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與資訊技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8W

數學與資訊篇一:資訊技術與小學數學

數學與資訊技術論文

資訊技術下的數學課堂更精彩

【摘要】:資訊技術已經成爲最活躍的科學領域之一,將資訊技術有效融合於數學的教學過程來,他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了、美麗了。在整合後,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課程的設計者,學習的指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諮詢者,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資訊技術與小學數學改革適當使用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資訊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以成爲必然的趨勢。教學已經從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逐漸發展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對於數學來說,它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那麼,怎麼把它轉變成生動、有趣、直觀性強的學科,就成爲數學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資訊技術的優勢,爲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努力學習的工具,優化我們得數學教學。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和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資訊技術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了。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爲中心,課堂的一切由教師主宰,教師說了算,學生處於完全被動的接受地位,資訊的傳遞是單向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得不到發展。而現在的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是否親身經歷探究問題

解決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是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關係上和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資訊技術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豐富的表現力、感染力,爲課程整合的實施開拓了廣闊的天地,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收集資料的情境:讓學生在我們的校園網上查找本年級同學在入學時的體檢情況登記表,從中獲取所需的資訊,如:身高、體重、視力等相關內容。讓學生在對大量資訊進行篩選和整理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積極探索。這樣學生在資訊技術的幫助下,透過主體性、探索性地獲取了資料,不但開闊了視野,而且將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及身心和諧統一的發展。

二、利用資訊技術使枯燥的內容知識生動化形象化,更容易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學的學習是環環相扣聯繫十分緊密的,但是數學知識內容確實很枯燥,學生很難從始至終地認真學習,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內容,並進行實際運用成爲學習數學的難題。而在資訊技術教育環境下,將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爲圖、聲、像兼具的動態教材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養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有利於學生產生創新的靈感,進而提出獨特的觀點和見解。例:在教學“相遇問題”時用速度和乘以兩物體同時行走的時間,等於路程和,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受。於是我利用課件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

相向而行,經過5分鐘相遇的畫面,然後用線段圖表示兩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閃現兩人每分鐘走的路程,並把它們合併成一條小線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鐘,有5個這樣的小線段,它們的總長度是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藉助計算機,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資訊,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於學生面前,很容易的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三、資訊技術不僅使數學知識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也使教師變得更聰明。

在以前,一般情況下,教師仍然是知識的化身,資訊的源頭,學生絕大部分的學習資訊來自教師。教師被視爲知識傳授,資訊傳播的權威,教學的中心,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猶如催化劑,促使教師角色的轉變成爲一種必然。此時的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和中心位置也開始動搖。在資訊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後,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爲課程的設計者,學習的指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及諮詢者。教師由重教向重學轉機,由自滿轉爲不足從而激發教師不斷研讀,探討,讓自己變得更智慧,以適應當今教學的需要,因爲要想成功的把資訊技術和數學學科進行整合,教師除了必須掌握起碼的計算機技能外,更爲重要的是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利用資訊技術更好的實現傳統教學中的某些教學方法,並且能創造或完善新的教學方法。否則教師只能把計算機當做傳統教學方法的附屬物,不能發揮資訊技術的獨特潛力。其結果是新瓶裝舊酒,難以取得滿意的結果.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和培訓,教

師的資訊技術能力變高了,才能更好的把資訊技術和小學數學整合。隨着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教師要在現代教學觀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實踐,做教學的有心人,不再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克隆機,讓學生自主學數學。在教學的尾聲中,教師如果能巧用資訊技術,讓學生把數學用下去,將是教學莫大的成功。筆者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尾聲中,讓學生欣賞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感受動物、植物、建築物、山水中的對稱美,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引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數學知識將得以延伸拓展。又如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老師安排學生自己上網蒐集有關數據,他們蒐集到豐富的材料,有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中國土地面積的大小,有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收視率----透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們輕鬆地學習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四、要適當使用多媒體,否則適得其反。

目前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領域的運用尚在探索階段,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還必須注意的有關問題是:

1.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多媒體是現代教學工具,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然而這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爲教師首先應把握住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多媒體本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師不能只當“解說員”,而應透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使多媒體發揮最佳教學功能,同時要從人與多媒體、教學

