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2016-2017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試卷

學問君 人氣:6.77K

學習與坐禪相似,須有一顆恆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2017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試卷,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16-2017初三語文上冊期末試卷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本大題含1-6小題,其中1-5題每題2分,第6題8分,共1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B )

A.汲(xí)水 古剎(shā) 跌宕(dànɡ) 明眸(móu)善睞

B.涸(hé)轍 殷紅(yān) 開闢(pì) 揠(yà)苗助長

C.愜(jiá)意 惺忪(sōnɡ) 地殼(ké) 探驪(lì)得珠

D.拮据(jù) 婆娑(suī) 螳(tānɡ)水 鄙夷不屑(xiāo)

【解析】A項汲(jí),剎(chà);C項愜(qiè),殼(qiào);D項據(jū),屑(xiè)。剎、殼、據是多音字誤讀,汲、愜、屑是形聲字誤讀。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D )

A.褒貶 取諦 綺麗 無精打采

B.峻工 紛紜 盪漾 不記其數

C.峯巒 蘢罩 玲瓏 一愁莫展

D.恣睢 和煦 柔曼 銷聲匿跡

【解析】A項“諦”應“締”;B項“峻”應爲“竣”,“記”應爲“計”;C項“蘢”應爲“籠”,“愁”應爲“籌”。

3.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B )

A.畢業後,我的同座王立志隨父母去了外地,從此我倆分道揚鑣,沒有再見過面。

B.暴雨、山洪、泥石流紛至沓來,使地震災區雪上加霜。

C.大家在公共場所要講文明,不要高聲喧譁,要銷聲匿跡,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D.現在的電訊詐騙手段常常別出心裁,花樣翻新,大家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解析】A項“分道揚鑣”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幹各的事,用來表示同學分別是錯用對象。C項“銷聲匿跡”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出現。用來形容在公共場所講文明,不在公共場所喧譁,錯在望文生義。D項“別出心裁”指想出的辦法或思想獨創一格,與衆不同,用來形容詐騙手段是褒作貶用,詞語色彩不當。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

A.學生學習是否努力,是能否取得好成績的因素之一。

B.經過我國衆多科學家的努力,使“嫦娥三號”探月飛船發射成功。

C.爲保證校園安全,有關部門決定並討論增加安保人員,保障校園安全。

D.透過大力整治,今天本市的污水排放量減少了一倍,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環境。

【解析】B項缺主語,去掉“經過”或“使”。C項語序顛倒,“決定”和“討論”互換。D項錯用倍數,改成減少50%.

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 )

A.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綠》是他《溫州的蹤跡》一組散文中的第二篇。這篇遊記散文表現了他對生命的熱愛,對大自然的嚮往之情。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司馬遷是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陳涉世家》爲陳涉立傳,高度評價他推翻秦朝統治的“首事”之功。

C.《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斯威夫特與《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笛福同爲英國18世紀的著名作家。其筆下人物格列佛與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編爲“風”“雅”“頌”三類。《關睢》是《詩經》全書的第一篇。

【解析】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6.根據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3)無言獨上西樓,月如。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恨晚》)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借題發揮,表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懷和“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6)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運用新奇的比喻,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二、語文綜合運用(本大題含7-8題,共6分)

7.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

材料一 成書於1403年的《順風相送?6?1福建往琉球》書中對魚島的名稱做了十分清晰的記錄,表明在14、15世紀中國人已經發現並命名了魚島。嘉靖十三年(1534),陳侃在《使琉球錄》中清楚地指出了明朝與琉球疆域的分界:古米山屬於琉球,而魚島在明朝版圖之內。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成書的《日本一鑑》,由“奉使宣諭日本國”的鄭舜功撰寫。該書更加明確地記錄了魚島列島爲中國臺灣所屬,“魚嶼,小東小嶼也。”“小東島”即古代對臺灣的稱呼。意即魚嶼是屬臺灣的小島。《日本一鑑》是一部具有官方文書性質的史籍,它反映出明朝政府早已確認魚島是屬於臺灣的小島羣,而魚島歸屬中國版圖也已確鑿無疑。

