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

學問君 人氣:2.86W

摘要:人格的健全發展包括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形象思維等,社會通常試圖以相應的教育途徑促進一個人才的養成。科技、文學等領域推動時代進步,創新思維在此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我國,美術教育作爲教學體系的一部分,本應成爲激發學生在各學科領域思維創新的基礎,然而受成績本位化的影響逐漸演變成邊緣學科,且相應的教師也不具備應有的教學熱情,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利。本文就美術教育與創新思維展開探討,並嘗試提出以美術教育促進創新思維發展的有關策略。

淺談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

關鍵詞:青少年;當代美術教育;創新思維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個人發展的重要原因,各個領域的創新行爲依賴於個人以及集體創新思維的水平。美術教育作爲情感教育的一種,其主要目的不在於使學生掌握某項具體的專業技能,而旨在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目前,我國教育體系中的美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期望效用,但在教學實踐中卻存在種種問題,筆者就美術教育的創新思維培養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美術教育與創新思維

從科學定義上看,美術教育指包括生活藝術現象、視覺藝術作品、藝術技巧、藝術創新表達等方面在內的.教育過程;其旨在透過向學生展示美術範疇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藝術欣賞並啓發其產生藝術體會等途徑,達到促進其情感健全發展的目的。創新思維則指以個人或集體已有圖式爲基礎,以一定的慣用思維模式爲途徑進行舊事物的改造或發展新事物的一系列活動。美術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爲其中一個關鍵目的,創新性思維的發展可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並進一步提升美術教育水平。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應時刻圍繞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以堅定的教學理念在有限的課時內儘可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化與創新性思維,從而爲學生其他各方面的學習行爲奠定思維基礎。

二、如何透過美術教育培養當代青少年的創新思維

1.將“追求體驗”轉變爲“追問緣由”

許多學校對“與升學無關”的美術教育持不重視的態度,因此,在教學課堂中,教師並沒有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也缺乏投入教學研究的意識與熱情,直接導致美術課堂的無趣與低效。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一般容易遵循“以教材爲中心—展示—解釋—體會”的模式進行藝術教學。這種藝術教育模式在本質上無異於“灌輸式”教育,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對此,教師應將美術教育由“追求體驗”向“追問緣由”進行轉變。“追問緣由”即透過嘗試猜測藝術作品的創作目的、分析作品的創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創作過程等途徑獲取創作的一切緣由,從而達到全面把握藝術作品創新思維的目的。以梵高的《向日葵》爲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資訊分享的內容與比例。另外,在進行藝術作品的意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產婆術”“情景教學法”等策略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意圖、創作背景、創作過程以及創作結果進行猜測和分析,使學生透過對作品的各種緣由進行思考而達到發展其思維構建的教學目的。

2.與各類特色的學科相結合,使美術教育貫徹學生的學習日常

美術教育在我國目前的學科體系中容易造成學科的邊緣化。針對這種情況,美術教師可透過將美術教育與各類特色的學科進行巧妙結合,使美術教育的思維模式和理念貫徹於學生在其他重點基礎學科學習的日常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思維、增強藝術體驗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國畫的藝術欣賞與創作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將國畫創作特色與古詩的文字意境相結合。透過構建“水墨藝術美”與“文字美”的聯繫圖式發展學生的藝術思維,同時也能促使其語文學習思維的創新。

3.用無止境的“創作”實現“創新”

一定思維模式的形成依賴於實踐經驗,只有透過反覆嘗試、經驗總結,才能爲發展提供具備可能性的契機。傳統美術教育的弊端在於過於強調藝術欣賞以及藝術常識普及的重要性,而忽略了青少年在該年齡階段所具備的獨特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學生無法對所有的藝術資訊進行長時間記憶,因此長此以往將導致美術教育形同虛設或教育效果低下。要真正提高青少年的創新思維水平,美術教師還應着眼於鍛鍊學生的創作能力。因此,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應根據課時安排與教學計劃,擴大“創作”在教學過程中的比例,使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上完成一定主題的創作,從而幫助其構建和發展新的思維模式。綜上所述,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美術教師只有以學生特點爲基礎,不斷總結和改進,才能達成美術教育的本質目的,並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