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研究生專業課的研討式教學中教師的作用

學問君 人氣:1.81W

摘要:研究生的專業課是直接爲研究生後續研究服務的課程,隨着現代社會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知識日新月異。開展研討式的教學方式是上海大學的特色,在此教學活動中雖然學生是主體,但是教師仍然起着最關鍵的作用。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同,教師主要從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過程對學生“問”和“行”的引導上發揮作用,並且在課程的發展趨勢上與學生共同進行探索性的研討和學習。

研究生專業課的研討式教學中教師的作用

關鍵詞:研討式教學;研究生專業課;教師作用

隨着現代社會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研究生專業課的內容也日新月異。通常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造成我們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1 ] ,並且學習興趣不大。學生在市場經濟下自主擇業,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從而要求研究生專業課的教學方式有所改變。教學的重點不再僅是知識,因爲知識是隨時都可以學到,特別是當前資訊和互聯網如此發達,任何新知識,都可以檢索到。大學作爲傳授知識與探究高深學問的場所,教學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2 - 3 ] ,特別是對於已經具備了專業基礎理論和知識的研究生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

研討式教學方式正是着重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有創新的教學觀念,要以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思維訓練爲出發點,以培養學生能力爲目標。這是上海大學研究生專業課教學的特色,與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不同,研討式教學要求學生在老師引導下互相進行研討學習。此教學方式對於一直習慣於“灌輸”式教學的學生,雖然難以適應,但是可以更快地讓學生進入後續科研活動中。研討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透過富有研究性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會基本的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和態度,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研討式教學表面上看來教師課堂講授的時間有所減少,將教師從繁重的課堂講授解脫出來,但實際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對於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對於相關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對於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個性化指導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此外,因爲研究性課題自身的開放性,會衍生出一些新的、教師自身都未曾研究和關注過的問題,這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不可能一本講義用到頭,而且研討式教學相對應的過程性評價和多元主體評價更是極大地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4 ] 。研討式教學對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以下淺析教師在此新教學活動中的新作用。

一、抓住課程的主線,因材施教的設計好教學內容

研討式教學作爲引導學生髮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需要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把講授式教學應講的內容,透過啓發引導由學生講出來,檢驗一下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和學會到什麼程度,以做到知己知彼,做好施教內容及方法的選擇與安排,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抓住課程主線的基礎上,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需要兼顧各方面情況,充分體現基礎知識的“寬”和專業知識的`“深”[5 ] ,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需要主動地“研究”,才能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

研究生的專業課是直接爲研究生進入後續的研究課題服務的。以前研究生招生規模不大,跨系、跨專業的現象並不突出,因此在進行課程內容的選擇時,主要基於大部分學生的基礎、專業方向比較一致的情況,以在本科生的課程之上進行更進階的內容學習。但在新的形勢下,必須考慮把一部分內容重疊起來,即加大基礎知識部分的分量,尤其是那些非本專業的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打好足夠寬的知識基礎,只有具備了寬闊的知識面,學生才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進行創新性的研究。與基礎知識的“寬”相對應,專業課的內容還要體現出專業知識的“深”,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原先在本科階段未涉及的進階內容,二是在本科階段雖然有所介紹,但講解內容較淺,在研究生階段需要深入學習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對研究生後續的課題研究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是研究生專業課的精華部分,因此在內容組織上需要精心挑選。與基礎部分不同,提高部分的內容呈現出多樣性,這是由目前各個學科呈多樣性發展決定的,由此出現了新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同時,目前在科研中還出現了研究的方向更廣、每一個方向的研究內容更專的趨勢,要求教師根據課程的教學大綱有目的地進行選擇,達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完美結合。在具體設計教學的基礎內容和提高內容的度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進行調整,透過合適的教學內容選擇,從而爲實現學生的主體性提供恰當平臺。

二、當好導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討式教學作爲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更像導演、戰略家和接生婆,指導學生自己努力來獲得勞動成果。學生剛開始進行研討式學習時,由於缺少學習經驗,需要教師的指導,到底應該給學生多少指導和幫助,不僅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也不能有統一的標準,要視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而定。總的原則是能夠引導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樹立起自己離開老師也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堅定信心。

