學,在這種新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第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提高。和以前按照實驗指導按部就班做實驗相比,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他們會主動去思考,去查閱資料,進行問題分析及總結,加強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例如在“激活劑及抑制劑對酶活性的影響”的實驗中,課本只說明Cl-是唾液澱粉酶的激活劑,Cu2+是抑制劑,而學生卻不侷限於現有的結論,積極探討Cu2+是可逆抑制劑還是不可逆抑制劑,Na+是激活劑還是抑制劑,還是與酶的活性無關。第二,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明顯加強。透過分組合作預習、討論、制定實驗方案並進行答辯彙報等教學活動,使學生之間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共同拼搏、永爭第一的精神明顯體現出來,再沒有之前實驗一人做多人看的現象發生,而是組長負責,組員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實驗。第三,學生獲得的知識量大爲增加。透過研究性教學,學生學會了如何查閱資料、閱讀資料並做好學習筆記,解決存在的問題,透過這一過程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例如在“酵母RNA提取”的實驗中,教材用的是稀鹼法,透過查閱資料學生知道酵母RNA提取還有濃鹽法、Trizol法、異硫氰酸胍法等,進而明確那些方法提取的RNA具有生物學活性,提取RNA過程中應注意什麼問題。第四,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爲了證明自己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對實驗結果預測的正確性,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力求規範操作,正確使用實驗儀器,選用不同的實驗材料進行比較,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沒有預見到的問題能及時想辦法處理。對於實驗結果不明顯或有明顯錯誤的學生,他們主動和實驗員溝通申請重新進行實驗。第五,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分組討論等由小組長負責,組長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才能使該組的任務有效完成;彙報階段人人蔘與,要求語言表達準確,講解思路清晰,而這些需要經過多次實踐訓練才能做到。在實踐中,我們明顯感覺到第一次彙報時學生的緊張情緒在以後的彙報中有所緩解,有些學生甚至表現得毫無緊張感,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也顯著提高。第六,學生學會了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會有效閱讀資料,初步掌握了學術論文寫作的格式及規範。對大二的學生而言,幾乎沒有接觸過論文寫作,透過對設計性實驗總結匯報及小論文的書寫,論文雛形基本形成,這一過程對學生將來的畢業設計及進一步深造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第七,教學效果顯著。我校作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的質量相對較差,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許多學生想透過考研提升自己。生科專業10級之前學生考研率達不到10%,而11級、12級則達到22.8%左右。我院每年都舉行一次考研學生座談會,給下屆學生交流經驗,10級學生最大感觸是由於實踐能力太差、知識面狹窄而導致成績不夠理想。而實施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以後,學生把這種教學思想也用到其他課程的學習中,考研率明顯提高。

研究性教學對教師而言收穫更爲重要。其一,活躍了實驗教師的教學思想。不再是一個實驗方案定全局,一種實驗材料全班用,一個教材用到底。例如在“小麥種子中總氮量測定”的實驗中,讓不同小組分別以黑小麥和白小麥種子爲材料,這樣實驗結果可進行對比,聯繫實際,爲我院良繁中心育種也提供一定理論參考。其二,加速教師知識的更新速度。在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生物學方面新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作爲高校教師如果不瞭解最新科研成果及動態,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可能無法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使自己陷於尷尬的境地。在進行生化實驗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我院實驗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明顯比以前提高,學術研究水平也有顯著提高,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好過以前。其三,促使教學團隊構建地更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進行研究性教學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教學團隊的支援和幫助,一個好的教學團隊對才能使該學科建設不斷得以鞏固,教學效果愈發顯著,我院生物化學課程已先後被評爲院級及省級精品課程。

4 生物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教學存在的障礙

在生物化學實驗課中開展研究性教學對師生而言受益匪淺,但目前研究性教學在我校還沒有得到全面推廣,進行生化實驗研究性教學還存在諸多障礙,學生老師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網絡平臺建設不到位。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網絡學習的平臺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交流方式,具有省時、方便、節約資源等優勢,能爲研究性教學提供更爲輕鬆與有效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7]。作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設施各方面和其它重點大學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還沒有師生網上互動平臺,教師不能在網上與學生溝通互動,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師生交流必須面對面進行,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和老師的負擔,而且浪費了很多時間。

4.2 教學空間嚴重不足。隨着學校招生人數的增加,教學空間不足已成爲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每次遇到實驗彙報、小結討論、以及方案答辯,需要的多媒體教室需到教務處申請,若該教室有課還不能預約,從而影響實驗進程。另外教師給學生指導也無處可去,因爲沒有自己辦公的場所及輔助設施。

4.3 課表編排過於教條。特別是公共課排完才排其他課程,專業課基本上都是從開學初排到最後一週,而大二課程比較多,這樣將很難給出實驗課一個連續的時間段,有些實驗週期比較長,只能移到週末進行,導致師生從心理上認爲學校不重視實驗課,繼而產生惰性心理,甚至有學生曠課。

4.4 課程考覈評價體系存在缺陷。“大學作爲一種組織是建立在一種強有力的文化或者價值系統之上的,價值觀念對其行爲有着特殊的制約和規範作用”[8]。由此可見,客觀公正的課程考覈評價體系對學生而言很有必要。而目前學校的課程考覈評價體系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生科專業生化課理論72學時,實驗72學時,而成績評定時實驗只佔20。而且在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多任務都是在課外進行的,72學時只是課堂教學,這樣付出和收穫差距太大,打消了學生對實驗課的積極性。曾有學生就不要實驗成績,他認爲理論成績好一些就及格了,做實驗浪費時間還不出成績,不如花時間學習其他對就業有幫助的技能。

