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職財務管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探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5W

一、問題的提出

中職財務管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探究論文

課堂提問的目的是使學生產生積極思維。它主要是透過師生在課堂上的提問與回答的互動,讓學生獲得普遍進步,實現個體的充分發展。同時,教師可以從提問中發散思維,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

在有效提問過程中加強溝通、加強對話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有效手段,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交流。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的途徑,使他們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在中職財務管理課堂教學中,許多人把“提問”當做一種讓學生掌握“雙基”、形成能力的教學工具。因此,人們更多的是關注怎樣透過提問,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調節教學進程,這與新課程中加強溝通、加強對話的理念應該說是背道而馳的。長期以來,一些專業課教師對課堂提問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的設計只重“熱鬧性”

問題需要精心地設計,帶有針對性。有些教師爲了營造“熱鬧課堂”和“師生互動”的狀況,在課堂中提些不着邊際的問題,譬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明白了嗎”等沒有深度、沒有水準的問題。有的教師設計的問題沒有針對課堂的重、難點,不分主次,脫離教學內容,偏離教學目標。

(二)問題的設計沒有“層次性”

有的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沒有層層遞進,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忽略了提問對象的差異性。其實,在一定情況下有廣度、難度和深度的問題更能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樂趣和內心的滿足,更能發散學生思維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問題難設計沒有“易難性”

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易,因而起不到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思考的作用;有的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難,與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不相宜,讓學生不知所措,無從下手。這種沒有思考、沒有激勵、沒有啓發和評價的問題會阻礙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問題的難易度不當,會使課堂提問失去有效的意義。

(四)問題設計缺乏“趣味性”

有的教師只管課堂內容是否完成,在課堂組織過程中忽視學生問題參與程度、思維狀態和情緒反應,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喪失學習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觀察提問後學生的行爲反應,側重反思課堂實際與教案預設之間的差異,同時反思產生的原因,就能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如調控教學進度、轉換提問的角度和難度等,保證教學積極有效地開展。

二、中職財務管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

有效的問題是指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積極回答,並由此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常常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即透過它們來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或者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開展深層次的思考和交流。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需要憑藉一定的人爲的生活場景或形象,纔能有效地反映客觀世界,因此學生的學習離不開這種人爲創造出的優化情境。

(一)利用財務管理的實際問題“鋪路架橋”

財務管理的抽象使學生誤認爲教學是脫離實際的,其嚴謹的邏輯性又使學生縮手縮腳,其應用的廣泛性更使學生覺得無從下手。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以實際問題做背景,從實際材料出發,透過抽象概括的過程建構財務管理知識體系,爲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鋪路架橋”。

【例1】量本利分析預測法

在學習量本利分析預測法一節時,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假設你爲了抓住市場機遇,準備經營冰淇淋店。據調查,資料顯示如下:店面租金每月2000 元,工人每月工資總共5000 元,水費、電費每月600 元,冰淇淋、刨冰機相關設備每月分攤( 折舊) 400 元。假定製造其中一種冰淇淋的單位成本(原料及有關器皿)爲4 元,銷售價格爲6 元,試問:要銷售多少個冰淇淋才能讓月利潤爲20000 元?

提出問題:上述情況要如何解決才能更加準確地把握市場先機?你採取什麼方法解決?你採取該方法的理由是什麼?

這樣設計就比直接給出量本利預測分析法的概念和公式好得多,因爲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獨立去探尋數據之間的規律,而且會激起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慾望,進而使本身枯燥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也使學生形成一種自我創造意識,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利用學生的認知衝突來“引向問津”

現代認知心理學關於思維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維通常是由問題情境產生的,而且是以解決問題情境爲目的的,學生的創新意識正是在問題情境中得到激發的。因此,利用學生認知衝突的不平衡來創設問題情境,會使學生比較清楚地看到自身知識掌握的侷限性,產生要努力學習新知識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成爲善於思考、獨立學習的人。當然,在實施過程中也得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不斷髮揮正遷移的積極作用,克服負遷移的消極影響。

