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8.21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精選5篇)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篇1

【摘 要】在學生教育過程中,音樂教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音樂教育現代化發展是未來音樂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於傳統音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而實現音樂大衆化。本文對素質教育時代音樂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和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關鍵詞】音樂;音樂教育;問題;策略

引言

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是現代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教育,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在教育過程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高,音樂教學是藝術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對音樂教育的創新,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認知,並且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功底,是音樂教育的目的。當前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教育理念比較陳舊,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過程沒有特色,學生也容易對音樂課程失去興趣。在教育過程中也要遵循素質教育理念,以音樂教育爲例,教師應該要經常自問:音樂課到底應追求什麼,到底應體現什麼,如何才能讓音樂成爲學生真正喜歡的學科?作爲藝術教育,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應該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音樂教育的核心本質能夠得以體現,並且也能促進音樂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一、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音樂課程缺乏正確的認知

在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進程中,部分教師採用傳統的說教式理論教學,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對音樂課程失去興趣,而且導致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也有偏差,認爲音樂課程就是唱唱歌,做做遊戲。

(二)實踐教育力度不夠

音樂課堂是輕鬆的,是和諧的,在音樂教育過程中要給學生營造一種適宜進行實踐練習的氛圍,對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當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實踐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及時將課堂教育和課後教育結合起來,因此導致音樂教學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

(三)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從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來看,在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上,很多教師多是透過播放一些音頻、視頻資料來進行授課與演示,沒有真正實現音樂教育的目的,導致音樂課程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甚微。

二、音樂教育策略

(一)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傳統課堂教育是單純的講解一些音樂知識、給學生播放音樂作品,然後讓學生進行唱歌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對這些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並不感興趣,而且認爲音樂課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唱歌。學習演唱技巧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但不是全部內容,音樂是一種精神藝術,必須要學生加強練習,才能加深對音樂的認知,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對樂曲的內涵與主旨進行分析和理解。在現代化教學背景下,爲了激發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愛好,應該要加強各種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的應用,從而使得音樂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例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關於音樂,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領悟,在音樂課堂上,應該要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給他們提供討論的空間,讓學生在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水平。例如給學生播放音樂作品之後,不只是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演唱,還要進行深入教學,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就歌曲的背景、歌曲的情感、作品中的音樂特色等方面進行分析,加強學生思想上的激烈碰撞,給學生提供寬闊的學習空間,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音樂藝術的認知。

(二)體現音樂課的審美性

音樂是重要的藝術形式,注重情緒表達,也注重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在音樂課堂教育過程中,應該要加強情感教育,使得音樂更富有情感,更有靈魂呢。情感的激發,需要一個充滿激情的教師,只有老師將自己的激情展示出來,才能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帶動,尤其是對於學生而言,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要爲他們做好榜樣。因此,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投入積極的狀態,與學生一起歌唱、一起合作、一起探究、一起表現,教師的激情狀態可以體現在語言、體態上。例如在對《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歌曲進行欣賞的時候,教師可以加強對這首歌曲的反覆演唱,這首歌曲本身就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歌曲,熱情洋溢,教師在演唱的時候可以配合鋼琴演奏,將教師的氣氛調動起來,學生被教師的激情態度感染之後也開始變得很活躍,並且和教師一起演唱,有的學生還進行舞蹈表演,豐富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音樂課堂上,要將時間留給學生,比如在對某個音樂作品進行賞析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放鬆去感受、去體會,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對其中的情感進行把握,然後再回到現實中,與其他同學和教師一起,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豐富音樂教學素材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音樂素材,爲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資料,是提高音樂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音樂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材是基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教材進行重視,給學生播放更多的音樂作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傳統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學素材一般都是大綱教材,內容較少,對此,教師可以透過多媒體設備以及互聯網,爲學生播放更多歌曲,除了中文歌曲,還有英文歌曲,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另外,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藉助各種新技術平臺,自己從網絡上發掘素材。在多元化時代背景下,音樂的教材不應僅限於傳統的理論教材,還應該有其他的形式的教材內容,比如音像教材、電子教材等,尤其是各種類型的音像教材,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直觀感受,使得學生從視覺、聽覺等不同的感官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領悟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藉助多媒體爲學生播放各種音樂視頻,也可以將音樂視頻製作成系統性強的電子檔案,讓學生在學習之餘對其進行觀看、模仿、改編,提高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