4.5 對教師業績的考覈缺乏科學性。開展研究性實驗教學教師付出的心血不比學生少,可是僅僅按課堂教學的學時數算工作量,而且還按實驗類型打折扣,對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很不利。以35人班級爲例:一個4學時的基礎實驗,學生分兩大組,總工作量爲“4學時×(0.8+0.7)=6學時”。然而教師收集批閱全班實驗預習報告,整理疑難問題分類反饋並解決問題,指導學生配製試劑沒有2學時是無法完成的。這樣花費10學時,而實際只算6學時工作量。對於設計性實驗雖然提高了係數,但與實際工作量差距依然甚大。長此以往,這種狀況恐怕沒有幾個教師可以堅持下去。

4.6 統購實驗教材已不合時宜。高校一般在新生入學前一學期預定好大一教材,隨後幾年的教材一次訂購,沿襲以往的規定,每個學生必須人手一本實驗教材,可是聯繫實驗實際課時數及實驗項目數,教材中的大多實驗項目學生根本用不到,而且網上實驗資源也可供學生參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浪費。完全可以採用自編實驗指導及網上資源供學生使用,爲學生節約費用。

5 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的展望

生物化學實驗研究性教學在我院主要在生物科學專業實施,其優點顯而易見。目前,學校也越來越重視研究性教學模式在其他學科的推廣,我院其他專業生化實驗也已逐步開展研究性教學,主要是對設計實驗進行的,隨着實驗教學體制的改革、教育投資力度的加大、校園面積的不斷擴大,影響生化實驗研究性教學的問題會逐步解決,相信研究性教學將會在各專業生化實驗中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也會在生化理論課中加以使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05-28.

[2]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M].中國大學教育,2009,12:26-28.

[3]姚利民,史曼莉.大學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7(6):62-64.

[4]錢國英.研究性實驗內容的設計與實踐(續)―以“生化實驗課程技術”爲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1):1-3.

[5]錢國英,汪財生,朱秋華.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23(5):60-61.

[6]王劍鋒,黃訓端,孔小衛.基礎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技能的培養[J].生物學雜誌,2009,26(2):88-90.

[7]周璇,李志峯,謝峻林.研究性學習與網絡平臺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2):67-70.

[8]陳洪捷.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大學的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8.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2

1教法

1.1案例教學法比如我們在講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時,先給大專學生講講瘋牛病,瘋牛病的起源,發病機制,讓大家對此產生興趣,開始講蛋白質的二級結構,透過這種教學方法,開闊了大專學生視野,提高了大專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了教學任務。

1.2問題引導教學法比如我們講糖代謝,軍訓過後爲何會肌肉痠痛?過幾天爲何症狀消失?爲何糖尿病會有三多一少症狀?

1.3教學做一體化比如我們在講血漿脂蛋白時,把這次課安排在實驗室,讓學生自己採血,自己測測血漿中甘油三脂和膽固醇的含量,再給大家講血漿脂蛋白的種類、功能等,讓大專學生在做試驗中產生思考,在思考中看自己的測定數據。真正做到融“教、學、做”爲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

1.4任務介紹教學法在講核酸時,先讓大家熟悉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在課堂上給大專學生他們發現DNA雙螺旋的過程,其中的有趣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中,同時知道一些科學家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爲科學奉獻終身的思想。

1.5多媒體動畫比如我們在講酶的作用機制時,採用多媒體動畫,讓大專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酶的作用機制。

2學法學生是否成爲學習的主體

學習方法是否科學,首先受教師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制約。要“以學生爲中心”,把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研究與研究學生結合起來。我校大專學生特點:(1)活躍;(2)獨立;(3)求知慾強。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講課時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力,由講改爲導的教學模式。

2.1複習先修課程生物化學的最主要的先修課程有機化學,在學習相應章節時,要提前複習有機化學的相應章節。

2.2寫小論文在重要章節的學習前,給大專學生布置寫小論文的作業,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大體有一定的瞭解,提高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

2.3做題給學生髮參考習題,學生透過做題掌握重點、難點,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4協作學習每一章節講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這一章得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培養其終身學習的基本素質。

2.5個別指導針對不同大專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愛動手的,給機會在課堂上給大家演示試驗;愛演講的,在課堂上給大家講一講醫學上的小故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個性特長的發展。

3.結語

綜上所述,學好生物化學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是學生學好生物化學的直接引導者,透過在課堂上的授課及課下的溝通和聯繫,促使學生更願意主動學好生物化學,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科研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3

一、高職臨牀醫學人才培養目標

具有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衛生事業發展需要,能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臨牀醫療和預防、保健工作,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技能臨牀醫學專門人才。

二、生物化學學科特點

生物化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體的化學組成和生命過程中化學變化規律的學科。作爲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主幹學科,它在醫學教育中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兼具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在臨牀疾病的診治方面,如抗菌藥、抗癌藥物的作用生化機理及體液中特定酶類的檢測支援疾病診斷等都離不開生物化學的理論和技術;在基礎研究方面,如蛋白質和核酸分離、純化、分析及鑑定等生化技術也已廣泛地應用於免疫學、組織學及藥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爲了讓學生意識到利用生化這門工具書去更好地學習及擴充醫學專業知識,我們生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圍繞學生自身特點和生化的學科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將生化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透過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和建立合理評價體系以提高教學互動的實際效能。