材料二 琉球海溝深有二千米,位於琉球羣島和魚島等島嶼之間,東北端與日本海相接,西南與馬裏亞納海溝相連,從地理上把琉球羣島和中國大陸架截然分開,而魚島,黃尾嶼和赤尾嶼卻與臺灣島一起,都坐落在水深的只有二百米的大陸架上。按照《大陸架公約》確立的“同在一個大陸架上之島嶼歸該國所有”之原則,魚列島毫無疑問歸屬中國。

材料三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中、美、英聯合發表《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公告第八條明確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須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指定其他小島之內。”也就是說,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波茨坦公告》公認的日本領土,不僅不包括魚島,連沖繩都不是日本領土。

材料四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國防部23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據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四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一九九五年十月三十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凡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活動的飛行器,相關國家有義務將飛行器的有關情況通告中方,以便識別並保證其飛行的安全。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國家海洋網站消息,12月8日,中國海警2350、2166船編隊繼續在中國魚島領海內巡海。……

(1)材料一、二、三從哪幾個方面證明了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2分)

答案:一、從歷史文獻中證明自明朝起魚島已歸屬中國版圖;二、魚島與臺灣島同屬中國大陸架,按照《大陸架公約》歸屬中國;三、根據《波茨坦公告》,魚島不是日本領土。(每答出一點得1分,答出兩點以上的給2分)

(2)閱讀材料四後,你會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我堅持支援政府、軍隊、海警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採取的正義行動。

示例二:我國政府、軍隊、海警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的主權和保障領海領土的安全。

示例三:我國在魚島巡航執法和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貫例的,這是我國正當的國家權力,別人無權說三道四。

8.張老師雖然年輕,但平時勤於鑽研,勇於創新。教學認真負責,學科成績名列前茅,受到大家的好評。他最近在上級教育部門舉行的教學大獎賽上勇奪第一。“你”作爲他的學生,會編怎樣的一條短信,向張老師表示祝賀?(2分)

答案:示例一:張老師:祝賀您在教學大獎賽上勇奪第一!您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在比賽中,您都是一流,我爲自己是您的學生而自豪!學生××。

示例二:張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您無怨的付出,最終換來了豐碩的果實,我將以您爲榜樣,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學生××。(體例1分,內容1分。體例得當,內容扣住題目,表述恰當即可給分)

三、閱讀(本大題含9-22小題,共36分)

(一)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共4分)

山茶花

楊慎①

綠葉紅英鬥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

海邊珠樹②無顏色,羞把瓊③枝照玉臺④。

【註釋】①楊慎,明代四川新都人,曾得進士第一,後遭貶至雲南永昌(今保山),從此居滇35年。②珠樹,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似玉如珠的樹。③瓊:美玉。④玉臺,傳說中天神的宮室。

9.(1)詩人在第一、二句中以雪、蜂、蝶作畫,請你展開想象用優美的筆調描繪一下這幅畫面。(2分)

答案:銀白的雪花漂灑在滇西的山川大地上,採花的`蜜蜂和輕佻的蝴蝶都不見了蹤影,只有紅火的山茶花在綠葉的陪襯下迎風傲雪怒放。

(2)第二、三、四句採用了什麼手法?在詩中有何作用?(2分)

答案:用襯托的手法,映襯出山茶花傲雪盛開、冰清玉潔的美麗形象,(1分)表達作者對雲南山茶花由衷的喜愛之情。(1分)

四、閱讀理解(共3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題(10分)

醉翁亭記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爲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衆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1)山行六七裏 山:在山上

(2)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以……爲樂

1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譯文:山勢環回,道路也跟着拐彎,有座亭子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四角翹起坐落在泉水之上。

(2)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酒上。

12.選文第②段主要寫了山間朝暮和四時的美景(1分),描繪景物時從視覺、嗅覺的感官角度來寫景物(1分)(2分)。

14.文中“醉”與“樂”是什麼關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政治思想?(2分)

答案:“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是爲了寫“樂”,因“樂”而醉)(1分)。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1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題(10分)

鹽說

①鹽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離子和鈉離子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氯離子具有維持滲透壓、調節酸鹼平衡和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鈉離子在人體水量恆定上起主要調節作用,鈉多則水也多,鈉少水也應當減少。因此鹽攝入過多時,可能發生水腫,過少時,可能引起脫水。

②雖然我們的身體離不開鹽,但是過多的攝入鹽卻對身體產生危害。日本秋田縣的居民喜歡吃鹹食,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爲20-30克,比其他縣的居民多兩倍。結果秋田縣居民中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縣