(四)結合生活進行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音樂課堂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很多學生領悟不到音樂的美,領悟不到旋律、語言的美感,所以演唱的時候毫無感情。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加強學生在音樂練習過程中的想象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想象,對歌曲的主題、人物情感等進行想象,從而與作詞作曲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增加對音樂情感的追尋,才能提高演唱水平。例如在演唱一首兒童歌曲的時候,可以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想象自己在做遊戲、郊遊等活動中的快樂感受,從而將這些感受融入到演唱過程中,有助於學生表達真實的情感,提高歌曲演唱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音樂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大。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的重要過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加強對音樂教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篇2

一、學校教學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音樂教學中沒有明確定位

當今我們的學校教學中沒有對音樂教育進行一個準確的定位,就目前來看,學校的音樂教學中,沒有能夠充分挖掘音樂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音樂的藝術性和特殊性沒有得到真正的認識,音樂教育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其實這樣就淡化了音樂的藝術特徵,沒有使音樂教學的根本宗旨得到良好的貫徹,到不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2、教師教學方法落後

從過去一直到現在,音樂教學從來沒能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很多教師安於現狀,不思創新,滿足於過去的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單純的練習方法,影響了學生們的興趣,達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3、課堂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的過程中,紀律比較渙散,很多學生都錯誤的以爲音樂課就是娛樂課,在上課的時候經常交頭接耳,注意力不集中,在老師的教學中,很多學生沒有跟着老師的節奏進行學習,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上課,既影響了教師的上課,又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學習。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影響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4、音樂的藝術性被忽視

在目前的音樂教學中,人們經常錯誤的把音樂學習當成是一種手段,忽略了音樂的藝術性。有一部分老師對教材知識和技能的系統性以及音樂興趣與音樂能力的內在聯繫理解不足,音樂課經常被變成了一種娛樂性質的課,沒有重視學生全面音樂素質的培養,使音樂的藝術性得不到真正的發揮,沒有把音樂的真正作用和功能表現出來,限制了音樂的真正的特色以及特點。

5、學校自身問題制約着音樂教學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今天,還是有很多的學校沒有重視音樂教學,很多地方仍然以應試教育爲主,他們只注重那些重點科目,盲目的追求升學率,隨意的去佔用音樂課的教學時間,並且很多時候利用音樂課來從事其他的活動,包括開會、勞動等等,嚴重的縮短了音樂的教學時間。另外,很多學校對音樂方面的資金投入缺乏,沒有專門的音樂器械來進行教學。場地、器械是影響音樂教學又一個原因。

二、提高音樂教學的對策

1、在學校教學中給音樂一個明確的定位

在現在的學校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重新給音樂一個明確的定位,正確的挖掘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的理解音樂教學的特殊性與藝術性,突出音樂的藝術特徵,真正的發揮出音樂教學的優勢,把音樂教學與真正的素質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的空間和舞臺。

2、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優化音樂教學方法

首先,作爲一名音樂教師,要學會轉變思想,從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出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充分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鼓勵他們自我評價、自我管理,充分理解音樂的教學內容,對內容進行創新,培養學生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另外呢,要適當的注意音樂的教學方法,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並且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層次教學,幫助學生們樹立真正的音樂意識,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的有機結合,培養綜合性創新性人才。

3、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進步。在學校教學中,音樂教育同樣離不開創新,創新是藝術是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學校教學中,激情洋溢的演唱、雅俗共賞的音樂、生動活潑的舞蹈等活動都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作衝動。因此,在學校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尊重他們的個性發揮,尊重他們的創造,激勵他們進行藝術創新,並且對他們的創新進行鼓勵,表揚,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4、嚴格管理,嚴格教育

在學校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們的紀律性教育,同時教師要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培養學生們在課堂上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紀律。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教育,靈活處理,要深深的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原因,不能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淡化紀律,要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課堂秩序,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思想,轉變態度,把學校教學中的音樂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充分挖掘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凸顯音樂的藝術性,把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掛鉤,爲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篇3

一、傳統高校音樂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陳舊落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現今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拘泥於傳統的管理模式,應用傳統課堂理論講授、教唱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陳舊落後,不能跟隨時代的發展有所創新,在對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開發方面有所欠缺,與現代教育要求的創新教育理念相脫節。高校音樂教育的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專業人才缺乏,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有待加強。

(二)課程設定不科學,缺乏實踐機會

高校音樂教育的課程設定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音樂素養。實際上,高校音樂教育在課程設定方面對於實踐課的安排就有所欠缺,個別高校甚至根本就沒有開設音樂實踐課。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在音樂教育方面普遍將教學重點放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對音樂實踐予以忽略,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亟待改進。