三、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時不足

課時不足是大專院校課程存在的普遍現象。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周課時僅爲3小節,且隨着新知識的不斷增加,各學科的教學課時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強教學效果,爲學生課後複習和自學提供條件纔是一個積極的措施。

2.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目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和教改,幾乎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以教師爲中心”,以滿堂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方式傳授書本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把學生看做是外部環境刺激的被動反應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特點是:①學得不完整,知識點空泛,知識面脆弱;②惰性學習,無法在需要知識之時運用;③學法不靈活,無法在新的或類似的情境中遷移應用知識。因此,改變醫學生物化學傳統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學習成績,是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四、教學內容設計的依據

1.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要求

生物化學作是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筆試考試內容,所佔的分值大約10分左右,所佔的分值比例雖然不是很高,卻是教學的考試科目和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筆試考試內容,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等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基礎,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後續的專業課程學習與理解存在很大的影響。透過對學生專業課程的考覈成績與生物化學的考覈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生物化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相應的專業課程成績的平均分也高於生物化學成績平均分較低的學生的專業課程的考覈成績。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也反映這部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能力要高於生物化學平均成績較低的學生。因此,對生物化學知識學習,不僅是學生參加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需求,更是學生進行進一步專業知識學習的知識結構基礎,怎樣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專業知識構建,有效地與學生專業特徵相適應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是進行教學內容設計的重要依據。

2.學生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的知識要求

生物化學是臨牀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在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對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和將專業知識應用於臨牀實踐,比如:疾病產生的內在機制、藥物作用原理、疾病診斷的依據和臨牀檢驗數據的應用等都與生物化學知識有着密切的聯繫,將生物化學知識與臨牀專業課程的知識割裂開來,去學習和理解專業知識的內容,不利於學生對專業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生在今後的臨牀工作實踐專業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如何開展好生物化學課程教學?爲學生在後續的專業學習和學生在今後的臨牀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專業素質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是進行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

五、教學思考

1.教學方法

(1)因材施教,優化完善教學內容。生物化學作爲前沿科學,其進展快的特點,專科的教材相對滯後,所以在授課時,教師應選好教材,劃分知識點。此外,還要注意前沿知識的補充,如在學習遺傳資訊的貯存與表達的基本過程的基礎上,提及學生可能聽說過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治療,由克隆羊多莉的來由,展望基因器官移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課後查閱相關文獻,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醫學生由於基礎薄弱,在學習中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和不自信的表現。所以我們的教學工作要善於從他們的優點去激發學習興趣,注意他們的弱點激起其主動學習的鬥志。過去傳統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爲主的“填鴨式”教學,雖可保證教學的量但是沒法有效確保教學的質。由於缺乏活力,不利於培養創新開拓型高素質人才。以問題爲中心,以學生主動學習爲主,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對臨牀疾病發生的生化機理組織討論中加深他們對疾病診治的理解;加強生化基本知識與專業課程的聯繫。如在血糖調節的教學中,首先介紹糖尿病的例子,引導學生講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糖尿病”後,由爲什麼會出現上述症狀的問題啓發學生的思考,給予少許自由討論時間後讓學生充分產生認知上的衝突和初步的嘗試分析。其次引出用幻燈片製作出“三多一少”的生化和生理病理機理動態的流程示意圖來解答問題並順便說明治療思路,使學生理解胰島素促進糖代謝作用,同時聯繫生理學膠體滲透壓及水平衡的生理學相關內容與臨牀診治的聯繫,培養學生醫學理論知識到臨牀實踐的遷移能力。最後用中常見糖尿病患者和尿毒症患者靜滴葡萄糖時爲什麼要加適量胰島素這個問題引發學生課後的思考,促進學生的自學。

(2)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形成對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有些概念和性質僅僅透過理論講解顯得很空洞,很難使學生深刻理會。而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結合直觀的實驗現象,就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並啓發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學是生物化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標,但是單純的理論講解總顯得索然無味、力不從心。透過“唾液澱粉酶活力的測定”“蛋白酶活力的測定”“酶的抑制與激活”等實驗,使同學們對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測定有了清晰的認識。生物化學是一門內容極其豐富且發展迅猛的學科,也是生物、醫藥、農業、食品等衆多學科的專業基礎,這使得生物化學一方面容易引發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又比較難學。生物化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記憶,但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無濟於事,還會抹殺生物化學的活力,使得理論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進行理解性記憶,並隨時進行歸納總結、融會貫通。生物化學實驗是加深理解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例如,在“蛋白質的兩性反應和等電點的測定”實驗中,透過觀察在加酸、加鹼過程中,酪蛋白溶液酸鹼度的變化和沉澱———溶解情況的變化,形象、直觀地展現出蛋白質的兩性解離過程,使同學們切實理解了蛋白質的兩性解離性質和等電點的概念;它能夠使抽象的生物化學理論以形象、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有助於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採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聯繫臨牀,提高學生興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可使一些抽象難懂的概念變爲具體的可觀察的畫面,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易於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應用;此外,還可化繁爲簡,便於記憶,提高學生資訊處理和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產生求知慾和興趣,開闊視野,更好地引導學生,達到學而有效之目的。多媒體教學還可幫助學生學習和探究知識的教學過程,從而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和研究,有效地彌補教學時數的不足,緩解有限的教學時間和不斷增加的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