③爲什麼鹽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呢?研究表明,鹽能使人體“水化”。也就是說,人體鹽分多了,對水分的需求也要相應的增加,從而使過多的水分滯留在體內,導致血管內血漿容易增加,最終引發高血壓。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蛋白質“Racl”在攝取鹽分過多導致高血壓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如果開發出抑制Racl的藥物,就能夠治療因攝取鹽分過多而導致的高血壓。

④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標準,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以5克爲宜,不宜超過6克。事實上人們的鹽攝入量往往高於此推薦值。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攝入鹽9.7克,農村居民爲11.1克,並且中老年羣體鹽攝入量明顯高於青少年。

⑤減少鹽的攝入不僅有助於降低高血壓的患病風險,還有利於降低腦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由此可見,對於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患者,採取限制鹽攝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質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將鹽攝入量從每天9—12克減少到5—6克,血壓會有明顯的降低。透過這種方式所達到的降壓效果等同於口服降壓藥的效果。

⑦如何減少鹽的摻入量呢?首先對每天鹽攝入採取總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醬油中含有約3克鹽,10克黃豆醬中約1.5克。如果炒菜時需要用醬油或醬類調味時,應按比例減少相應的鹽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調時儘量少放鹽。不吃或少吃鹹菜以及含鹽量多的醬菜、醃肉製品等食物。最後應多選擇含鉀多、含鈉少的綠色食品。穀類中的蕎麥和小米鉀含量較高 ,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棗、山楂、香蕉、蘋果等都含有比較豐富 的鉀。

⑧如何降低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呢?請記住,少吃鹽永遠是你的健康之道。

14.簡要概括鹽與人類健康的關係。(2分)

答案:適量攝入鹽有益於身體健康(1分),反之則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壓等多種疾病。(1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閱讀文段,把握關鍵語句即可。

15.簡要說明第⑦段中加點詞“儘量”的表達效果。(2分)

答案:“儘量”一詞的運用更加嚴密地說明了食物加工、烹調時少放鹽的程度。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此類型的題目,從說明文語言特點方面考慮。說明文語言特點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和科學性。然後再根據語境分析。

16.第②段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選擇兩種說明其作用。(4分)

答案示例:透過舉例子(1分),更加增強了“過多地攝入鹽對身體產生危害”這一說法的可信度。(1分)

透過列數字(1分),更加準確地說明了秋田縣居民每人每天鹽攝入量高。(1分)

透過作比較(1分),更加清楚地說明了秋田縣居民比高血壓等疾病發病率明顯偏高。(1分)

(每種答對2分,答對兩種以上4分)

【解析】此類型的題目考查說明方法。常考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打比方。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讀者理解, 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具體介紹知識的作用。

(2)列數字: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使說明更科學,更準確,更 具體。

(3)作比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透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說明對象的特點突出。

17.除了第⑦段列舉的方法外,你還有哪些減少鹽攝入量的方法?(2分)

答案示例:(1)少吃或不吃燒烤。(2)不吃含鹽高的方便麪食品。(3)減少在餐廳飯店吃飯的次數,儘量在家裏吃飯。(4)多吃淡味或本味食品,不吃過分加工的重味食品等。(答出一種1分,答出兩種以上即可給滿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即可。

(三)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8—22題(12分)

遠去的鄉村 李漢榮

①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你們只聽見辛棄疾先生在宋朝這樣說,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過來的。我童年的搖籃,少說也被幾百萬只青蛙搖動過,我媽說,一到夏天我和你外婆就不搖你了,遠遠近近的青蛙們都賣力地晃悠你,它們的搖籃歌,比我和你外婆唱的還好聽哩。聽着聽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時候剛學會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來扶,卻看見一些蟲兒排着隊趕來參觀我,還有的趁熱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淚的化學成分。我撲哧一笑,被他們逗樂了。 我有那麼好玩,值得它們研究嗎?於是我靜靜地爬在地上研究它們。當我爬起來,我已經有了我最原始的昆蟲學。原來摔跤,是我和土地舉行的見面禮,那意思是說,你必須恭敬地貼緊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啓蒙。

③現在,在鋼筋水泥澆鑄的日子裏,你摔一跤試試,你跌得再慘,你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絕然看不見任何可愛的生靈,唯一的收穫是疼和骨折。

