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初中學困生厭學心理形成的原因及轉變策略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2.41W

我校是一所鄉鎮中學,現有六個教學班,學生二百餘人,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家長外出打工,部分學生缺乏應有的關愛,兼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家庭給學生施加了過多的心理壓力,使得部分學生被動地學習,對學生失去興趣、一部分厭學的學生,成爲了學習中的學困生,作爲教學一線的教師,分析這些學困生形成原因,尋找有效對策,具有積極而現實的意義。

農村初中學困生厭學心理形成的原因及轉變策略的調研報告

一、學困生厭學心理分析

從我們接觸的學生來看,學生厭學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即使部分學習“優等生”,多少也在心理有厭學情緒,只是在老師積極的關注中隱藏了內心的疲憊想法,像我們現今九年級的孫某從七年級到九年級一直在年級前幾名,但最近卻突然逃起課來,問其原因,竟說是壓力太大,那針對絕大部分的學困生,我們分析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

1、家庭因素。

這實質上是當今農村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們都是有着30年教齡的教師了,幾乎是教了兩代初中生了,在這一代的初中生的父母中,原成績優秀的早就離開了農村,在城市成家立業了,留在農村的則是成績相對較差的一部分,其子女在智商上大多也不是很高,在加上現代家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長自己當初雖不是很優秀,但對子女的期望還是很高的,這就是所謂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使得學生在家中也得不到輕鬆,即使是節假日也有家長把明明成績不是很好的子女送到校外補習班補課,範文寫作更有勝者,送到遠在鍾祥的城區補習,這些都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負重的心理使學生在學習中失去了主動性,偏離了健康,快樂成長的道路。

2、學校因素。

整個教育行業在推行素質教育,但現實是紮紮實實應試教育,使的學校不得不在升學率(特別是一類線上線率)這個指揮棒下前行,教師的窘迫,傳統觀念的'束縛,讓學生課業負擔很重,使得學生不堪重負,學困生厭學心理也會增強。

3、社會因素。

能夠外出務工的現今社會,爲許多人提供了致富的機遇,一些先富裕起來的人中不乏有文盲和半文盲之士,不夠這些人大多有一技之長,而現今大量技工很搶手,他們成爲行業的佼佼者,他們的成績受到社會的關注,唯“財”必尊的社會現實,使許多學生受家長言談及經歷的感染,自然而然產生了“學習好壞不重要,長大能掙錢就行”的思想,再者到了畢業季,成績差的學生反而成了一部分職校的搶手貨,能夠收到比成績好的學生更多的入校通知書(自然大多是技校之類的),導致多數學困生有“學習不好還有技校等着我”的心理,對學習越來越沒有動力與信心。

4、個人因素。

自身努力不足,意志力不強。這些學生怕吃苦,懶惰。文科怕張嘴讀,理科怕埋頭做,課外書不願看。除了上課時他們能聽一點,學一點外,課外即使有作業,也控制不住玩。一有同伴來尋,立馬動身溜出,作業丟之腦後。有時也想下苦功,三天辛勤過後,又大喊太累,放棄學習。從衆心理較強,把手機電腦作爲自己的生活全部,成爲手機電腦的奴隸,在校時時向貪玩的學生看齊,上進心較差。同時人的智力差異是存在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接受效果也存在差異,學困生理解、想像、思維、記憶都較差,因而自卑感明顯,自信心不足,對學習和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不感興趣,缺乏探索精神和責任感,從而導致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成爲學困生。

二、農村初中學困生厭學心理的有效策略

爲了克服學因生的厭學心理,改進教育方法,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我們採用了下列方法。

一)施關愛,促改變。

大多數學困生是班上的“另類”。他們飽受冷嘲熱諷和脣齒相譏,感受不到愛的溫暖,融入不了集體的懷抱。這要求老師們在批評引導的同時,把更多的關心灑在他們的身上,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明白老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老師永遠在關注他們。因此老師教育和轉變學困生,必須熱情地關心和幫助他們樹立的自信心。

1、在課堂上要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困生在學習上找到的自信心。講課時要儘量讓他們聽懂,提問時,提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時,心得體會鼓勵學困生回答,並及時加以表揚,讓其體會成功的喜悅。課堂練習也注意多輔導學困生。課後作業可以給學困生適當的減少難度,讓他認爲自己掌握了所學的知識,認爲學習並不難,從而克服畏難情緒,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2、努力發現學困生的優點,以表揚爲主,讓學困生的自信在行動中體現出來。學困生的缺點較多,難得受到表揚,一旦受到表揚,他們則會加倍地珍惜。如果我們注意表揚他們,就會使他們感到老師是公平的,有助於他們增強自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使學困生感到溫暖,從感情上與老師親近起來。

3、尋求多方配合,共同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平時的聊天及教學工作中,從其他任課老師中充分了解學困生的各種情況。同時也讓科任老師瞭解學困生在其他方面的閃光點,改變科任老師對他們的偏見,從而在平時的教學中能更加關注學困生的發展。同時學校、家庭多方面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一有進步,學校、家庭共同表揚,使學困生真正體會到家裏父母的關心,學校里老師和學生的幫助,知道自己不是被冷淡、歧視的對象,從而樹立起自信心,不斷要求進步。

二)、改陋習,促學習。

平時無人看管的孩子多有陋習,而學困生多是陋習不少且管不住自己的學生。範文內容地圖我們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良習慣並記錄下來,與自己的陋習鬥爭,半學期後,積習難改的,讓他們把難改的陋習寫二三條貼在課桌上,讓他的幫扶對象及周邊同學幫助改正。一般經過兩學期的改陋習活動,學困生不僅提高了學業成績,也提高了品德素質。

三)、改環境,促自信。

召開校內班級各項文體活動,學困生雖然對學習沒有興趣,但對其他文體活動多是積極者。正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在各種活動都有各自的優勢所在,元旦文藝匯演、中學生足球賽、籃球賽、運動會、大家唱、大家跳活動成爲他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因此透過活動,會讓學困生找到自己的價值,如爲班級爭了光,爲本組奪了分等等,用他們取得的成就激勵學習,擁有自信。

這些措施,讓我們有了很大收穫,班級學困生的數量逐漸減少,學習氛圍漸濃,學習成績穩步提升。

請讓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行動起來:讓學困生揚起自信的風帆,讓學困生蕩起自信的雙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