2.教學評價

針對生物化學教學特點,包括理論和實驗教學,應將生化課程期評總成績分解爲平時成績、實驗報告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其中,平時成績佔總成績的10%—20%,對一些在臨牀工作中能夠運用到的知識點,在課前、課中、課後採用提問、討論或問卷的形式考評。比如爲什麼運動過後肌肉痠痛,一段時間過後又可恢復正常?人處於飢餓狀態體內物質代謝變化情況如何?爲什麼痛風症患者不宜吃海鮮火鍋?讓學生嘗試用所學過的生化基礎知識來解釋臨牀疾病的生化機理,以有效反饋學生對知識的分解歸納的掌握程度,保證課程教學的作用。實驗報告成績佔總成績的30%—40%,學生透過做實驗及課後報告,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自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教師透過實驗報告作業的批改了解學生的生化基本理論與技術的聯繫及應用。期末閉卷考試成績佔60%~70%,教師考前的出題側重生化基本知識及其遷移應用的考覈,考後注重學生的答卷分析,這樣方可達到良好的教學互動。

總之,高職臨牀醫學專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基層臨牀實際應用型專業人才,透過生化課程的教學改革,使學生獲得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思路和方法並將其應用於專業學習和臨牀實際工作中,真正達到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4

1.精簡教學內容

運動生物化學內容較爲廣泛,以張蘊琨和丁樹哲老師主編的《運動生物化學》(第二版)爲例,除緒論部分,共有12章,涉及的內容從糖等物質的代謝到不同人羣鍛鍊的生化特點與評定等,學習時間爲一學期,包括實驗在內,總學時不超過40學時,在如此短的學時安排下,如果不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那麼想必很多教師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對運動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精簡已勢在必行。但如何精簡?從哪些方面進行精簡?這是大部分高校體育院系運動生物化學教師不得不認真考慮的現實問題。根據現有課程的時間安排,運動生物化學一般是在運動生理學之後,所以,與運動生理學相重合或相類似部分的內容是主要的精簡對象,如物質代謝與運動的內容中,有關能量代謝部分的內容在運動生理學中已經學過,在此處教學應以複習爲主,而不是以新課爲主;在運動時骨骼肌的能量代謝調節和利用中,運動時骨骼肌的能量利用,以及運動性疲勞概述與機制等,也在運動生理學已詳細學習,這些部分的內容應以複習和學生自覺爲主。此外,應對部分章節內容進行合理整合,如兒童少年、女子和中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等三章可合爲一章內容進行教學,並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羣體生化特點和體育運動進行比較,這樣不但能精簡教學內容,而且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總之,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根據教學內容,把握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取捨合理,是有效、全面和系統進行運動生物化學教學的重要保證。

2.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必須符合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和要求,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而且是知識創新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獲得知識,而是在於應用和創造。在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現行的運動生物化學教材是在原教育部頒佈的教學計劃中的生物化學和運動生物化學綜合爲一門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儘管教材經過不斷修訂,但現行教材中生物化學內容偏多,其中一些內容對體育院系的學生來說深奧難懂,且不夠系統。因此,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是擺在運動生物化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議題。由於運動生物化學內容的抽象性和難懂性,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會使學習效果事倍功半。如果教師採用中小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照顧學生的情緒,則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落千丈,更不用奢談掌握知識。因此,把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加強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繫更爲緊密。所以,教師應在運動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嘗試“快樂教學”、“合作式教學”和“興趣教學”等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強化運動生物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相長。隨着現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也出現在教學過程中,如多媒體教學在現代教學中的普及是教學手段改進的重要標誌。在運動生物化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生動的動畫或視頻對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直觀化解說,這樣可以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複雜的內容簡單化,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容易,強化運動生物化學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3.改革實驗教學

運動生物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按現有學時的安排,實驗課佔整個總學時的五分之一多,其實踐性也體現在理論和實驗的不可分割上。儘管運動生物化學實驗課內容無統一的硬性規定,只需據教材內容並結合所在院系實驗室條件進行正常開設,但在儀器設備和硬件設施較齊全的體育院系,可開展有一定難度或較進階的實驗,而在條件和設備較落後的地區,應選取簡單可行的實驗項目開展實驗教學。具體來講,應結合所選運動生物化學教材的內容,重點考慮驗證性實驗,如血乳酸的測定和血紅蛋白的測定等,並在實驗教學大綱上要有所體現;而專業性較強的院系,在儀器設備較齊全的情況下,可有條件地開展一些較高難度的實驗,實驗項目以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爲主,以激發學生對運動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條件較難得到保證的院系,在自力更生的同時,可利用現有網絡資源,與兄弟院校或本校的相關院系實行網上預約,以實現儀器設備資源的共享,使實驗教學資源物盡其用。運動生物化學作爲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其概念不但多而且較爲抽象,對於文化底子較爲薄弱的體育專業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如果處理不當,則易使學生失去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而實驗教學有利於緩解長時間理論學習帶來的壓力,調節學習氣氛,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對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益。實驗教學是理論教學的昇華,因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運動生物化學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的課程,是體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學習運動生物化學知識,不但有利於學生形成全面的理論體系,而且能激發學生對運動中人體發生生化變化的有益探索,使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加深學生對運動干預條件下人體發生反應與適應機制的理解,爲更好地開展運動訓練、全民健身和運動處方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本文從精簡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實驗教學內容三方面對運動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提出看法,以期爲提高運動生物化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運動生物化學能更好地爲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全民健身活動提供服務。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5

