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問君 人氣:1.8W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爲目的。下面來看看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師要注重塑造自身修養,優化課堂心理環境

教師首先要先當好“學生”,再當好“先生”。不僅要學習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更要加強自身的健康心理修養。教師心理健康、情緒穩定,在教學中能使學生在一種心情平靜、愉快而活潑的氣氛中學習。相反,教師情緒的失控,往往會導致師生關係冷漠和教學氣氛的緊張。心理健康的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修養和師德修養,有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品質,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與尊重學生,創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

學生對體育課認識意識的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應該讓學生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提高其對體育課的認識,教師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不能簡單地責備學生,要增強體育教學的生動性,讓學生產生興趣,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項目,因人而異,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運動中發揮特長。要嘗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其明白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並導之以行。

二、改進教學方法, 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激烈、緊張相對抗以及競爭性強的特點。教學中避免提出過高要求和期望,鼓勵他們參與體育活動,並提供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以增強自信心,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從學生主動地學習鍛鍊、激發學習智慧與能力的角度,來考慮和設計教學進程;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有些教師爲了控制課堂秩序,不惜中斷正常的教學進程,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或惡作劇行爲,進行頻繁的、冗長的訓斥,這些教師可能以爲這樣做是保證正常的課堂秩序、維護其個人權威的必要手段。殊不知這種做法只會導致學生產生或加劇懼怕、不滿、怨恨的情緒,甚至產生對抗行爲。其結果反而會有損於教師的個人威信,產生更激烈、更深刻的師生對抗的根源。其實,許多課堂不良行爲的處理,無需中斷上課,只要用非言語提示或暗示就能消除。當體育課上學生因自控能力差而出現交頭接耳、撩撩打打等注意力渙散的行爲時,教師不必激怒,更不需要中斷上課。比較策略性的做法是向這些學生做一個手勢、遞一個關注的眼神或不經意地走到他的身邊,輕拍一下肩膀或摸摸他的腦袋,學生就會清楚老師的意圖,同時喚醒自覺意識,對自己的行爲加以糾正。

三、及時發現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展開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課堂教學是進行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傳授過程,這個進程也包括情感上獲得成功感的愉悅體驗。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身體活動進程中的行爲、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現是其心理狀態的真實反映,很容易發現存在不同心理障礙的學生。體育教師要善於發現問題並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正確引導,及時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例如:很多女同學在跳長繩時,害怕跑到繩中間跳,不敢進去怕繩子甩到身上,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幫助她們消除膽怯心理。首先和她們講解繩子落地後再跑進去,跑在繩子中間跳。然後跟她們談心,我們必須要勇敢地面對,不能躲避困難。在課堂上,幫助她們跳長繩,進一步消除她們的膽怯心理,終於在同學們的努力下,學會了跳長繩。在戰勝了自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