內容與多媒體的關係入手,探討多媒體在教學運作中的基本教學規律和要求,使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駛下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

2.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師板書。

現實中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已經脫開了粉筆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爲傳統課堂教學象徵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地增刪;另外,好的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學生擡頭一看,便對本節課的重點一目瞭然。

3.實施多媒體教學不能華而不實,譁衆取寵。

使用多媒體爲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教師在感到驚喜之餘,往往會會不得割愛,將它們統統都用到教學中去,其實有時用得不當和過度,反而會成爲教學的干擾源,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絕對不能華而不實,譁衆取寵,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好。

總之,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思維訓練爲核心,以豐富的資訊資源爲基礎,以現代資訊技術爲支撐,透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主動創新,獲得知識技能上的提高,滿足興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資訊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我堅信,只要我們大家共同爲之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的話,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綻放異彩,數學教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數學與資訊篇二:數學與資訊技術整合

  隨着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標準》的實施,對於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努力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一枝粉筆一張嘴”已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的改革和時代的發展。再加上由於數學學科其自身的特點,似乎就決定了其枯燥性和單調性。數學的確也沒有其他學科形象生動而具有趣味性,學生學起來也覺得有點枯燥無味。資訊技術手段介入數學教學之後,給教師創造性的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對豐富和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供了技術支援和可行平臺。我認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鐘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爲重要。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可分爲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學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輔助工具之一,但黑板的短處之一是難讀難寫,而且教師不得不背對學生,從而失去了對班級的控制和與學生的目光交流。投影儀、錄音機等先進教學儀器的引入,曾經給課堂帶來了生機,但仍因其不能將聲、像,動態與靜態完美地結合起來而缺乏生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利用資訊技術的新穎性、趣味性,創設激趣的氛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幾點是我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所總結的一些心得體會和經驗:

1.在教學中,用多種媒體來創設情景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創新能力難以提高,而多媒體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複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這些特點,對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髮揮巨大的作用。例如:在立體幾何的教學引入中,我是這樣進行的:用幻燈片打出一間很漂亮的房間,需要進行牆面粉刷,需要買多少的塗料最合適?這個簡單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首先讓他們先從實際問題來聯想到要應用的知識,激發他們空間的想象。結果,學生們很容易的就進入了立體幾何的氛圍中,顯然後面的教學過程當然就非常順利了。

2.在概念教學中運用多媒體

例如在指數函數性質教學中,利用幾何畫板製作出指數函數的圖象,在觀察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當a變化時,指數函數圖象成菊花般的動態變化狀態,但不論a怎麼變化,所有的圖象都經過點(0,1),並且當a>1時指數函數單調遞增;當a<1時,指數函數單調遞減。在這個過程中設計恰當的問題爲學生營造探索、研究的空間,引導、幫助學生自己總結出有關規律和性質,爲學生提供交互式的學習和研究環境,也爲學生的探究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及時得到了強化和鞏固。

3.運用於計算教學中

因爲向量運算較爲抽象,與數量運算有很大區別,爲此我就藉助多媒體再現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將實例直觀的顯現出來,同時透過動畫演示加深學生對向量運算的理解,突破難點。

4.運用於應用題教學中

在數學應用題中,有些題的情景比較簡單,或學生比較熟悉,或數量關係比較明顯,只要透過教師的講解或運用一般教具演示、線段圖分析等輔助教學,就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解題方法。但有些應用題的情景及其數量關係比較複雜,學生不易理解,運用上述教學手段較難把題中的情景呈現出來供學生觀察、分析和理解。爲此在這類應用題的教學,我注意使用課件進行教學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5.在幾何教學中進行整合