生物化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醫學橋樑課,學好生物化學,對今後學習臨牀課程大有裨益;但對於大部分醫學生來說,提起生物化學,都會皺眉頭,流傳的一句話是“生理生化必有一掛”,反映了生物化學這門課難學難理解的特性。但是,任何一門課都有學習方法,只要用心,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輕輕鬆鬆駕馭生物化學,讓它不再成爲一道門檻,而真正發揮橋樑課的作用,爲以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1認清生物化學的本質———生命的化學,建立四個問題

在學習第一章緒論時,要建立一種概念,生物化學就是生命的化學,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的生物體,那麼第一個問題是生物體的物質組成是什麼?(蛋白質、核酸、酶、維生素),生物化學的前四章就是闡述這些重要的組成物質;第二個問題是體內重要的物質是如何代謝的?(主要是糖類、脂類、蛋白質,這三大代謝);接下來第三個問題是代謝之間是如何聯繫和調控的?生命體的重要特徵之一是遺傳;第四個問題是遺傳資訊如何傳遞與表達?最後是兩個專題生化(血液生化和肝的生化)。在整本書的學習中,一直要問自己這四個問題,把這四個問題弄明白了,生物化學也就學透了。

1.1第一個問題如何學習

第一個問題即組成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進一步瞭解它們的化學結構、性質及功能。結構影響了性質及功能,所以在這四章的學習中,共同點是掌握每一種大分子物質不同的化學結構。可以把蛋白質和核酸這兩種大分子物質,對比着進行學習,重點掌握它們的組成結構,進而理解其性質。酶是特殊的蛋白質,透過瞭解它的結構來認清它特殊在哪裏,從而理解酶的特點以及酶催化的原理,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酶如同工酶、酶原。第四章維生素,相對好理解,可以透過自學學習,掌握各種維生素的別名、功能、缺乏症。這前四章,記憶的內容相對較多,概念較多,蛋白質和核酸我們都可以把它們想象成“麻繩”;只是組成“麻繩”的元素不同,基本單位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要學會“解麻繩”。而酶,透過實驗學習酶的活性,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等等,理解得會非常深刻。

1.2第二個問題是重點(三大代謝是核心)

在學習三大代謝時,記清每個代謝途徑的概念,反應地點,反應條件,限速酶或者關鍵酶,能量變化[消耗多少三磷酸腺苷(ATP),產生多少ATP],啓動物質、中間產物、生成物質分別是什麼,能夠描述每個代謝的過程。在三大代謝的學習中,尤其是糖代謝,是非常重要的;而糖代謝中三羧酸循環又是重中之重,可以說是本書的核心和重點,一定要清楚明白這個循環的概念和意義。另外,血糖和血脂都是臨牀上檢測的生化指標,與健康息息相關,要掌握糖尿病的生化基礎,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是必須掌握的。同樣在脂代謝和氨基酸代謝中,分別有血脂的來源與去路和氨的來源與去路。這三者要區別記憶,以免混淆。

1.3第三個問題———物質代謝的聯繫與調控

三大營養物質在代謝過程中是相互聯繫的,一個代謝過程產生的中間產物,可以進入其他的代謝途徑,而其中最重要的中間產物是乙酰輔酶A,它是三大代謝的聯繫點。而三羧酸循環之所以重要,由於它是三大代謝的共同通路。物質代謝調節的三種方式:細胞水平的代謝調節、激素水平的代謝調節、整體水平的調節。1.4第四個問題———遺傳資訊如何傳遞和表達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是如何把遺傳資訊進行傳遞和表達的呢?傳遞———透過DNA轉錄合成核糖核酸(RAN),表達———透過mR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是生物體構成的最基本物質,蛋白質不同生物體表現亦不相同,正所謂結構決定功能。在本章中重點掌握遺傳的中心法則,DNA的複製,以及轉錄合成RNA,最後是蛋白質的合成,這些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把這些過程合成動畫效果在腦中時常演繹。自然就記住了。

2學習方法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是有方法的,掌握對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常常說學習的過程就是開始要把一本書讀“厚”,而漸漸的要把書讀“薄”;讀“厚”是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求知,累積的過程;讀“薄”,是掌握了這本書的精髓,書中最重要的內容凸顯出來。

2.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生物化學涉及化學和生物學等學科,有些內容較爲抽象難懂,如果課前不預習,可能上課時完全不知到老師在講什麼;生物化學的課時不多,但內容不少,有時老師在某些地方就會略講,比如以前課程學過的東西或老師認爲不太重要的內容。課前預習會讓我們腦中有大概的印象,老師說到哪裏都可以跟得上;對於預習時不理解的內容,在上課時會認真聽講,形成有目的的學習,記憶會深刻。

2.2課堂認真聽講———巧做筆記很多學生上課時,埋頭抄筆記,完全顧不上老師說什麼,而老師也不會因爲同學做筆記而停下講課的進程,結果是筆記記得整齊認真,但完全搞不懂學了什麼。生物化學是一門較爲複雜的學科,需要在理解的情況下記憶,所以上課時一定要擡頭看着老師,聽老師講解,要跟上老師的邏輯思維,必須集中精力去聽,才能弄懂明白。上課老師提到的重點之處或者精華內容,在書上進行標註或者在筆記上註明。用筆記下不明白的地方比記下已明白的內容要重要得多。

