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訊技術對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4.03K

隨着資訊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教學,尤其是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資訊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提升了教學質量。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資訊技術對初中地理教學的應用

【內容摘要】資訊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要結合教學實踐,針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糾正、巧妙化解,才能使資訊技術的優勢得以發揮。用不好,則會影響師生交流,成爲教學的負擔,難以在地理教學中起到實際的作用。

【關鍵詞】資訊技術;初中地理;教學效率

在資訊技術的支援下,師生教學的平臺更爲完善,學生可以透過手機資訊、軟件等接收到老師的教學指導,並在豐富的地理資訊資源中準確的尋找到自己要學習掌握的知識,明顯的提高了學生地理學習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利用資訊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資訊技術的應用功能和目的,然後結合應用目的規劃應用途徑、方式等。

第一,結合網絡傳播的趣事圖文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例如,在網絡上流傳着一個有趣的視頻:一隻“雄雞”幾口吞進了一條蟲子。“雄雞”自然是我們的祖國,那麼“蟲子”呢?透過這一視頻引入要學習的章節《我們的鄰國和其他地區》,以資訊技術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也可以滲透一些時事資料,例如關於“釣x島”的爭端問題,這樣學生對於俄羅斯、日本與我國的地理位置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並且合理的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正視歷史,領悟地理學習的重要性,將地理學習的目標遠大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第二,利用資訊技術製作教學課件,將情景創設融入地理教學課件之中。透過網絡、書籍、教材等收集教學資料,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資料進行加工、篩選,最後製作成自己需要的、能夠有效促進地理教學的課件。例如《我國的自然環境》教學中,先透過動態、秀美的自然景象創設情境,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教學情境當中,再結合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觀展開教學,這一過程中多媒體起到迅速、有效的匯入作用,用立體的景觀再現我國豐富的動植物類型、自然地貌等,讓學生對教學產生濃厚興趣,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第三,應用多媒體播放短片、紀錄片等創設地理教學情景。例如,《多民族的家庭》教學中,應用資訊技術播放特色民族舞蹈,讓學生透過各民族舞蹈的形勢、舞蹈服裝、配樂等體會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從而掌握各民族的不同風采,在情景之中體會我國民族的多樣性,進而思考各民族人們的團結、友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歌頌。

二、應用資訊技術拓展教學空間促進地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資訊技術的應用擺脫了地理教學受時間、地點的約束,使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豐富。例如,應用資訊技術表達的生動、形象促進學生對地理概念的'理解,如《陸地和海洋》教學中,由於“大陸漂移說”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將漫長的海陸演變過程聯繫起來,這時就可以利用資訊技術製作一個動態的大陸漂移短片,將海陸幾億年的移動濃縮在幾秒中內,使學生真實的看到地理知識的本質,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又如,拓展師生交流空間,爲地理教學提供良好的課外教學環境,如老師智能手機的應用使教學可以延伸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老師可以結合這一資訊技術的特徵展開教學,透過微信、手機QQ等工具與學生交流、溝通,透過一些作業軟件給學生布置作業,以這種新的作業形式增加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外應用某些資訊技術手段需做好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一方面要避免學生與家長的一些誤會,另一方面要發揮家長在教學中的監督職能。再如,資訊技術的發展給地理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構成了地理教學的良好環境,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透過網絡等途徑查找地理知識資源、對地理知識進行篩選、學習,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資訊,且這一過程方便、快捷,很符合當前高中教學的狀態,使學生節省了時間,又達到了地理知識學習的目的,且教學過程中地理資訊資源豐富、多樣,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學生願意主動的走進網絡,探索地理知識。

三、巧妙的應用資訊技術解決地理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地理教學的難點學生難理解、師生難溝通,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很模糊,在學習實踐中往往會受此困擾、停步不前,對於地理知識難點的處理,資訊技術的優勢得到了全面的發揮,它可以將一些難於表達的地理資訊全面、直觀的表達出來,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例如《陸地和海洋》教學中,火山、地震帶的形成與板塊相互力有很大關係,如兩個板塊擠壓可形成高大的山脈,對於板塊的認識和應用“板塊說”分析現實的地理問題,對地理問題的發展進行預測就是本章節教學的難點。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板塊的自然分界和運功趨向,用多媒體展示世界地圖,再以疊加的形勢將六大板塊示意圖置於世界地圖之上,慢慢的將次要地理資訊淡化,留下東非大裂谷、喜馬拉雅山脈等重要的地理資訊知識分析板塊的運動趨向,讓學生在腦海裏先形成一個“運動”的大陸和海洋的概念,並對其運動趨向有一定的瞭解和思考。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兩個板塊連接處的地理現象進行分析,如喜馬拉雅山的升高、紅海的擴張、地中海的縮小等,加深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透過形象、生動的手段揭示地理原理的本質,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專研精神。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掌握資訊技術的特點和應用方式、方法等,不斷的研究、積累教學經驗,才能夠合理應用資訊技術,解決地理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鍾林明.試析多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5,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