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資訊技術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4.81K

    論文關鍵詞: 資訊技術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 應用

淺談資訊技術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摘要: 資訊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改變着我們的工作、生活方式,而且在影響着教育和學習方式。隨着以計算機爲核心的資訊技術不斷髮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育本身也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發生了根本的變革。本文以藉助計算機和網絡爲核心的資訊技術在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中的合理使用爲例,探討如何有效地提高電子專業教學質量的問題。
  資訊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資訊、傳遞資訊、存儲資訊、處理資訊、顯示資訊、分配資訊等的相關技術。以計算機和網絡爲主的資訊技術正在迅速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新的課程標準明確地要求轉變和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自主、合作、探究、想象、創作”等學習方法,提倡以學生爲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因此,“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衆人聽”這種以教師灌輸爲主的傳統教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需要透過資訊技術和相關學科內容的關聯性特質,來對教法進行恰當整合。
  隨着國內電子行業發展速度,並且與全球更趨於一致。電子科技性能的不斷提高及資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得學校對於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結合電子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以便真正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選用的基本需求。電子技術更新是日新月異的,因此資訊技術在電子專業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資訊量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效果的增強,資訊技術和仿真教學輔助軟件的運用逐漸成爲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採取多媒體課件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動畫演示與實物演示相結合、現場教學與動手操作相結合、仿真生產作業與頂崗實踐相結合、教師主導與學生自主相結合、教學生產與科研課題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貫穿教學全過程,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感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一、教學內容需要透過資訊技術電教化教學的配合。
  在新課程標準之下,電子專業教學方式具有多元化發展,它含有電子專業知識掌握的教學要求,電子技能實踐的實訓操作要求,協調能力,臨場應變的能力情感要求,等等。教學過程中與電教、模擬實驗,仿真相結合,並且融入創新思想,新課程標準提倡這種綜合性教育的組織與融合。這些綜合性的素質教育如果有電教化或網絡的現代資訊技術教學設備相配合,電子專業的課堂教學或實踐教學就會事半功倍。如電子專業中有一門《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此課程需要以演示實驗作爲理論教學的驗證基礎,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各種類型電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教學中就需要注意“用實驗啓發學生,透過實驗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傳統的模擬電子實驗教學,總是以教師爲主,學生爲輔,這種教學是一種壓迫式教學法,有一定的侷限性,並且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許多實驗無法在課堂上完成,一些實驗難度大,甚至有操作危險性,而模擬電子實驗箱上的元器件大多比較小,又存在實際操作在班級教學中可視的侷限性。如果運用電教化教學,利用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和交互功能,特別是實物投影,就可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並能及時反饋教學資訊。運用電教媒體技術優化教學,透過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資訊源,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資訊技術在教學上合理地使用能夠使教學錦上添花。
  電教化的課堂結構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但不能不顧教學內容,而盲目地追求電教化手段,要求找準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合理使用,讓電教化教學在課堂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1.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動機。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節課開頭的`巧妙設計,有利於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新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求知的慾望,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傳感技術與應用》這門課程時,我運用形象生動的機器人活動視頻,匯入傳感器的新課程,機器人的各種舉動吸引同學們的興趣,設計者透過對不同的機器人實施操縱,使其自動完成各項活動。透過這一有趣的引入,學生對課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時又激發起強烈的學習慾望,使抽象枯燥的專業課程變得充滿科技趣味;又如在講《電子測量》這門課程時,書本中的每一種測量儀器,不可能在實際的實驗室中準備齊全,以供學生使用。這時,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仿真的手法,利用電子仿真軟件,帶領學生透過相應的軟件操作,在計算機中觀察儀器的測量過程。透過仿真測量儀器的顯示結果,分析電路的狀態,得出相應的結論。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設計和仿真,學習知識,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匯入新課,有輕鬆的、愉快的、神祕的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索慾望,爲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將現代資訊技術與教學方法結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將資訊技術合理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知識有直觀、生動、形象的接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解決難點,有利於掌握學習知識。
  例如:在新課程標準之下,教師要以學生爲主,注重學生創造性地吸收知識,自主學習。教師在其中起到點撥的作用,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協調一致,積極配合,以最佳的合力才能使教學理想地進行。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環節能促使教與學的互補,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得到最佳結合。如講《模擬電子技術》三極管這個半導體器件的時候,透過觀察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能夠觀察組合的步驟分析,發現相應的規律,並得出一定的結論。多媒體教學的生動介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根據知識的發展方向,主動思考內在原理,解決課程中教學重難點,使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合理發揮。
  三、資訊技術運用在教學中,能夠將學生理解程度及時回饋,進行適時調整。
  在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是透過課堂上學生資訊回饋的基本方式來實現的。透過學生回饋的資訊,可以判斷其學習進程,是否存在錯誤。這樣纔有利於接下來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調整和糾正學生出現的偏差,才能使教學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對於學生而言,對學知識及時進行相應的反饋,可以發現自身對於所學知識是否掌握,是否存在疑問,以便及時調節學習步伐,提高學習效率。在運用計算機仿真實驗中,這種教學的及時反饋透過現代資訊技術的手段,實現起來更加迅速和有效,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往往一個小問題就會讓整體操作停滯不前,所以需要學生及時採取合理的方法自行解決問題或者透過詢問老師解決問題,與傳統教學相比,運用資訊技術教學的優勢是方便、快捷、清晰地反饋了學生的學習現狀,使教師與學生都能有效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