2.3課後的整理、複習與重現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同學忽視的地方。學完就撂,是很多學生的特點。課後整理筆記時,會把一堂課進行回顧,形成自己的學習心得,理解會非常深刻;如果有疑難或者不明白不會的地方,查資料、問老師或與同學溝通交流,這種收穫會遠遠大於課堂所得。及時整理,會加深學習的記憶。不留問題到下堂課,不要積累問題,否則前面是小問題不懂,後面就會出現都聽不懂了的結果。

2.4學習要有框架結構,建立思維導圖每個章節學完要進行總結,回顧這一章節的所有學習內容,可以畫一張思維導圖,先把所學這一章的每一小節憑記憶畫出,然後向裏面填內容,最後迴歸課本筆記查漏補缺。重要的知識點,比如限速酶、反應地點等都填充上,並用熒光筆標記。如果每學一章都畫一副這樣一張思維導圖,對於學習了什麼內容一目瞭然,書本上的知識變成了自己腦中的框架,書本上的知識也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被深刻地理解和記憶。如果說在書上記筆記是把書讀“厚”,那麼總結出思維導圖就是把書讀“薄”了蛋白質的化學和核酸的化學這兩章,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容易混淆,可以對比着學習和記憶。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的分解代謝這三章也可以透過對比進行復習和學習。

2.5理解+記憶生物化學的學習,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消化和吸收,否則單純的記憶是不可能學懂的。理解是第一,但也不能忽視記憶。經常複習、回顧,是加深記憶的方法;還有對比記憶法,就如同上面所說類似的章節進行對比記憶;還有聯想記憶法,比如糖代謝和脂類代謝都與臨牀疾病息息相關,可以透過臨牀案例進行聯想記憶。總之,只要理解了,下功夫記憶不是難事,可以把思維導圖時時拿出來看一遍,到了考試時,會輕輕鬆鬆考個好成績。中職衛生學校的學生,今後要從事臨牀工作,生物化學是重要的課程,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透過建立四個問題,解決四個問題,達到對生物化學整體的把握和學習;透過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克服畏難情緒,跟上老師的邏輯思維,反覆記憶,就會發現學好生物化學是非常簡單的事。而生物化學和這些學習方法也會讓同學們終生受益。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6

一、網絡新媒體的研究意義

網絡新媒體作爲新時代人類溝通的媒介,對廣大羣衆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力,隨着網絡新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教學都已經網絡化。網絡新媒體作爲新時代人類溝通的媒介,對廣大羣衆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力。教學模式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之上,更多的滿足於求學者自身的時間安排,教學模式開始走向網絡化教學。越來越多的教師、學者們已經開始利用網絡媒體傳播知識,而處於課堂教學和網絡新媒體教學交替的過程之中,我們需要有效地利用網絡新媒體資源,結合課堂教學模式的溝通方式,打造新時代潮流的教學模式。同時利用網絡新媒體快捷性、多元性和豐富性,讓學生自發地接受網絡新媒體教學。

二、網絡新媒體在《生物化學》中的運用

1.網絡新媒體中《生物化學》運用的原理。結合科技時代的交流平臺,引領學生走進資訊時代,同時參考弗拉德斯(Flanders)提出的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1],並加以利用網絡新媒體,在互聯網模式下與同學們溝通、交流,解決同學們的疑難困惑,實現雙向交流模式。經過長時間調查、研究和摸索,發現400人中有56.9%的大學生願意在微信公衆平臺上進行交流溝通以及研究課題。創建微信公衆平臺賬號,可以使學習內容系統化呈現在同學們的眼前,同時方便管理者有條理的整理、發佈消息,統計遊覽者的資訊資料以及滿意程度。並且經過不斷的討論、改進,現上有在線課堂重點難點疑難解惑三個重要功能平臺。

2.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生物化學》的三大平臺的教學背景。

(1)在線課堂平臺的教學背景。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固定的線上課堂變爲靈活多變的線下課堂,使求學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知識,實現個性化學習[2],這就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大部分高校的理論課程採用單一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學過多地依賴教師,忽視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於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學生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缺乏主動思考和實踐操作,不利於其高階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爲引領學生自主使用網絡微媒體學習。利用攝影技術記錄教師在課堂上的精彩教學,使同學們可以在課下回顧課上的內容,實現場景重現,一方面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吸引同學們對網絡新媒體的好奇,自主的投入到學習生物化學的過程中來。

並且生物化學這門基礎學科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便是實驗操作,複雜的實驗操作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課堂授課不能高效率的使每一位同學都完全弄清楚每一步的步驟。面對現代複雜的多媒體時代,尋找一個相關視頻並不困難。可是,尋找一個操作完全正確、講述簡明易懂的化學實驗便不是想象中那麼輕鬆。但是透過在線課堂,可以向廣大師生提供專業教師的規範實驗視頻,從課堂走向課後,利用有限資源創造無限資源。並且,在同學們透過觀看在線課堂上的視頻後,教師會讓同學們做一定內容的實驗操作,並不單單只是觀看視頻,而是在視頻中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鍛鍊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綜合提高大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爲培養二十一世紀自主創新性人才做基礎。