【例2】五種個別資金成本率的計算

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資金成本率的概念、計算公式及其負債資金與權益資金的區別。爲了學習五種個別資金成本率可以這樣提問:負債資金的資金成本率如何計算?權益資金的資金成本率如何計算?這兩類資金的資金成本率計算和總資金成本率計算有何區別?運用哪些知識點判斷其中的區別?這樣,問題情境就出現了,學生若是沒有事先預習新課,對於這些問題可能會茫然不知所措。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也可以適當提示:負債資金當中的銀行借款和長期債券會產生利息,利息在計算利潤時是計入稅前還是稅後?權益資金當中的優先股和普通股會產生股利,股利在計算利潤時是計入稅前還是稅後?而利息和股利對利潤的影響是什麼?可能有學生會意識到利息在計算利潤時已抵扣,而股利在計算利潤時沒有抵扣,從而引出銀行借款和長期債券的資金成本中利息有抵稅作用,而優先股與普通股中的股利計入稅後利潤不可抵扣。這樣問題得以解決,而且思路流暢,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課堂煥發創造的活力。

(三)利用學生認知結構層,調控提問的難度

有效課堂提問的本質是師生間知識與思維的對話。心靈的互動能引起學生心理響應和積極的思維活動。要達到這個效果,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抓住提問的契機,並對提問方式進行控制與調節,如設問、反問、追問等。在設計問題之前,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已有的認知情況。提出問題後如果學生沉默不語,教師可以考慮轉換提問的角度,轉換問題的類型,或者用簡明的語言重新表述自己的問題,進而提高問題的有效性。課堂提問在一定程度上講還是得遵循一定的原則。

俄羅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Vygotsky)認爲,人的認知結構可劃分爲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未知區”。人的認知水平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善於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即在知識的增長點處設定懸念。這才能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並最終使認知結構的“最近發展區”轉變爲“已知區”。因此,課堂提問選擇的區域要合適,如果不管提問問題難易如何,處處設問,此種做法勢必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實際教學中,講述和提問相結合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策略。

【例3】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制定的計算

在講述應收賬款信用政策制定的計算中,問應收賬款的概念、應收賬款的影響因素、應收賬款的功能??這屬於非重點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透過講述或者談話的方式解決,沒有必要做出提問。但應收賬款信用政策的內容、應收賬款成本的內容、機會成本的計算、管理成本的計算、壞賬成本的計算、淨收益的計算、如何透過淨收益來判斷方案的優劣?? 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該透過提問逐步加以解決。學生能把提問的問題逐步解決,就形成了解決應收賬款信用政策的一套完整思路,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慾望和積極性。

(四)利用師生互動,調整提問的等候時間一般情況下在教師提問之後,要預留足夠的準備時間讓學生思考,期待學生有條理地回答。教師還可以在學生答題之後追加問題,延長等候時間,同時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把班級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學生的回答,這樣可做到師生互動,全面參與教學。那麼,在學生回答之前究竟需要多久的等候時間?相關研究表明:封閉性問題提出後,應至少等待3 秒鐘。如果是開放性問題,需要全面考慮並對各種可能的回答權衡時,15 秒的等待時間是必要的。

【例4】比較資金成本法計算

在講述比較資金成本法計算時,“想一想:比較資金成本法是透過計算什麼來比較”是封閉性問題,應至少等待3 秒鐘的時間以便學生回答。又如“負債資金及權益資金的比例會影響資金成本計算的大小嗎?產生怎樣的影響?應怎麼選擇?”是開放性問題, 應至少等待15 秒鐘的時間以便學生回答。

有的教師容易犯提問後隨即點名學生要求回答的錯誤,結果學生啞口無言,自己也無所適從,導致教學氣氛沉悶,教學目標達不到預期狀態。因此,課堂提問中的適時等待尤爲重要,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尊重感,獲得自信和追求成功的勇氣。

