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議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

學問君 人氣:5.49K
淺議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
         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是21世紀世界教育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我國21世紀振興教育的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是從幼兒教育到大學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務。《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創新精神","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初中語文教學採用何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教學中,我嘗試着把"研究性學習"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式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以尊重學生爲前提,保證"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教育領域有一個很知名的"三主論",即"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這本是一個很不錯的命題。但在教學中,"學生爲主體"卻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並沒有真正體會"主導"的實質含義,而把"主導"演繹成了潛意識裏的"主人"和"領導"。於是就希望學生順從、聽話;於是就有了老師"專場演講式"的"滿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學生正襟危坐的"聆聽"。
         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舉手發問的學生鳳毛麟角。 學生們似乎也早以習慣?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訓導,不想自己探究;喜歡聽講,不喜歡思考;愛照着練,不愛用心去創造。華東師大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爲’訓獸式’的活動。
         "一個智商再高的兒童,當他的求知探索的衝動一旦泯滅於最富相象聯想的年齡段,這個人一生的發展也就有限了;而一個國家,當它的國民的創造性探索精神普遍消失於學生時代,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就必然充滿危機。可見,還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已是時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爲 我們醫治教學上的"滿堂灌"、"一言堂"這一痼疾提供了良藥。狹義的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並確定研究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來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本文所談初中語文課堂的研究性學習是從廣義而言的,它的着眼點在於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學會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養成平等態度,具備獨立精神以及相應的實踐習慣。研究不是追求某種"達成度",價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種學習方式,是養成觀念,是提高和發展自己,是爲終身學習奠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以往"授--受"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同時也使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要使學生這一"主體""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教師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要着力組織激勵學生進行討論研究,刺激學生的發現欲,從而讓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無論會不會答,都應給予熱情的表揚和鼓勵,表揚他們勤于思考的可貴精神,鼓勵他們敢於在別人未發現問題的地方大膽質疑的勇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個性,真正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語文教學之所以要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是由中國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中國語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決定文學作品的豐富性和多義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給讀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因此,對一篇文章,就應該允許有各種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許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既然如此,學生提出自己不同於老師、不同於教參的理解,又爲何不可呢?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而並不是一定要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才能真正讓學生有屬於自己的思維空間,從而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中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二、 以課堂提問爲突破口,營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     
        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們 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常常興趣盎然,動機強烈,情緒高漲,接受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而"研究性學習"較之其他語文實踐活動更需要主體發揮能動性、創造性。可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研究性學習來說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價值。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教材的興趣。"只有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和疑問,其思維纔會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從而產生研究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思考,對課文作出較爲深刻甚至是獨到的評判。
 
         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時,一開篇就讓學生思考:題目中兩個"死"是什麼意思?"死"與"不死"矛盾嗎?文末又說,"死海真的要死了",這個"死"又是指什麼?這一番提問,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他們急切地研讀課文找答案。最後,當學生理解了"死"的三個不同含義時,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徵以及形成過程。本來一篇看似枯燥無味的說明文卻能使學生學得饒有興味,關鍵在於教者如何結合教材實際,抓住突破口,把它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問"。 再如:講授《孔乙己》時,一開始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一下子難以回答的問題,很自然地迫使學生認真地研讀課文,興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勢利導地讓學生認識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可見,激疑激趣的疑問,會誘發學生研究的慾望,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當然,要上好一節語文課,要使課堂始終處在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之中,單靠一兩個提問是不夠的,它需要教師站在高處,從整節課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化提問,這樣的提問纔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才能激發學生研究的慾望,使課堂在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之中從多方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乃至創造能力。如在教授《變色龍》一文時,可以採用這種分層設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先提出問題:奧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麼?這個問題學生較容易回答出來--"善變";然後再問: 他"善變"的特徵有哪些?這下學生的熱情高漲,紛紛答"變得快"、"反覆無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礎上,老師繼續問:他雖變來變去,但有一點是沒變的,那是什麼?學生由於有了前面的問題作鋪設,可以不費勁地回答:"看風使舵"。最後,教師就順勢利導,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是什麼原因使他一變又變?作者爲什麼要塑造這個形象? 這樣一組從易到難,環環相扣的設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生反覆研讀課文地過程中,學生對本文重點難點的學習很容易地就解決了。        三、 以課堂討論、辯論爲形式,促進"研究性學習"的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