(2)重點難點平臺的教學背景。學習一門基礎學科,瞭解章節內容的重點難點,有利於同學們在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做好準備。因爲生物化學這門基礎學科對於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往往很難在課堂上抓住重點,即使老師有心的提醒學生,也會有少數同學仍然半知半懂,無法融會貫通。而重點難點這一功能,不僅列出了每個章節的重點樹狀圖,也列舉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知識難點和解答,方便同學們加以理解章節內容。重點難點的必要性體現在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控,引入半誘導式學習模式[3],可以增加同學們對知識點的深入瞭解,學會自主模擬知識要點作圖,爲其他科目做到參考作用,做到習慣性畫出知識要點,自主列出知識要點。這樣做,對於把握章節的要點,熟悉章節內容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又對自己所學進行了詳細的規劃,這是對大學生能力的鍛鍊。

網絡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但不可否仍的是,教師們應該接受網絡新媒體,採納其建設性意見並且加以利用。將網絡新媒體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共同發展。[4]師生之間不僅可以面對面溝通,也可以借組網絡新媒體完成溝通。重點難點的融合性就體現出來,結合多樣化資源,實現多方面系統化管理,及時向求問者回復,其便捷性不言而喻。

(3)疑難解惑平臺的教學背景。面對全新的新媒體時代,傳統的以教爲本逐漸轉變成了以人爲本的教學模式,在其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從而產生了新的需求。[5]大學生們更加喜歡利用互聯網來了解資訊,從而,網絡新媒體教學模式便逐漸出現在學生的課堂上。但以往的網絡新媒體教學模式不存在你問我答的教學過程,爲彌補這一特色教學過程,使所有的同學都可以瞭解、提問。專門設立疑難解惑這一功能,意義是利用網絡新媒體解決大學生在學習過程(包括學習課外知識)時所遇到的困難。由一問一答變成一問多答。所有的同學都可以看見問題的答案,也都可以在問題留言板上留言。解決大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困難,由老師輔助同學去完成。這並不代表老師完全式協助,而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爲大學生鍛鍊自己提供堅強有力的後盾。

3.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生物化學》的三大平臺

(1)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的在線課堂平臺。傳統意義上的授課教學模式,並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深入地瞭解知識。而在線課堂模式的出現就是爲了打破這種死板的教學模式,實現高效率的教學模式。使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反覆研究、記憶重要的學習內容。一對一的專業輔導教學模式,可以讓同學們更具有代入感。在線課堂不僅可以減少老師們的教學壓力,還可以擴充大學生的課餘時間,讓想學習的同學有地方、有東西可以學習。在線課堂突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並不是代表取代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而主要是以輔助的地位存在着。唯有配合着課堂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在線課堂最大的作用,將預習複習解惑教材等作用全方面表現出來。並不是作爲一個個體而存在,而是實現高效性的學習。

(2)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的重點難點平臺。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將是逐漸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而引領時代潮流發展,完善教師與學生之間模糊角色之間的扮演,必須有一個突破點。但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具有針對性。不僅是針對廣大羣衆,更是針對到每一個師生,使每一位瀏覽者可以輕鬆、愉悅的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透過網絡新媒體這一媒介可以讓每一位同學都可以自主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因爲微信公衆平臺可以根據其關鍵詞查到所需要的內容,並且所列出內容都是經過反覆推敲、覈對過的知識要點,做到哪裏不懂就回答哪裏,對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針對他們的問題做出正確的答案,更加直接地獲取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同時,回答的過程中,還會列出這一知識要點在書本上的頁碼,做到對照課本全方位瞭解。利用網絡新媒體的針對性,更好的、更快速的、更有效的爲同學們解答。

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師生很難做到一問一答。不僅耽誤所有同學的時間,還不一定能得出有效的回答。之所以結合網絡新媒體,是爲了讓網絡新媒體作爲文學的載體,使更多的文學意義都參與到其建構當中。[6]將重點難點系統化的收入到網絡資源中,一方面方便整理、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文化融於網絡新媒體,實現資源共享。

(3)利用網絡新媒體打造的疑難解惑平臺。現時代的大學生在面對浩瀚如煙的資訊資源,可能無法加以利用。但利用網絡新媒體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提取、整理,建立資訊交流的空間。[7]實現一定智能化地回覆,提供網站連結,節省尋找答案的時間,卻不忽略其過程。使大學生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體驗網絡新媒體資源的快捷性、精準性。海量的資源儲備在網絡新媒體中,求知者們可以隨心所欲的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源。[4]而網絡新媒體利用其靈活性組建出疑難解惑這一功能平臺,使大學生們瞭解網絡新媒體的靈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加以利用。藉助文字、圖片、圖像、聲音等一種或幾種進行表現,實現多元一體化。[8]多方面展示網絡新媒體的資源豐富,爲求知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結語

網絡新媒體的運用已經逐漸被人們挖掘出來,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注意力放在網絡新媒體授課模式上,更多的是配合課堂授課模式,使二者相輔相成。利用網絡新媒體模式的高效性、互動性和課堂授課的靈活性、親密性結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爲同學們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還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網絡新媒體和課堂授課二者缺一不可,最終會逐漸融爲一體。

生物化學研究論文 篇7

摘要:在通識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生物化學作爲護理、助產等醫學相關專業的重要基礎課,針對基礎知識水平薄弱的職業院校學生,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一線教師非常關心的問題。本文從教學氛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探討了高職院校生物化學的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通識教育;教學改革