在幾何的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有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還要有很好的空間想象能力,例如,在解析幾何初步的教學過程中,藉助幾何畫板,處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直觀、簡潔。又如在立體幾何初步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豐富的圖形呈現與製作功能,提供大量的、豐富的幾何圖形,並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們,透過多次的觀察、思考,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這些幾何體的結構特徵,建立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6.運用多媒體,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風的養成,必須透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揮多媒體教學容量大,資訊的檢索、提供、顯示及資訊類型的轉換方便迅速,資訊傳播速度快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廣泛藉助多媒體爲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的機會。鞏固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總之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徑。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着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展。隨着教師資訊技術水平的提高,資訊技術會給數學教學注入旺盛的活力,必將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將推動高中數學新課改的進程。現代資訊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任重道遠。面對方興未艾的教育資訊化浪潮,我僅做了初步嘗試,今後將一如既往地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體驗,爲更好地發揮整合的優勢,切實提高教學效率作出自己的貢獻。

數學與資訊篇三:資訊技術和數學的結合

  【摘要】隨着社會資訊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廣泛使用。在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多媒體計算機和通訊網絡爲標誌的資訊技術必將成爲教學活動的首選。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爲數學教學編制的系列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爲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使用爲我們教學手段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教學效果,它的出現,爲我們的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現代資訊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資訊技術的使用是數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

很多人認爲小學數學非常簡單,就是純粹的數字,或者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原來我也這樣認爲的,特別是對於一個師範類數學專業畢業的我而言,完全沒有在教學中學生的認知方面下工夫。但是當我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在小學生中邏輯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他們需要藉助更加直觀明瞭的工具,那就是多媒體!滲透多媒體的數學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意識。

誇美鈕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那就得多下工夫了,特別是在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的注意力只能堅持那麼10分鐘或者多一點只有20分鐘。怎樣才能讓孩子們的精力全部集中到我的數學課堂來,也許多媒體會起到一個很大的作用!

目前,現代資訊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爲一個熱點問題,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會熟練使用多媒體課件,熟悉並學會多媒體教學設計和編制多媒體教學軟件,真正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和技能,從而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資訊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

隨着社會資訊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廣泛使用。

在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以多媒體計算機和通訊網絡爲標誌的資訊技術必將成爲教學活動的首選。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爲數學教學編制的系列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爲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使用爲我們教學手段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教學效果。它的出現,爲我們的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一矛盾,可利用資訊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這樣現代資訊技術就爲我們實施新課程提供了物質保證。我們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致力於運用資訊技術爲學生提供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致力於引導學生運用資訊技術主動探究、獲取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學習也就成了負擔”。《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

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喜歡多變、寬鬆的教學環境。靜態的文字、課本及教師的口語則滿足不了學生比較活躍的心理需求,他們在安靜的教室裏,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認爲老師是演員,自己是觀衆,是旁觀者。因此,思想容易開小差,使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體計算機透過聲、像、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其新穎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爲學生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增強了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會克服一切困難,充滿信心的學習數學,學好數學,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可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麼推到出來的,應用資訊技術可以利用圖形的分、割、補等多種形式的動畫,再結合有關必要的解說和優美音樂,產生立體效應,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同時透過啓發性提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自我挖掘各圖形間的內

在聯繫以及有關計算公式的推出。動畫模擬不但能徹底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似有非有、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爲主動,產生特有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的基礎。處於學齡初期的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動力往往被學習興趣所左右。因此,在課堂的匯入環節精心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努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獲取知識。多媒體這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正好適應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它能使形、聲、色、動、靜發生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例如,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前後”內容時,我設計課件引入“森林運動會”。色彩鮮豔的畫面、生動活潑的卡通人物給孩子們以美的享受,在比較真實的展現跑步比賽過程的同時,使他們直觀感受到比賽場景,透過觀察發現,能熟練的敘述有關前後的位置關係,體會前後位置的相對性!又如教學四年級“確定位置”內容時,爲了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的重要性,我設計這樣的情境:播放多媒體課件(配位置示意圖),同時配合敘述“小雞第一次去姥姥家,天黑了不知道回家走那條路??”。問:“同學們,你們說怎麼辦呀?”“我們一起幫助迷路的小雞找到家,好嗎?”在充滿童趣的情境中,孩子們深感幫助別人的責任重大,個個積極動腦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媒體憑藉其特有的方式,爲孩子們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掌握數學知識平臺,在這個過程中也增長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和資訊技術的結合,使得數學能夠在許多方面直接爲社會前景創造價值,同時也爲數學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