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精選市規劃局年度工作總結

學問君 人氣:2.62W

20**年,區重點辦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實施“兩強兩品”總戰略,圍繞全面建設品位都市目標任務,紮實推進“重大項目突破年”和集中攻堅“句號行動”,重大項目建設取得十二大方面突破,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精選市規劃局年度工作總結

一、重點工程完成情況

(一)功能區塊邁上新臺階。東部新城實現XX區域項目全覆蓋,城市管理接管工作紮實推進;東外灘文化走廊形象綻放,寧波財富中心基本結頂;核心濱水區啓動建設;寧穿路休閒商貿區等地塊加快前期謀劃。

(二)房屋拆遷取得新突破。全年累計完成房屋拆遷簽約56.6萬平方米,拆除房屋53.5萬平方米,世紀東方廣場北側地塊、桑田北路等15個項目實現拆遷清零。

(三)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城市之光、天倫時代廣場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國展中心濱水區等5個項目56萬平方米建成投用,驚駕、戎家等11個地塊共42.7公頃土地實現掛牌出讓。

(四)城市更新展現新形象。寧豐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寧豐安置房建成投用;餘隘、南餘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拆遷簽約,拆除工作正在加快推進,餘隘安置房開工建設;江南改造全面啓動,房屋簽約近90%;仇畢、桑家加快前期準備。福明路等三條“斷頭路”全面打通,桑田路783弄區塊等11條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

(五)質量效益實現新提升。全區重點工程建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0%,其中22個市級重點建設工程完成投資70.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9%;46個區級重點建設工程完成投資34.4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8%。

(六)生態環境得到新改善。在全市率先出臺建築工地揚塵控制管理辦法,提前完成變壓器淘汰和燃油鍋爐的淘汰任務。新增道路配套綠化8200多平方米,完成各類綠地補種7800餘平方米,實施垂直綠化3000餘平方米。完成14條河道2萬餘平方米水域水質維護,完成明樓公園改造升級、外灘大橋南側地塊綠化景觀工程。

二、難題破解及特點

(一)以市委市政府即將入駐爲標誌,東部新城景觀提升和城市管理實現新突破。堅持全面接管、重點打造的原則,高標準、高效能、高品位做好東部新城城市管理工作,管理力量得到加強,建管對接紮實推進,除路燈外已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接管工作,提前完成東部XX區域“三橫三縱”道路改造、渣土清運、圍牆景觀提升等工作,加大對行政中心、金融中心等精品區塊巡查、監管力度,並開展針對管理盲區、保潔盲點、路面污染的“三個清零”行動,東部新城整體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驚駕、戎家地塊出讓爲標誌,成功出讓土地11 幅,地塊出讓面積創歷史新高。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成功出讓土地11幅,面積42.7公頃,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達138.6萬平方米。頻度之高前所未有,8 月28日至9月29日1個月時間內,密集推出5幅土地出讓,平均6天推出一幅土地。10月16日至11月1日16天時間內,成功出讓土地3幅,平均5天成交1幅。效益之大前所未有,土地出讓金總額達105億元,今後將形成至少20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爲江東下一個時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後勁。

(三)以天倫廣場破土動工爲標誌,專業市場改造提升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條新路子。實現關停搬遷一批、就地改造一批、規範完善一批的目標,相繼完成了新基、興寧幹水產市場等2個市場的搬遷,實現天倫時代廣場開工建設,海田果品市場年底樁基施工,進一步加快了中心城區專業市場改造升級步伐,爲我區城市發展和產業轉型拓展空間、集聚資源,專業市場改造走在全市前列。

(四)以寧豐安置房竣工交付和餘隘安置房開工建設爲標誌,城中村改造取得新進展。竣工投用安置房面積20.7萬平方米,開工建設安置房面積25萬平方米。寧豐城中村改造完成,餘隘、南餘基本完成拆遷,江南村舊村改造自11月20日進場啓動以來,村民住宅簽約98%,集體非住宅完成簽約。桑家、仇畢城中村改造也已啓動前期工作,XX區域剩餘城中村改造全面啓動。

(五)以曙光南路延伸段“陽光徵收”爲標誌,房屋拆遷掃尾清零實現新突破。堅持“以民爲本、透明運作”的陽光徵收理念,突出民生情懷與民本思想,曙光南路延伸段74天完成住宅252戶、非住宅10戶房屋簽約,創造寧波“陽光徵收”新速度。全面完成蘭亭路等5條斷頭路拆遷,全年實現15個地塊的拆遷清零。

