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師激勵工作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2.86W

論文關鍵詞:激勵理論;高校教師激勵;運用

關於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師激勵工作中的運用

論文摘要:在高校教師激勵工作中借鑑和運用激勵理論的有益成果,對於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具有重要意義。符合教師需要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最佳途徑,把握教師動機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關鍵所在,兼顧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重要基礎,關注教師公平感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重要保證。

西方國家較早地開展了激勵問題的研究,形成了系統的激勵理論,並將這些激勵理論應用於資源之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借鑑和運用激勵西方激勵理論的有益成果,結合我國高校教師激勵工作實際,積極開展高校教師激勵工作,對於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有效落實人才強校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師激勵工作中的運用問題作一些探討分析。

一、符合教師需要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最佳途徑

需要是人們在缺乏某種東西時的一種主觀狀態,是人們對物質條件、精神生活條件的自覺反映,是以人腦的意識活動爲基礎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同時,它也是複雜的、多變的、千差萬別的。西方管家從研究人的需要層次出發,形成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等五個逐級遞進的需要層次理論。西方國家的也是建立在需要層次理論基礎之上的。

我國現階段高校教師的需要層次是這五個需要層次的混合體。生理需要是高校教師的第一層次需要,包括對工資、健康的工作、各種福利待遇、獎金、住房福利、醫療待遇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高校教師的第二層次需要,包括對人身安全、身心健康、職業穩定、老有所養方面的需要,當高校教師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後,安全需要就會突出地表現出來。社會交往需要是高校教師的第三層次需要,主要表現爲希望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並在交往中建立各種感情,能得到別人的關心、支援和愛護,可以與別人進行情感交流,與別人共同分擔憂愁,共同分享喜悅。當教師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便希望得到友誼和愛情,希望受到集體的接納,得到集體的幫助。尊重需要是高校教師的第四層次需要,主要表現爲教師自尊心較強,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希望得到激勵主體的重視,希望得到更高的職務崗位,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教師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就會更自信、更能激發潛能。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校教師的最高層次需要,主要表現爲教師對自我價值實現或成就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已超越了自我,不是單純追求個人的得失,而是追求對社會的貢獻,爲社會、爲人類留下一些美好的、令人稱道的東西。自我實現的人具有洞察生活的能力,總是更有決心,更有一個清醒的是非觀。更爲重要的是,自我實現的人更具有創造性。高校教師的上述五種需要是有層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是由低到高逐級遞增的。

我國現階段高校教師的需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客觀的社會性。高校教師的需要是在與客觀環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教師工作實踐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離開了客觀現實性的需要是不可能實現的。二是具有層次性。高校教師的需要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一個需要的集合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是高校教師的低層次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是高校教師的高層次需要。高校教師的需要層次越高,對維持生存的純粹意義就越不迫切,對它們的滿足就能更長地推遲下去,因而高層次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追求高層次需要,代表了高校教師的一種健康趨勢,高層次需要的追求和滿足促成了更偉大、更堅定,以及更真實的個性。三是具有時間性。高校教師的需要有當前需要和長遠需要之分,當前需要往往表現得更爲迫切,而長遠需要則更有價值。只有當前需要得到滿足,高校教師纔會對長遠需要充滿信心;如果當前需要長時間得不到實現,長遠需要則減弱或消失。四是具有無限豐富性。隨着高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地位不斷提高,逐步擺脫了對物質的依賴,自身的全面發展具備了良好條件,從而能夠向更高層次需要發展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五是具有能動性。高校教師的需要是透過自己的意識來實現的`,能夠不斷地創造出自己的新的需要,而且能夠創造出滿足需要的方式。

界有句名言:根據人的需要進行管理是最好的管理。由此引申出:根據高校教師的需要進行激勵是最好的激勵。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的內在是:需要——動機——行爲——目標。也就是說,高校激勵主體要帶領教師實現組織目標,工作的起點是根據教師的需要,由需要而激發動機、產生行爲而實現目標,然後又產生新的需要,周而復始。最先進的激勵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激勵,只有與教師的需要相適應的激勵纔是最有效的激勵。因此,符合教師需要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最佳途徑。

二、把握教師動機的激勵是有效實施高校教師激勵的關鍵所在

動機理論認爲,動機是指引起個體行爲、維持已經引起的行爲並導致該行爲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歷程。動機是行爲的內動力,是行爲的內在心理原因。動機支配着人的行爲,行爲反映着人的動機。沒有無動機的行爲,也沒有無行爲的動機。動機可以激發個體產生具體的行爲,具有驅使個體產生某種行爲活動的功能。動機可以使個體的行爲導向特定的方向、預期目標。動機和行爲結果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強化的。動機可因行爲的良好結果而加強,從而使行爲重複出現,並得到鞏固。因此,動機在激勵工作中發揮着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