教師的引導,是學習過程的引導,是學習思路的引導。借鑑孔子教學中的學、問、習、思、行的模式,對於基本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準備性學習,在自學之後,透過問,引導學生思考,這是研究性教學的第一步。要以問題爲導向,變學生被動接受爲積極主動參與和探究,注重解決問題過程的體驗。教師透過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去思考、設計、總結和報告,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問題爲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思維和親身實踐去獲取知識。提出的問題難度要適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最近發展區”。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要關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情感狀態,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積累、思想認識水平和情感特徵來提出問題、設定學習和探究領域。教師的提問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提問應當恰當,在恰當的時間提出恰當的問題,促使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引導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給學生創造思考和發現的機會,提高學生髮現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在“思”之後,要讓學生自己“行”,即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彙報展示所學。把講授式教學老師應講的內容,由學生自己講出來,檢驗一下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和學會到什麼程度,原則是能夠引導着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此階段開始他們可能會縮手縮腳,害怕犯錯,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主動,不要讓他們擔心犯錯,希望他們能夠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在學生的展示彙報中對於學生不正確觀點,教師不宜很快的指出錯誤,這樣就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剝奪了學生髮現的機會,影響學生髮現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提出疑問繼續引導,直至引匯出正確的回答。透過引導學生對基本的教學內容“思”和“行”後,學生能夠完成課程學習任務的80 %左右。

例如在高等化工熱力學的教學中,可結合有關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如中國化工報報道了重慶長風化工廠連續虧損15 年,依靠科技創新半年獲利潤2000 萬元,實現了從鉅額虧損到鉅額利潤的質的飛躍。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分析整個工藝流程,從化工熱力學的角度自己先提出一些節約增收的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對各種方案的合理性進行討論,最後再與報導中工廠實際採用的方法進行比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課堂的操縱者、控制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推進者和輔導者,教師由知識的輸出者逐漸轉變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三、把握課程的新發展,組織專題討論指導來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

由於目前的知識更新速度快,教材的內容常常落後於學科的發展水平,因此,在教學講義中就必須考慮不斷地補充當前的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完成了常規教學的學習內容後,對於課程的發展趨勢和前沿課題這些日新月異的知識,要求教師在把握課程的主流發展動向的基礎上,選擇和組織專題討論與學生共同研討和學習。

同樣對於研究生的化工熱力學課程,與本科生偏重基礎知識的教學不同,組織專題討論是重點。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化工從粗放型生產向精細化的節約型方式轉變,化工熱力學的研究已經向材料、生化、能源、資訊與環境等領域擴展,所處理的對象也從一般的無機、有機分子擴充到各種大分子、電解質分子和離子等,其狀態也不侷限於常見的氣、液、固三態,還涉及臨界和超臨界、微孔中的吸附態等。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透過開展導向性的專題研究和討論,拓寬知識面、瞭解學科發展前沿,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爲隨後的論文研究奠定基礎。

進行專題討論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專題小組,每個組成員最好在5~8 人,確立各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並進行初步的組員分工。可以考慮以下兩點來選擇和確立研究性學習專題: (1) 根據課程內容,同時結合學生可能的興趣點來確定研究專題;(2) 鼓勵學生結合課程內容與自身興趣,自己提出研究課題。研究專題的最後確立會經歷一個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明晰的過程,小組成員在教師的指導下最終確定一個明確、清晰而又可行的選題,這也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教師需要把握各小組選題的可行性與現實可能性,考慮到現實研究的時間及其他資源因素,儘量做到難度適中,並保證學生在預期時間內能做出成果。從研究方向和方法上啓發、鼓勵學生對具體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此階段學習中,學生可能有一些創新性的問題和想法想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和支援,此時的學習內容、問題是完全放開的,不是讓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而是老師跟着學生的學習走。這個時候師生的靈感、創新思維的火花會不斷出現,這是研究性教學最精彩的時候,最富有創造力的時候,最出創新成果的時候。使得師生之間的界限趨於淡化,教與學的互換日趨頻繁“,教學相長”效果非常明顯,不僅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而且也鍛鍊了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在研討式教學中,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仍然是最關鍵的。教師要在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爲核心的創新教育觀念下,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做好引導工作,以科研促教學,這也是研討式教學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 ]吳宏翔,熊慶年,顧雲深1 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表現[J ]1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 ,(9) : 32 - 361

[2 ]靳敏1 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J ]1理工高教研究,2007 ,26 (1) : 58 - 601

[3 ]劉思安1 研究性教學的師質內涵探析[J ]1 中國大學教學,2006 ,(6) :24 - 261

[4 ]羅正祥1 對推進研究性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 ]1 中國高等教育,2006 ,(13) :44 - 451

[5 ]胡棟1 研究生專業課教學改革初探[J ]1 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 ,5 (4) : 36 -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