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2016天津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

學問君 人氣:2.66W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2016天津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更多熱點創業項目參考歡迎訪問()。

2016天津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

一、2015年天津工資扣稅規定

2015年,天津工資扣稅(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適用於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收入。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準

二、2015年天津工資扣稅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爲: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徵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徵標準算

例如: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爲5000元,那麼他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3500)×3%-0=45(元)。

三、2015年天津工資扣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015年實行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免徵額3500元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具體表格如下: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
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1455元的3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2015年天津工資扣稅標準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爲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相關閱讀:

個稅改革:增稅還是減稅

個稅改革方案漸行漸近。據媒體報道,個稅改革方案已初具雛形,財政部最快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能將改革草案上報中央和國務院。

從知情專家和官員透露出的內容來看,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是個稅改革方向,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11類收入所得皆將統一納入綜合範圍徵稅,個稅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將進一步增強。有分析人士認爲,如果按照這個改革方案推進,我國未來個稅改革的結果很可能是增稅而不是減稅。

這或許超出了一部分人的期望,因爲在他們看來,減稅就應該是個稅改革的目標,不然還能算是改革?其實,個稅改革並非如此簡單。十八屆五中全會就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原則概括爲,縮小收入差距,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加快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這就意味着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即減輕低收入者的稅負,增加高收入者的稅負,促進社會公平纔是個稅改革的出發點,而不是減稅或增稅。

對個人而言,影響納稅結果的一是應稅收入範圍,二是納稅稅率,三是以個人還是家庭爲單位納稅。從目前透露出的政策跡象來看,擴大應稅收入範圍是趨勢。據悉,股息紅利、房租、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財產轉讓所得、承包經營、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都有可能納入綜合徵收範圍。納入綜合的種類越多,調節收入分配就越有力度,這樣也更公平。

預計隨着徵收範圍的擴大,國家徵收的稅收或許會有所增加,但並不能由此斷定所有納稅人的稅負都會增加,納稅稅率和徵收單位也會影響個人納稅額。

如果個稅以家庭爲納稅單位,並對納稅人的家庭負擔,比如贍養人口、按揭貸款等情況計入抵扣,這樣算下來,部分納稅人的負擔或許會減輕,而高收入者將會增負。也就是說,未來個稅改革的結果並非是增稅,而只會增加一部分高收入者的稅負。以家庭爲單位並對相應的項目進行抵扣很可能是未來我國個稅改革的方向。

由於社會徵信體系不健全,家庭收入難以掌握,如果相關統計口徑未能及時配套,短時間內實施上述方案勢必要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不過,對於廣大納稅人而言,個稅改革並非要一個完美的方案,儘快行動起來脫掉“工薪稅”的帽子,積極推進,一點點接近目標,讓民衆看到希望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