④菜地裏的蔥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齊很好看。到了夜晚,它們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們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們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被那些愛寫田園詩的秀才們看見了,就學着蔥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後來,我那種地的父親看見書上一行一行的字,問我:這寫的是什麼?爲啥不連在一起寫呢?多浪費紙啊?我說:這是詩,詩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親說:原來,你們在紙上學我種蔥哩,一行一行的。

⑤你聽見過豆莢炸裂的聲音嗎?我多次聽過,那是世上最飽滿、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所以,我從來不放什麼鞭炮和禮花,那真有點兒虛張聲勢,一串疑似世界大戰即將發生的劇烈爆響之後,除了丟下一地碎紙屑和垃圾等待打掃,別無它物,更無絲毫詩意。那麼,我該怎樣慶祝我覺得值得慶祝一下的時刻呢?我的祕密方法是:來到一個向陽的山坡,安靜地面對一片着靈魂的豐盈和喜悅而緘默着天真嘴脣的大豆啦、綠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紅豆啦,聽它們那被陽光的一句笑話逗得突然炸響的嗶嗶啪啪的笑聲——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靈感,炸的滿地都是。詩,還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嗎?面朝土地,謙恭地低下頭來,拾進籃子裏的,全是好 詩。

⑥縱着走過來,橫着走過去,我不識字的父親,披一身稻花麥香,在阡陌上走了幾十年,我以爲他只是在琢磨農事,當他頭也不回地走遠,他的田畝和更廣袤的田畝,被房地產商一夜間全部收購,種植了茂密的鋼筋水泥,然後無限期地轉租給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長蛙歌,僅僅隸屬於機械和水泥的荒蕪永恆——這時,我才突然明白:我不識字的父親,他縱着走過來,橫着走過去,他一生都固執地走在一首詩裏,他一直在挽救那首註定要失傳的田園詩。

⑦屋樑上那對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數學老師、音樂老師和常識課老師。我忘不了它們。我至今懷念它們。它們一遍遍教我識數:1234567;它們一遍遍教我識譜:1234567;它們一遍遍告訴我,一星期是七天:1234567。(選自《漢中日報》2013年5月14日,有刪改)

18.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試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結合第②段和第⑥段加以分析。(3分)

答案:內容上,和第②段兒時摔跤被蟲子逗樂形成對比(1分)。突出了 兒時鄉村生活的情趣,現在生活的了無意趣(1分);結構上,與第⑥段田畝被購、變成永恆荒蕪相呼應(1分)

19.選文最後一段三次寫到“1234567”是爲了什麼?(2分)

答案:爲了表現大自然是“我”最好的啓蒙老師,(1分)表達對遠去鄉村的懷念之情,照應題目(1分)。

20.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⑤段劃線句子的妙處。(3分)

答案:(3分)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的描繪了豆莢在陽光暴曬下,接連不斷炸開發出聲音的情景(1分),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喜悅與幸福,表達了作者對富有情趣與生命力的鄉村生活的熱愛與留戀(1分)。

21.文章以“遠去的鄉村“爲題,蘊含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2分)

答案:(2分)①對充滿詩情畫意的鄉村生活的懷念;②對鄉村受到城市化建設衝擊的無奈;③對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精神家園的擔憂;④對城市化建設以失去鄉村爲代價的迷茫。(每點1分,答對兩點即可)

22.參考示例,概括作者筆下遠去的鄉村生活畫面,說說你理想中的生活畫面。至少寫出兩組。(2分)

【示例】聽蛙鳴帶着微笑入眠(概括文中畫面)——聽輕風絮語,鳥兒歡歌,忘卻所有的煩惱(說說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畫面)。

答案示例:①摔跤時被昆蟲逗笑——靜觀蠶兒咀嚼桑葉,突然明白了“蠶食”一詞的意思。

②感受蔥行(在不同的時間、季節)的詩意——閒看四季花開花落;③聆聽豆莢炸裂的聲音

——欣賞麥地裏昆蟲的演奏;④父親在田畝上勞作——餘暉中看過往的人羣走進又走遠。

(概括文中畫面1分,說說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畫面1分)

五、作文(40分)

23.從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40分)

要求:

①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②文章中不得出現與考生相關的真實地名、姓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作文題一:

請以“足跡”爲題,寫一篇文章。

作文題二:

請以“那段 時光”爲題,寫一篇文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