三、反思

經過課堂的實踐,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着手。

(一)評價學生課堂回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課堂提問除了注意課堂有效性外還得注意正確的.指導方式。首先,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鼓勵學生表述問題,發展學生的學科語言能力,教會學生思維與分析方法。其次,對於學生不正確的回答應予以積極引導啓發,慢慢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在備課中要儘可能地挖掘有意義的材料進入課堂,透過對話提問與分享觀點來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判斷的理解能力。再次,教學中要時刻與標準對照,及時反饋,對學生的理解水平有清楚的認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抓住深入提問的時機發展學生的能力。最後,評價要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後及時進行,並注意給予學生必要的人文關懷和尊重,不要傷害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擁有自尊,獲得自信和追求成功的勇氣。

【例5】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在學習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分析這一節內容時,學生已掌握三個基礎公式意義及運用,爲了學生更深層掌握三個指標的含義,可以這樣提問:“三個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如何評價?指標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有些學生會結合公式,分析指標中的分子是某類資產,分母是流動負債,毫無疑問學生會回答指標越大越好,而有些學生會參考書本知識給出流動比率爲2∶1,速動比率爲1∶1,現金比率爲20 % 左右。這時,教師就應積極響應學生回答的問題,只有給予學生良好的評價,學生的樂趣及自信才能再次得到昇華。以流動比率爲例,流動資產中包括了大部分的現金、存貨、應收賬款,那麼在企業中存貨和應收賬款會影響流動資產,從而影響流動比率。學生會進一步理解到存貨和應收賬款會影響企業物品積壓及壞賬,流動比率不應該越大越好。透過學生給出的回答及時進行評價和疏導,不僅解決了重要知識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從“啓”到“發”。

(二)探究問題,培養再創造能力

再創造理論認爲,“教育是一個活動過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處於一種積極創造的狀態”。波利亞(Polya)曾形象地指出:“好問題同某種蘑菇有些相像,它們都成堆地生長,你應當在周圍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幾個。”問題解決後, 應讓學生從解決的問題出發,運用類比、聯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維方法,派生出一些常規問題,使問題成片開發。實踐證明,解題後再創造,既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又能使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及靈活性得到發展。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即使講得再條理分明,清晰透徹,在學生面前所呈現的也絕對只有“冰冷”而無“美麗”。要想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只有從問題入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例6】選擇最佳資金成本方案及組合最佳資金成本方案

在學習選擇最佳資金成本方案這一節時,學生已學會應選擇綜合資金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的方案。那麼爲了提高學生的再創造能力,這時可提問:“如果你是企業的董事長,條件允許情況下,你如何組合企業最佳資金成本方案?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比例應如何分配?組合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因素?”選擇最佳資金成本方案只需根據算出的數字判斷大小,而組合最佳資金成本則是問題的延伸,可以使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昇華,使學的創造力得到發揮。

(三)反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師備課中預設提問的實效性、針對性、有效性是透過分析評價課堂上實際發生的課堂提問狀況來檢驗的。應該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由於提問所導致的學習狀態,包括參與程度、交往環境、思維狀態、情緒反應與生成狀態五個方面。參與程度是指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問題的思考、學生是否參與問題的提出;交往環境是指課堂上是否有豐富多樣的資訊聯繫與反饋、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是否積極;思維狀態是指學生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問題與見解是否有創造性;情緒反應是指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與愉悅感,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生成狀態是指學生對所提出問題的解決水平。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觀察提問後學生的行爲反應,側重反思課堂實際與教案預設之間的差異,同時,反思產生的原因,就可能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目前,中職課堂教學缺少活躍的氣氛,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組織和教學過程中呈現出減少的趨勢,這與自主性、探究式、互動式的教學方式是不相適應的。改善和改進課堂提問,不僅對提高課堂效率有着重要意義,而且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有着重要作用。這是因爲一個好的問題,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學起來更有趣;一個好的問題,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餘,展現個人特色;一個好的問題,會使課堂氣氛更融洽,師生關係更和諧;一個好的問題,會使課堂教學更精彩,教學效果更有效。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中職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從不同角度提問學生,會使學生有新鮮感,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提問的好習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而提問技巧的掌握又可以優化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識。課堂教學要做到有效提問,教師必須在備課時多下功夫,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提問,銳意創新,使課堂提問真正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只有在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反應,反思提問的有效性,積極採用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調整與控制問題的難度,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