(六)以福明路提前2個月通車爲標誌,打通“斷頭路”建設取得新突破。今年計劃打通的3個“斷頭路”項目中,福明路克服高新區房屋拆遷等種種困難,提前 2個月建成通車,蘭亭路、桑田北路年底建成通車。明年計劃打通的“斷頭路”項目中前期工作都已啓動,桑田南路、曙光南路已全部完成拆遷,永達東路拆遷基本完成,爲明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七)以華茂地塊正式開工爲標誌,華茂地塊、佰利商務中心、永達路南2號地塊等歷史遺留、長期閒置地塊建設取得突破。全力破解華茂地塊項目土地長期閒置引致周邊居民意見大、佰利商務中心項目集體土地報批、永達路南2號地塊拆遷情況複雜及毛地置換等難題,實現項目開工建設,長期閒置土地成功盤活消化。

(八)以四眼碶街區塊精心打造社區商業示範街區爲標誌,城區宜居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依據“區塊開發、彰顯特色”的思路,以“增設施、保暢通,整兩側、改上下,亮形象、樹特色”爲主要內容,全面完成茂興街等11條背街小巷綜合整治項目,精心打造四眼碶街區塊社區商業示範街,進一步提升街巷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改善周邊環境、景觀和交通狀況。

(九)以軌道交通由主體結構施工全面轉入附屬結構施工爲標誌,軌道交通和諧共建實現新突破。軌道交通保障工作立功競賽榮獲全市3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按時全面完成各車站附屬結構年度臨時借地政策處理,確保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江東段盾構施工率先在全市提前一個月實現“洞通”目標。創新軌道交通和諧共建工作機制,強化品牌建設,實現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無事故及無羣衆集體上訪“雙無”目標。

(十)以寧穿路區塊城市設計方案透過聯合會審爲標誌,重大功能區塊規劃謀劃實現新突破。進一步深化寧穿路區塊功能定位、公園綠地、地下空間規劃,順利透過規劃聯合會審。先期啓動仇畢、桑家城中村改造規劃,開展安置房選址、留用地指標落實等前期工作。深入謀劃寧豐區塊、慶豐地塊和寧穿路區塊(福明路以東)地塊,完成調查摸底,全面梳理剩餘拆遷總量和可出讓地塊,爲科學編排年度項目計劃提供依據。

(十一)以建築工地揚塵控制推廣爲標誌,清潔空氣行動取得新進展。積極創建清潔空氣先行區,制定《XX區建築揚塵污染防治三級掛牌考覈管理辦法》,對揚塵污染防治不力的建築工地進行黃牌警告,甚至紅牌停工,全力創建綠色示範工地,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水平整體提高。開展高耗能高變壓器和燃油鍋爐淘汰工作,截止目前已經完成21臺s7變壓器淘汰和12臺17蒸噸燃油鍋爐的淘汰任務,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十二)以全年籌措資金創歷史新高爲標誌,破解項目建設、城中村改造、房屋拆遷融資難,資金保障實現新突破。創新融資平臺,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整合各類資源,透過創建區城鄉一體化公司,策劃融資項目,加強貸款融資和資金使用的統籌管理,保障重點工程融資資金需求。實現政府性重點項目融資14.8億元,爲寧豐、餘隘等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安置房建設提供有力支援。

三、主要做法

(一)抓統籌推進,形成合力攻堅強勁勢頭。創新工作統籌機制。創新開展品位都市建設,區委區政府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建設品位都市領導小組,在重點辦設日常辦事機構和城建城管、城市經濟、社會人文三個專業組,加強對品位都市建設的統籌推進。成立司法強拆、拆遷協調、資金保障三個攻堅組,統籌推進重大項目集中攻堅“句號行動”各項工作。創新責任落實機制。年初積極開展“重大項目突破年”主題活動,簽訂項目建設責任狀,建立目標責任約束機制,明確責任範圍,定任務、定時間、定質量指標。年中對照年初所確定的預期目標,逐一對賬盤點,正視問題,找準差距,及時開展重大項目集中攻堅“句號行動”,對影響項目進度滯後的突出問題進一步逐項分解、分段落實,各責任單位實行領導包案,倒排關鍵節點和完成時限。創新督查考覈機制。創新實行周督查、半月對賬、月度通報機制,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半月對各責任單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對賬,區政府分管領導每週召開工作例會,協調解決問題,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每月通報任務完成情況。建立“難題定點上牆、進度定時公示”制度和督查落實“三單”制,對於項目推進不快、破難成效不明顯、明確事項辦理緩慢的單位,開展對賬式督查。同時出臺2012年重大項目綜合評價實施辦法,充分調動各街道、各部門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抓前期謀劃,增強重大項目發展後勁。加強重要地塊規劃研究。創新以區政府與市規劃局聯合委託的方式開展寧穿路區塊城市設計暨綜合整治規劃編制,全面完成地籍產權調查,深化區塊功能定位、公園綠地規劃、地塊規劃指標,規劃成果順利透過市規劃局、區政府聯合召開的規劃聯席會議,實現了“三規合一”,指導今後項目開發建設。加強重大項目策劃。針對驚駕地塊、戎家地塊等改造出讓地塊,反覆計算出讓成本,結合地塊規劃條件準確測算盈虧平衡點,對掛牌底價進行模擬測算,確保地塊順利出讓。提早謀劃寧豐、寧穿路區域福明路以東地塊,進行地塊規劃指標整理、地籍情況梳理、地塊房屋拆遷調查,爲項目儲備生成打下基礎。加強明年項目謀劃。深入開展2013年重大項目建設調研,透過座談會、深入項目單位調研、徵求意見等方式,明確明年建設重點,按照“新建開工一批、竣工投用一批、加快建設一批、前期轉化一批、出讓儲備一批、規劃策劃一批”要求,抓好明年項目謀劃。

