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

學問君 人氣:3.09W

論文關鍵詞:創新性思維 小學美術教育培養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創新性思維與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對小學美術教育創新的內容進行分析,以及對小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透過本文的研究,對探索在國家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意識,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創新思維的概念
  
  創新思維即指思維的獨創性。它是指思維活動的創新精神。在實踐中,除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新思維強調的是思維的過程。創新思維最大的特點是解決問題時的“獨特性”“新穎性”。美術創新思維是人們在創造美術作品、解決美術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的一種思維形式。美術創新思維包括:(1)靈活性:主要表現爲善於轉換美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對某個美術問題提供多種解法。(2)精緻性:主要表現爲對已有的美術作品進行改進。(3)流暢性:主要表現爲在美術學習與美術創作過程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許多想法和念頭。(4)新穎性:主要表現爲在美術學習與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嘗試過或採用了原創,獨特的解法。(5)敏捷性:主要表現爲能夠積極地審視美術創作過程中的各種解決策略和解決方法。
  
  2 小學美術教育創新的內容分析
  
  2.1 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內容之一。人人都有創造能力,只是開發培養與否。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把一個跳蚤放在一個瓶子裏,給它罩上一個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來了,一跳又撞回來了。跳來跳去形成了條件反射,當再把玻璃板拿開時,人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跳蚤再也跳不出這個瓶子了。試驗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美術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個性,並給予學生充分發揮個性的自由。
  
  2.2 創新思維
  創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內容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它是指發明和發現一種新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物的思維過程,它要求重新組織觀念,以便產生某種新的產品。培養創新思維就是要使思維具有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力、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五個的特徵。具有這五個特徵的創新思維能使學生更順利地解決對他們來說的新問題,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識,並能把這些知識廣泛的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更輕鬆、更順利。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中,培養創新思維可以說是構建整個創新活動的智能結構的關鍵,是創新力的核心。
  
  2.3 創新技能
  創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內容是創新技能的培養,它是實踐能力的體現,是在創新智能的控制和約束下形成的,屬於創新性活動的工作機制。僅就小學階段美術教育而言,要培養學生透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還應培養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設想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和得出結論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2.4 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
  創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內容是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創新過程並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活動過程,它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爲動力,比如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強烈的創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創新情感的雙重因素作用下,學生的創新才能纔可能獲得綜合效應。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學生具有優越的創新情感和良好的創新人格是形成和發揮創新能力的底蘊。
  
  3 小學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
  
  3.1 小學美術教育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象的生成
  小學美術教育有利於學生穿創新意象的生成。培養“視覺化的心靈”,是創造性發生的輔助因子。美術作爲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全部過程離不開對現實形體的把握,這便是意象生成的主要來源。意象是對客觀觀察、記憶,經高度的概括、抽象後積澱下來的類似“原型”的東西,它“源於感知,但又不同於記憶象。“記憶象是原感知形象的復現,而意象是比原感知表象更加概括、更抽象,能反映事物內在意義的心理印象。助格式塔心理學派認爲,人的視覺本身便是思維過程,具有思維的全部特徵”。在觀察過程中主體對客體進行整合、創造。形成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心理意象,這便是直覺與想象,靈感與頓悟得以閃現的載體與誘發因素。裏德對心象的形成及心象在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入研究,認爲象想力與心象及其活動有關,並且可以透過訓練增強這種心理能力。形象創造力離不開捨棄了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所能反映事物本質、深刻、理性的.心理意象,抽象思維也離不開它,許多創造性思維是藉助於形象直觀與理論抽象的合力得以發生。
  
  3.2 小學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首先,美術學科的豐富性與教學的靈活多樣性有利於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蘇姍·朗格說:“因爲藝術沒有使各種成分組合起來的現成符號或規律,藝術是一個符號體系,它永遠是未定的,每一個作品都從頭開始一個全新的有表現力的形式。”科學求真,藝術求美,美術活動以美爲最高規範,衆所周知,美是一有深刻內涵和寬泛外延的意識形態範疇,它給美術活動提供了自由活動的廣闊的空間,它沒有理工科教學活動那種“殊途同歸”的唯一正確答案的限制,在美術學習與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個性特點上發,“爲情所趨”地創造美的形象或符號,可見,小學美術教學有利於發揮兒子童的想象與聯想,鍛鍊並增強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可謂“意如泉涌”、“思路暢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其次,小學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靈感及想象力。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直覺洞察力越高,想象越豐富,人的創新力就越高。愛因斯坦將科學創新原理歸結爲“經驗——直覺——概念或假設——邏輯推理——理論”,並認爲直覺是關鍵。創新心理學認爲,直覺在創造活動中發揮着選擇、預見、提出新概念、新理論等作用,同時提出,它並不是神祕莫測的東西,直覺能力來源於個人的實踐經驗。小學美術教育離不開直觀形象,它是傳播美術文化,反映社會生活、表現藝術情感的載體,直觀性是其最顯著的學科特點之一。在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兒童可以對意象進行重組或再創造。如以長着雙翼的天使和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龍,無不充溢着想象與睿智,藝術品因爲想象而具無比魅力。也正是基於此,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認爲,“除了抽象思維之外還有形象(直覺)和靈感(頓悟)思維”。
  
  3.3小學美術教育的情感教育與審美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力
  
  如果說美是藝術的生命,那麼情感便是藝術的血液,它溶匯在藝術活動的全過程中,雖然情感並非藝術的最終目的。就創作主體而言,藝術活動不全爲情感而在產品中蘊含着藝術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就美術的本質而言,人們往往以社會、認知、歷史、審美及其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等等方面加以考察。我們若加以概括提煉,其本質可以一言蔽之:“審美性”。它是區別於其它意識形態、認知方式的最根本的特質,且藝術的功能看,如認識功能、教育功能都以審美功能爲基礎而“以美啓真,以美儲善,以美怡情”。從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整個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的基礎性和非專業性決定了中小學美術爲審美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所培養的審美、道德、認知情感作爲一種合力作用於創造,喚起兒童潛伏的創新動機,並在道德意志與認知情感的推動下間接地提高兒童觀察的準確性,記憶的持久性,加強積極性、主動性,減少疲勞,在較爲輕鬆愉快的適度興奮的環境中閃現最可珍貴的想象、思維、靈感與頓悟等創造性思維的火花,並將共通具體操作物化成新穎產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J].中國美術教育,.
  [2]陳朝峯.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J].實驗教學與裝備,2002.4,35-36.
  [3]王來陽.從“被動”轉向“主動”[J].中國美術教育,2002.6.
  [4]陳朝峯.招貼畫設計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小學各科教與學.2002.7.48-49.
  [5]陳朝峯.兒童美術創作輔導的點滴體會[J].現代教育科學,2002.12.64-64.
  [6]張超.自主式閱讀,閱讀教學的反璞歸真[J].中國教育學刊,2003.1.41-42.
  [7]曹建林.在現代藝術和民間藝術的結合點上探求兒童創新能力的發展[J].前沿論壇,2003.3.
  [8]王建林,陳朝峯、美術課程標準學習的幾點體會[J].現代教育科學,2003,3,61-62.
  [9]張全勝.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2004.10,68-69.
  [10]曾雪媚.小學美術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力[J].基礎教育研究,2006.11,48-49.
 

論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