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政治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淺探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7.35K

創新教育歸根到底是要解決人的培養和發展這一根本問題,因而,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對學校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它不僅是創新教育理論最重要的哲學基礎,也是創新教育實踐的方法論。本文結合我國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着重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初中政治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淺探的論文

一、課程設計應該貼近生活

課程設計應貼近生活和學生感情實際,內容的選擇堅持“近、小、實、親”的原則,即貼近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情感實際提出的問題小一點,回答問題實一點,使學生感到親切一點。例如說,現在小區生活已經成爲許多學生的生活形態。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從書本中直接學習到他們生活中面對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了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情感。相信能更好激發起他們思想、情感上的共鳴。這對培養他們道德水平、親近社會有着積極的意義。因爲道德始終存在於人的整體生活之中,沒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爲了生活而培養個體品德,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的,並不是爲了道德而道德。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爲失去了生活的依託和生活的確證流於虛空、形式、無效。

二、課程設計應該具有整體性開放性

儘管目前的新課程對課程的內容、形式作出調整。重視了知、情、意、行的統一,在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方面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視。還增加了綜合實踐課程、校本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和德育基地等多種形式的教育。但是,從我們的實際工作實踐來看,這些調整缺乏內在的整體性、開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樓閣,學生依然是在教室裏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門應該着實在系統化的背後,課堂教育的管理、評價制度的完善、對學生和老師都應該建立立體式的綜合評價方式。強化生活實踐能力的考察、評價,科學地引導老師和學生的價值取向。學校小課堂不應該成爲學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養陣地,把綜合實踐、校本課程、社會實踐、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課程方案中,給予有效的落實。讓學生走出學校的小課堂,走向社會的大課堂,讓學生有充分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的空間。也給老師們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間。

三、課堂教學聯繫實際重視實效

1、改革課堂結構,實現教學效果優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有效性這個問題上,我們發現不少老師沒有重視課堂目標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目標有效性的達成。例如,課堂上設計了許多遊戲、情境和輔助材料,看似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參與性比較高。但是,由於脫離生活層面或淺生活化,所以當我們課後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麼,有什麼收穫時,得到的結論多是讓人失望的。同樣在優化課堂機構上,也存在着同樣類似的問題。長期教學實踐中,我認爲必須要在立足於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建立學生主體參與、教師主導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內容上主張將自然科學引入思品課,把實驗課引入思品課堂,在自然與社會交融中實現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讓情感得到共鳴與昇華。在課堂結構上,45分鐘課堂的“一二三制”原則,可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切實地把時間、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習慣。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這裏需要強調的是,老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做好科學的引導工作。否則,同樣會出現無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聯繫實際,實現知行統一。所謂實際,就是社會,就是生活。對於初中生而言,從社會生活中獲得感知,遠比從書本中獲得的理論更重要。教學中應該明確的讓學生知道“要學生知道什麼、怎麼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爲什麼”,導致實際與理論偏離太遠,所以纔出現學生課堂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的樣子。老師也索然無味,昏昏然。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精選案例,以例說法,同時也引導學生學會蒐集相應事例,透過討論、質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綜合,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題,在生活中踐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腳點、歸屬。因此學校要在日常校園管理中,重視學生的行爲養成。將學校的各項活動與思想品德有機融合起來。避免產生課堂教育與校園生活脫鉤的現象。透過校園主題活動,不斷的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識,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使課堂的空間得以延續,讓品德教育得以延伸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

讓生活迴歸課堂,是新時期對教育本質的迴歸。在充滿創新、充滿挑戰的時代,讓生活迴歸教育,教育在適應社會的同時必須超越現實,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爲發展創新性創造良好環境和有利條件。這不僅是培育新生代適應社會的需要,也是振興民族的希望所在。但這並不是說,只要人蔘加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活動就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和處理人與物的關係,突出人的主體性。“人的發展不能解釋爲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發展,不能解釋爲勞動的結合。只有當我們把體力勞動和腦力相結合理解爲人的勞動能力獲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統一的發展時,才能與人的全面發展含義聯繫起來”。人的活動應是生存與發展、工作與享受、功利與理想的統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