(三)抓服務協調,實現建設環節無縫對接。深入一線服務。繼續推行區領導組團聯繫重點區塊工作,各組團服務組累計深入項目一線開展服務達20餘次,提出相關建議30餘條。選派33名能力強、懂項目、善協調的.中青年幹部到16家重大項目、3個街道拆遷工作組和重大項目督查組掛職鍛鍊,有力促進了項目建設推進。優化審批協調。依託重點工程聯席會議、專題協調會等區級協調平臺,成立產業開工項目前期工作組,及時有效地處理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成功破解華茂地塊項目、天倫廣場地塊項目等難題,促進項目開工建設。主動提供各項審批要件的技術諮詢和代理代辦服務,開展審批報批“綠色通道”,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援,着力提高報批審批效率。着力化解矛盾。積極開展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選取華茂地塊、餘隘安置房等項目作爲風險預測和評估的對象,提前介入和落實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事宜,明確評估內容、規範評估程序,及時分析排摸和化解處置不穩定因素,爲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抓要素保障,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多渠道保障資金需求。加強融資綜合研究,整合各類資源,盤活存量資產,創新融資平臺,策劃融資項目,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加強貸款融資和資金使用的統籌管理,繼續實行融資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研究分析融資轉貸和資金使用情況,確保按照項目進度要求保障資金按時足額到位。整合10%留用地資源。強化村級10%發展留用地的管理,加強連片開發,整合各社區留用地資源,儘可能安排落實到功能區塊中。加強聯合開發,引進優質客商和高品位項目,科學設定招商准入、規劃業態要求,明確開工、竣工時限,促進集聚集約高效開發。加強安置房建設統籌。按照以房等人、安置房先建的要求,打破舊村拆遷安置與舊城改造安置二元分離,強化舊城舊村拆遷安置的統籌協調,實行統一的拆遷安置房建設體制機制。堅持高標準建設、高品位管理,引進知名品牌房地產企業,按照商品房標準代建拆遷居住區。

(五)抓施工保障,促進軌道交通和諧建設。強化組織保障促和諧。組織領導到位,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體系,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絡,制定和諧共建實施意見,建立每月共建工作例會、不定期協調會、工作聯繫單等制度,及時跟蹤動態,合力攻難克艱。責任落實到位,實行“條塊結合、以塊保條”責任包乾機制,層層細化分解任務,將和諧共建工作納入全區城市建設目標管理考覈體系,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強化貼心服務促和諧。開展施工交底及技術講解,組織社區居民代表赴施工現場參觀軌道交通。提前醞釀並制定預案,切實保障沿線商鋪正常營業,避免因施工造成損失,將羣衆利益考慮在前。探索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施工單位“三位一體”和諧共建工作機制,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居民反響強烈的問題。相繼圓滿解決因軌道施工引起的阻礙沿線店鋪通道、部分居民屋頂開裂等問題,無一例因軌道交通建設引發的羣體上訪事件。強化氛圍營造促和諧。藉助人大、政協和工青婦團等力量,組織軌道交通建設者及周邊社區居民,舉行文藝演出、“軌道杯”三人制藍球系列比賽等活動,擴大項目單位與沿線羣衆的交流互動。藉助市指揮部力量,建立軌道交通結對共建機制,鼓勵施工單位與社區貧困家庭扶貧結對。藉助街道及社區力量,不定期組織各行業工會開展送法律、送健康、送文化活動,積極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