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品讀文字

學問君 人氣:1.6W

論文關鍵詞:教師 學生 文字 初讀 品讀

試論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品讀文字

論文摘要:教師對文字品讀,是爲了更好的指導學生與文字準確對話:學生對文字品讀,是爲了傾聽文字中發出的細微聲響。讓他們在靜心細讀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體驗語言文學的味道;最終達到"悟":在閱讀的基礎上悟出語言文字的內在含義,即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在目前的閱讀教學課堂中,依然存在着閱讀效率不高,語言文字品味不夠的現象。無論何時立足文字都是閱讀教學之基礎,拿過一篇課文,就好像是面前一杯香茗,要怎麼“品”才能“品”出其韻味呢?一飲而盡,顯然只能潤潤舌頭,頂多是口留餘香,我認爲要想“品”出韻味,必須要“三品”。
  一.品文字 聞其香
  就像品茶一樣,一杯香茗,先要端來聞一聞其香氣,濃香繞鼻,沁人心脾,纔有想嚐嚐其味道的慾望。那拿過一篇課文,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整體感知,大體把握文意,讓學生以主動感悟者的身份進入閱讀,才能慢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美妙。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忽視初讀的重要性,在學生初讀還不流暢,甚至讀時還有停頓、錯誤、添字掉字現象十分嚴重時,就急於開講,急於說諸如此類的話:“你最喜歡哪一段?讀一讀。”、“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畫一畫,讀一讀。”、“你覺得哪個地方寫得最美,找一找,讀一讀。”於是,課堂上多數學生只能當觀衆,只有少數學生當主角,這時,學生感悟不透,教師就開始埋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自主感悟能力低,而沒有反思學生是因爲“初讀關”還沒過。
  讓我們記住張慶老師的話:“初讀關要人人過”,初讀是閱讀教學的突破口,追求感悟,必須強化初讀,披文入情,課文不讀熟不開講,有了這個基礎再感悟。
  二、品文字 嘗其道
  聞到濃香,遠聞,近聞,三聞其香後,才端起茶杯呷一口,讓味道慢慢沁過舌頭,鑽入肺腑,頓時讓人神清氣爽,全身舒坦,於是忍不住一口一口又一口,沉浸在其濃濃甘甜之中。一篇文章,有了充分的初讀,品讀語言文字時才能感悟到語言的魅力。
  在前些日子的聽課活動中,我發現在閱讀教學中,大家都意識到了讀是積累感悟的基礎,可是也出現許多令人尷尬的朗讀:那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讀,反覆地讀,無要求地讀,無層次地讀。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重視朗讀是好事,但把那些機械地朗讀,毫無章法的朗讀訓練認爲就是讓學生自主感悟、自主體驗,那是對“感悟、體驗”膚淺的認識。學生沒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也就無法讀出自己的情感,只能裝模作樣,無病呻吟。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自見”取決於“百遍”的質變,而不僅僅是量的積累。感悟體驗是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能力,它和語文素養有着密切的關係,是語文綜合素養中的重要內容。
  那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品讀體驗”呢?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充分讀書,在與語言文字反覆充分的接觸中明白語言文字所表達的豐富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提供相關的知識背景,或讀想結合,或讀畫結合,或讀寫結合,或讀和情境結合,讀和教師點拔結合。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反覆誦讀、揣摩、咀嚼、比較、推敲當中讀出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感悟到品評的過程當中,不要以自己的思維去束縛學生的思想,在學生感悟、品評和交流的過程中,不要過早地追求統一的認識、統一的結論,以允許不同的認識和認識的不同水平。就像品茶一樣,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品,我們要的味道,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潛心品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才能慢慢品味到語言文字的妙處。
  三、品文字 回其味
  聞了茗香,嚐了味道,靜坐其中,脣舌之間甘甜依舊,抿一抿嘴,久久地回味其香茗的妙不可言。同樣的,學生品味了語言文字,僅僅是感悟的“感”而已,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必須經過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認識過程。一篇好的文章必須是既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語言文字的獨到之處。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的《晏子使楚》,是一篇傳統課文,之所以長期使用,是因爲她語言文字的魅力無限,是一篇使學生藉助文字,讀出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空白處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極好範文。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靜下心來,首先將課文讀通、讀順。簡單解決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以及晏子的沉着應對這個問題。然後讓學生仔細地讀讀晏子所說的話,並作上相應的批註,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二是讓學生從晏子每次的話語中體會出其妙處所在。透過一定的時間細讀之後,從學生談閱讀體會中,發現他們讀出了晏子話語的弦外之音。
  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鍛鍊語感的過程中,也必須受到文章思想內容的感染。所以,回其味,認識文之理,就是把字字句句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讓融於鮮明的形象、生動的畫面之中的情理潛移默化地陶冶着學生的心靈。並且在此感悟語言魅力的過程,也將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達到完美的統一。
  閱讀教學的“品讀體驗”是學生心靈的體驗,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創造“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的教學氛圍。只有讓學生“品”得其味,“悟”得其神,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智慧才能得到盡情展現,課堂才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雜誌
  [2]王崧舟報告:《文字細讀,徜徉在語言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