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舞蹈教學及學生身心素質的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2W

摘要:學生學習舞蹈,對身體、心理等各方面都有明顯影響。如何看待舞蹈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的相關性,對舞蹈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舞蹈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但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同時,學生身心素質也會反作用於舞蹈教學。因此,學生的身心素質與舞蹈教學是密不可分的。

舞蹈教學及學生身心素質的研究論文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生;身心素質

舞蹈是一門集心理、身體與藝術於一體的課程。注重研究舞蹈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的相關性,一方面有利於給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狀態,幫助其增強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能調動學生對學習以及生活的積極性,提升待人接物過程中的自信心。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舞蹈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相關性的研究,畢竟舞蹈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是較爲有限的。

1舞蹈教學對學生身心的影響

首先,舞蹈作爲一種具有多元意義的運動,能夠促使學生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其次,舞蹈有助於矯正學生的不良姿態和行爲動作。透過翻騰、旋轉以及跳躍等動作的練習,也爲學生學習其他運動技巧打下了良好基礎。最後,舞蹈能夠培養學生肢體動作的靈活性,鍛鍊其反應能力。舞蹈教學對學生的生理影響主要體現在民間舞的學習過程中,因爲舞蹈集中體現了我國傳統禮儀以及社交、祭祀等儀式的過程。透過學習民間舞蹈,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有助於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舞蹈除了能陶冶情操,還有利於人類肌肉、骨骼以及大腦、心理的發育,並有利於各項生理功能走向成熟化。舞蹈對人心理素質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舞蹈貫穿人的情緒、意志以及心理素質,因此學習舞蹈能夠豐富人類的內心世界,並調節人的心理狀態,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舞蹈的完成多以羣體爲主,所以舞蹈也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爲學生提供了更多與人交往的空間和機會,增添了學生的自信和勇氣。在一定程度上,高難度的舞蹈動作能夠起到調控和訓練學生心理的作用,幫助他們學會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困難和壓力。

2舞蹈教學爲學生身心帶來的困難和思考

對於每一個學習舞蹈的人來說,日常的舞蹈訓練都會對學習者的身心造成困擾,這些困擾會影響正常訓練,長時間累積也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問題。例如,舞蹈的教學極爲注重學習者的形體。因爲舞蹈作爲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需要透過表演者的肢體語言以及肢體節奏的變化來進行美學表達,並對欣賞者產生一定的視覺衝擊。這就要求學習者在舞蹈訓練之初多以形體訓練爲主,如常見的壓腿、劈叉、翻跟頭等,訓練自身的柔韌性以及協調性。對於每一個舞蹈學習者來說,雖然這些舞蹈基本功的`訓練都是必經之路,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也是考驗身體與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對於一些身體骨骼已經定型的學習者而言,若要展現曼妙的舞姿,需要堅持不懈的基本功訓練,這是最爲困難的。在這種枯燥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們很容易因短期內看不到訓練成果而產生放棄的心理,但任何一項藝術或是體育運動都有其規律,各科的教學也有其不同的技巧。因此,只要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進行有規律的基本功訓練,便可減輕枯燥的訓練爲身心帶來的痛苦,學生的舞蹈學習也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堅持不懈的毅力,這對形體訓練也同樣重要。舞蹈是一門對學習者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的學科,舞蹈的藝術性呈現要求學習者展現形體美和動作的規範性,這也最容易給學習者的心理健康帶來傷害,因爲動作難度的不斷增大,會使學生難以忍受枯燥訓練所帶來的折磨。此外,授課教師對錶演神態的要求也常常讓學生倍感壓力,時常覺得望塵莫及。因此,想要透過舞蹈教學來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極其難以實現的。同時,舞蹈又是一門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藝術,當一個人在舞蹈領域達到一定境界,取得一定的藝術成就,其心理素質也會實現一個質的飛躍。因此,雖然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一個看似很難實現的目標,但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和培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指日可待的。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基本功訓練課程中多采用鼓勵的措施,提升教學方式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定一些比賽或是演出活動,以此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並使他們不斷克服困難、完成挑戰,培養強大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將學習的壓力轉化爲孜孜不倦的動力,並不斷指引自己向更高的目標攀登。

3相關性結論

舞蹈教學不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舞蹈是一門心靈與肢體融合而成的藝術。因此,訓練學生擁有牢固的舞蹈功底對於鍛鍊其思想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但人的心理狀態受環境因素、身體狀態以及性格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對於一個舞蹈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舞蹈能夠影響其身心健康,但絕不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雖然舞蹈教學不是決定性因素,但對於學生來說,舞蹈的學習同樣能結合外部因素實現對身心狀態的調整。例如,學生在感到疲憊的時候,可以透過練習舞蹈放鬆身心,緩解疲憊。同時,堅持不懈地練習舞蹈,有助於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堅持不懈的毅力。舞蹈教學對學生身心的影響具有雙面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方面。我們在看待消極影響時,也應該主動採取措施消除負面影響對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傷害。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性格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不盡相同,因此他們看事物的角度和對舞蹈的態度也會產生差異。面對學生複雜的心智,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適當地採取應對方式,那麼舞蹈教學必將對一部分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從舞蹈教師的角度來說,首先需要增強自身的舞蹈功底,爲學生樹立不斷學習、勇於攀登的榜樣,並在教學過程中及時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個人舞蹈功底。而學生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將學習舞蹈作爲畢生的追求。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家長不要刻意爲孩子增加思想負擔,畢竟學習舞蹈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孩子的未來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應該讓孩子選擇未來的道路。

4結語

舞蹈教學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積極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其對舞蹈藝術的認同感。當然,舞蹈藝術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並不侷限於上述的這些內容,因爲學生的身心健康畢竟受諸多因素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參考文獻:

[1]…李鑫.從舞蹈藝術的特性談舞蹈教學[J].藝術評論,2009(3):104.

[2]…谷利成.論舞蹈教學中的美感培養[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203.

[3]…陳黎黎,薛林峯.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藝術百家,2005(3).

[4]…喻鬆.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考試周刊,2011(1).

[5]…章巧珍,吳龍,何育民,等.試論體育舞蹈與身心健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