通識具有“通才博識”之意,因此,通識教育又稱“通才教育”或“博雅教育”。20世紀20年代以來,通識教育逐漸引起全球教育者的關注,大多數學者認爲通識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擁有生活中都要用到的知識、技能以及處事的態度”,“是以學問本身爲目的,以人本身的精神心靈爲依歸,關注的是完整的人,關懷人的自身,是要塑造人格的完美,不是職業科目的訓練,也不是爲知識而學習”,也就是說,通識教育首先關注的是“人”的培養,其次纔將學生作爲職業人來培養。這也告訴我們:職業院校在培養適應社會一線工作的技術型人才的同時,也要將學生塑造成爲各方面均衡發展的人。正是認識到了通識教育的優點,國內高等院校紛紛開設了通識教育課程,且重視程度逐年加大。山東省菏澤家政職業學院以人爲本,以培養適應一線崗位發展的“完整的人”爲目標,也嘗試將通識教育理念引入護理專業基礎課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以期達到改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生物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生物化學是醫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在通識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讓學生擁有一定的生物化學知識和技能,對探索生命的奧祕以及後續相關課程的學習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生物化學具有概念多、符號多、結構式多、代謝途徑多等特點,學生普遍感覺內容繁雜、難學,找不到重點,給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且高職院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不足,再加上學習狀態不穩定、方法不得當、學習積極性欠佳等,最終導致生物化學成爲衆多學生甚至教師公認的“難啃的硬骨頭”。因此,在通識教育背景下,改變生物化學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是衆多一線教師關心的焦點問題。

二、通識教育理念下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措施

作爲一線教師,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生物化學課程的特點,就高職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談幾點體會。

1.把握通識教育理念的本質,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通俗地講,通識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心胸寬廣、爲人善良,能對不斷變化的事實做出正確判斷的人。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和諧、自由、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是至關重要的,而營造這樣的課堂氛圍可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方面爲學生提供溫馨的情感環境和活潑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爲學生創建自信的環境及自主學習的空間。另外,在溫馨的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並給他們留下足夠的空間去思考、質疑,讓學生切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也利於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總之,在和諧、活潑、自由的課堂氛圍下,師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採用“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

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採用了“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實施的大體步驟分爲課前、課中、課後,即課前,教師要把所講內容製成短小的音頻、視頻或多媒體課件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學習、發現並試着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課堂上,採用提問或者學生自由回答的形式對課前所學進行彙報,教師進行點撥。學生如果無法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疑難點,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討論,最後,教師根據討論結果答疑解惑、糾正歸納。這樣的課堂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課後,教師需整理本節課的知識點,尤其是重點、難點及容易犯錯的知識點,並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複習、查閱,這對知識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來說,好處是很大的。這種“以學定教”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課堂的利用率和學生的參與度,避免了時間的浪費。

3.教學內容需緊密聯繫生活

生物化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在授課時往往會出現教師越講越深、學生越來越聽不懂的情況,這就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錯覺:課程難度大、趣味性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受影響。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化學知識無處不在,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生命的孕育,個體的產生、成長、衰老、死亡,再到一些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等,無不蘊含着生物化學知識。在通識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學是爲了培養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備課時,教師應注意將授課內容與學生感興趣且能感受到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講課時,用蘊含課程內容的生活現象匯入主題,用生物化學原理解釋生活現象,加深理解。例如,在講解蛋白質化學時,可以用時下流行的燙髮現象匯入新課,讓學生討論燙髮的原理,進而引出新課——蛋白質的結構與理化性質,用蛋白質空間結構及變性、復性的知識點來理解燙髮中蘊含的生化原理;在講解糖代謝時,先讓學生試着解釋“劇烈運動後,全身痠疼”以及“經常不吃早餐,上午易出現頭昏心慌、四肢無力、精神不振,嚴重時出現休克”的原因,然後,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匯入新課——糖代謝之無氧化及血糖的重要性。總之,在講授時,儘量做到將生物化學知識融入到生活現象中,使生物化學原理緊密聯繫實際生活,這樣學生就不再把生物化學當做一門遙不可及的“高大上”課程,而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淺顯易懂的課程,從而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他們用所學理論指導實際生活的能力。

4.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實驗課是培養學生將所學理論應用於實踐的有效途徑,更是鍛鍊學生動手能力的好機會。爲了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以及科學嚴謹的態度,我們採用了“四步走”的模式:第一步,將精心組織的實驗中所涉及的重要儀器或者關鍵步驟錄製成小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強化實驗中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第二步,根據實驗指導,每位學生需要用所學的理論將自己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操作等內容的理解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輪流向大家展示。第三步,針對學生展示的結果,教師進行答疑解惑和糾正,強調關鍵點。第四步,記錄實驗結果,讓學生對結果進行計算並加以分析。透過“四步走”模式,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也逐步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上了一個臺階。

三、小結

總之,在通識教育的背景下,我們一改往日的培養學生“學了什麼、學了多少”的目標,而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處事”作爲重心。在此前提下,爲了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模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做了調整,並針對這一系列調整在學期末進行評教,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給予肯定的意見。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還需要一線教師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紀謙玉.通識教育的理念應是全面發展與創新思維——以錢偉長教育思想爲例[J].教育探索,2015(8).

[2]範偉.轉型發展時期應用技術型院校通識教育的反思[J].成人教育,2014(22).

[3]歐盛錦.提高衛生學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探討[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4]朱頌成.生物化學——作爲通識課的教學實踐[J].生命的化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