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師關愛學生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6W

作爲一名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爲學生傳授着知識,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也是需要關愛學生,我們看看下面的教師關愛學生論文吧!

教師關愛學生論文

教師關愛學生論文

摘 要:問題學生是所有教師都要面對的,教師對問題學生如果教不得法,一味責罵嚴管或無奈地聽之任之,都會留下教育的遺憾。筆者以一次經歷過的教學事例,告訴大家要給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更多的關愛,問題也許就不是問題了。學生可以重拾自信,教師可以收穫那份沉甸甸的尊敬和由衷的自豪。

關鍵詞:教育教學 問題學生 關愛

一、教師對好學生的“偏心”

一般人的習慣中,教師通常把那些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各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歸爲好學生,而把紀律表現差、學習成績差,或是這樣那樣表現差的學生歸爲差生或者叫問題學生。從教師角度來說,大部分教師都會喜歡好學生,而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管理都感到頭疼。

這點筆者也感同身受,但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後,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教過的學生中,那些當年的好學生隨着畢業時間的增加,多數與教師的聯繫日漸少了,反而是那些當年讓人頭疼不已的問題學生們,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人仍和教師保持着聯繫,與筆者分享他們事業上的成功與生活中的快樂,筆者也由衷因他們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在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中,筆者發現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經過長時間的回憶與思索,筆者找到了這種情況的原因:你爲他們付出了足夠的關愛,就會收到他們愛的回饋。

二、關愛學生的實例

筆者任教的第一個鉗工實習班中有一個姓楊的學生,平時最喜歡和教師作對,是一個令很多教師頭疼的問題學生。筆者準備任教這個班級前,曾教過他的好幾位老師都提醒我儘量不要招惹他,免得影響正常教學秩序。正式接任後,筆者很快發現這個學生確如大家所說,真是一個聰明、自負同時難纏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觀察,筆者雖然不認同大家所說的不能招惹他的建議,但還是暫時對他採取了冷淡處之的態度。筆者的想法是:他如此熱衷於“表現”肯定是有原因的,但要拿他“說事”,就需要找一個突破口,狠狠挫一下他的銳氣,使他真正服氣,纔好樹立筆者的威信,進而讓他對筆者親而近之。

有一次,在進行鉗工平面銼削練習中,學生們不僅要掌握正確操作姿勢,平面度精度也要逐步達到0.1mm以內。楊同學自認爲水平很高,姿勢規範,又開始表現了,說他的動作最規範了,只能銼成這樣了,誰也不可能比他強。學生們測量他的工件後也都表示贊同。此時的他,下巴頦恨不能和鼻子一樣高了。隨着學生們的讚歎聲,筆者踱步到他的工位前,在學生們的注視下觀察了一下他的工件外觀,故作驚異地認真檢測一番,然後表情嚴肅地環顧一下四周。此時包括楊同學在內的學生們都不吭聲了,好像就在靜等着筆者說出他們期盼的讚美之詞。“是用這把六寸銼刀加工的吧”筆者明知故問。“當然了,十寸大銼刀怎能達到這個精度!”學生七嘴八舌地說。筆者蹙着眉,拿起刀口尺再度測量了一下工件,並着力讓大家都看到明顯的缺陷之處,看着楊同學和學生微微點頭但又不服氣的神態,順手拿起一把粗加工用的十二寸平板銼示範起來。剛纔學生們都說好的那個工件在筆者的大板銼下,沒幾下就改變了模樣,紋理更順了,表面看着顯得更平整了。筆者直視着楊同學的眼睛說道:“再都來量一下看看。”他第一個趕上前拿起刀口尺左右橫豎量了一通,面色變得通紅,無奈又不甘的神情說明了一切。“好好練吧,你們的水平啊……差得遠呢!”撂下這句話筆者返身走開了。

學生陸續回到了各自位置,筆者卻特意把楊同學叫了過來。他這次沒了往日的激昂,耷拉着腦袋不時擡眼瞄着筆者,就等被訓話了。筆者使勁瞪了他一眼,心中好似出了一口惡氣,看着他的樣心中突然感覺好笑。筆者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說:“咋了,蔫了!這可不是你的性格啊!”接着筆者和他談到:“你是有潛力的,而且是有能力的,但靠耍嘴皮子是不會獲得真功夫的。做事做人都要腳踏實地,把事情真正幹好,你纔會獲得別人的尊重,纔會贏得人心。我看好你,所以作爲老師我會更嚴格地要求你,相信你會理解的。”

這次事以後,他對筆者這個老師服氣了,筆者也順勢改變了原先對他漠然處之的態度,更多地關注他,也最終了解到他爲什麼那麼熱衷於“表現”。其實他並不樂意上技校,認爲自己屈才了,想着讓學校把自己攆走算了。筆者幫他真正認清自己,規劃他今後的道路,探討現實與理想。雖說他還是改不了愛“冒尖”的毛病,但可以看出更多的是期待着筆者的肯定和讚許。

轉瞬十幾年過去了,當年順利畢業的楊同學分配入自己心儀的企業,幾年後創業成功,成爲了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老闆。也許有的人會說,自己也爲那些問題生付出了很多,但他們從沒改變,他們根本不理解,他們甚至沒有感恩之心。筆者覺得付出的愛一定會有結果,如果你還沒看到,那麼,答案只有一個,只是愛不夠多而已。你對他們的關愛還要多些,多些、再多些!

參考文獻:

[1]丁秀峯,李新旺.心理學[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