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學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2.53W
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學的幾點思考
        1.傳統的中學政治教學過程
        1.1教師中心主義;在傳統的政治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中心主義問題。教師把課堂當講堂,甚至是個人上演獨角戲的舞臺,教師按劇本“教案”上演“課本劇”,教師是演員兼導演,學生是觀衆和道具。教學過程以教師爲中心,學生被牽着走。師生活動是以短平快的問答爲主,一切按事先預定的路線推出,教學環節銜接得天衣無縫。課畢,學生滿載着麻木與標準答案走出教室。而政治課堂上空洞的理論,乾巴巴的說教令學生厭倦。 
        1.2教學只重結果而輕過程;傳統的中學政治教學只面向結果,而輕視甚至忽視學習過程。所謂的面向結果就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尋已有的說明、已有的結論及認證、已有的答案等活動來做爲教學過程的第一任務,教學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以學生接受了多少的知識爲依據。只重視結論、不重視過程的教學忽略了學生思維,單純以爲教學無須學生動手和動腦,只需要聽講和記憶,把知識掌握了就可以了。於是便出現了掌握了知識卻不知道知識是如何得來的,不去研究、思考、評判和推理知識的現象。這種枯燥乏味的背誦、題海訓練,脫離了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的有機聯冬.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了,使得學生越來越背離課堂。 
        1.3重教書而輕育人;傳統政治教學過程僅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人格的提升。傳統教學以政治學科爲本位,是一種“目中無人”的教學,這種教學重教書而輕育人,把教書與育人割裂開來,它把教書看爲本職,不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和人格的形成,致使教學過程不能成爲學生提升道德修養和形成良好人格的過程。單純強化和注重學科知識,缺少對人的生命的'存在和發展的整體關懷,無法體現人存在於社會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以政治學科爲本位的教學活動困於固定、狹窄的認識主義的框框之中,片面的要求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理解與掌握,卻不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挫折、意志、信念等內容的追求。 
        2.新課程的中學政治教學過程 
        2.1中學政治教學過程的本質;新課程的提出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強調教學就是單純傳授知識的老觀念,把教學過程的實質變爲如何體現人的生命價值,把課堂教學的活動拓展爲討論、合作,體現了個人與集體及社會的不可分割性。超越了傳統的教學過程就是傳授知識的認識。 
        首先,新的教學過程認爲,教學過程教學是掌握政治學科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過程。不是單純的認識,更是實現生命意義的過程,是展現人生命價值的過程,是體驗對生命內涵的過程。
其次,教學過程的表現形式是師生溝通互動,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就是學生和教師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合作、集思廣益共同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學生及時有效的溝通交流、互助合作的目的就是讓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學生的人格精神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好的相遇,以達成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有機統一。最後,這種互助合作式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爲平等的師生對話。平等的對話,不單是教學的活動方式,也是師生關係是否和諧融洽的表現形式。對學生來說,互助合作就意味着心靈的敞開,個性的張揚;對教師來說,互助合作就意味着上課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對生命的理解和對待,不單單是關注事物現象,更是要關注現象的實質,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關注人類與社會與世界能否和諧共同發展。        2.2新課程教學過程的操作。
        2.2.1發揮教學在課程建設中的能動作用,變“教課本”爲“用課本教”;首先要對課本內容進行必要的增刪。任何一種課本,特別是國家同意審定的課本,其一般性、普遍性是否有利於我們的學生髮展,往往需要我們根據具體的學情、教情,進行本土化、校本化的改造,該舍的捨去,該加的加上,不能照本宣科。其次要據本地的資源和環境,對教學內容加以改造。儘管目前的政治教材在編寫中儘可能地選用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能有的材料,但對於有些地區來說,仍然存在不適應的問題,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材料。 
        2.2.2建立教學相長、交往互動的師生關係,變“傳話”爲“對話”;教學過程實現的主要形式是師生交往互動,這種交往互動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就是平等對話。要實現真正的對話,教師要做到:首先,要確立師生雙方的主體地位。新的課程觀認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不是知識傳遞的關係,而是有着共同話題的對外關係,在對話中師生進行着知識爲智慧的交流、精神爲意義的溝通,師生雙方都是完整的人,以整體的人格相互影響。在新型的師生關係中,師生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係,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而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提高的過程,實現人格交融的過程。其次,師生相互尊重和理解是對話的基礎。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在這種關係中,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互相激勵,尤其是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個性給予理解和肯定,對不同的學生要做到一分爲二的看待,教師對學生不要單純空洞的說教,要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真實的意願,要做學生的傾聽者。教師要爲學生展現個人獨特的個性提供一個空問,讓學生有一個能夠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不同生命的價值都能夠得以實現。最後,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引導和價值示範。在師生平等溝通互助合作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引導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這種引導,學生就有可能會偏離主題,甚至產生負效應。教師的示範作用、合作品質等對學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