(三)音樂教育模式缺乏創新

雖然一再提倡教育模式改革,但是因爲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很多高校在教育模式上固守於傳統,缺乏創新,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都沒有變化。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音樂教育模式已經遠遠跟不上現代教育的發展步伐,對於高校音樂教育來說,必須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大膽創新,創新教育模式,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水平。(四)高校音樂資源缺乏,阻礙了教育管理模式的發展步伐從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資源來看,很多高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資源缺乏情況。雖然在一些發達地區的高校或者經濟條件較好的高校,在音樂教育資源方面比較豐富,但是從我國高校總體音樂資源配置程度來看,音樂資源缺乏的情況還是很普遍的。音樂資源的缺乏使音樂教育模式改革的發展受到限制,也阻礙了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的途徑

(一)建立科學、獨立的'教學機構

在我國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方針指引下,根據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的機構設定的實際,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應該建立科學的、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高校的教務處負責對本校音樂教育的管理工作,教研室負責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音樂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佔有的地位同其他學科是一樣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相應的音樂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享受相同的待遇。

(二)構建和完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

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要實現管理模式上的創新,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配合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執行。音樂課程的制定要具有計劃性和科學性,根據高校音樂教育所具有的特徵,根據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教學管理模式。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的建立可透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1.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關於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課程主要指基礎性音樂知識的教學,如音樂入門、音樂創作、音樂樂理、歌曲創作、聲樂知識等。

2.實踐教學

音樂技能教學素質教育下的音樂技能教學主要是透過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音樂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從中發現音樂的魅力,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音樂實踐教學主要是採用音樂演唱和音樂演奏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掌握音樂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力。

3.音樂欣賞

在音樂教育中融入音樂欣賞課程對學生音樂審美的培養十分有利。在高校音樂教育中,音樂欣賞課作爲獨立的必修課程存在,課程設定不僅包括器樂欣賞、聲樂欣賞,還包括音樂基礎知識相關的樂曲欣賞,內容可涉及到多種音樂種類和多個國家的音樂風格。

4.課外藝術活動的開展

高校根據自身的資源情況和教育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爲學生提供課外藝術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創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

高校音樂教育與專業音樂院校的音樂教育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都有說不同,首先,高校音樂教學內容在專業性方面不能與專業院校相提並論,其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實踐技能。教師在教學形式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高校音樂教育的特點,採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其次,高校的教學對象是青年學生羣體,正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藥注意音樂對學生在文化層次上的正面影響。在對音樂作品欣賞的同時更是對音樂風格、音樂形式以及音樂創新上的學習。教師應該要充分認識到音樂的審美價值及所具有的功能,將最能表達人類優秀文化的音樂講授給學生。

三、結語

高校要實現音樂教育管理模式上的創新,還要注意音樂資源的配置。重視音樂設施的完善,不斷充實音樂教育資源,同時打造專業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建立和完善高校音樂教育體系。高校音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高校領導層、教學管理層、教師共同重視和配合,將新的教學管理理念貫穿落實,不斷研究和開發新的教學方法,完善課程體系,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音樂教育水平的提高。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篇4

論文關鍵詞:音樂活動 幼兒園 教育

論文摘要:透過調查,對綏化市北林區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教育教學形式化、課程結構單一化等問題進行深入剖析,認爲音樂教育活動的教育方法內容單一,教師專業水平偏底,教育條件簡陋是阻礙幼兒園音樂活動開展的深層次原因,並提出改變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等對策,使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開展更能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促進綏化市北林區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發展現狀

綏化市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鬆嫩平原的呼蘭河流域,總面積34964.2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75.9萬人。2010年綏化市共有幼兒園451所,公辦園15所,私立幼兒園與集體園426所。目前,音樂教育已經成爲幼兒園主要教育內容之一,同時音樂教育也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形式之一,但是,在綏化市北林區開展的音樂活動課並不完善。

第一,從幼兒園對音樂活動重視的程度上的調查。在調查的所有幼兒園中有83%都開設了音樂活動課,在這些幼兒園中有20%是公立幼兒園其餘80%則是私立幼兒園,在公立幼兒園中平均每週都會上一節音樂活動課,在私立幼兒園中只有一所是一週上一次,其餘的都是以節日或活動的形式開設的,比如,國慶節的時候就會組織幼兒進行一些活動,每個班級都會出節目,進行集體的聯歡,共慶佳節,每學期都會在不同的節日舉行不同的音樂活動,但是很少會單獨以上課的形式進行。可見幼兒園對音樂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並不高。

第二,從教學內容上的調查。在所有幼兒園中,有71%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單調,多數以唱歌舞蹈爲主,對於幼兒對打擊樂器節奏感等方面接觸很少。另外一所幼兒園能認識到藝術培養的重要性,並能與遊戲相結合,促進幼兒發展。

第三,音樂活動教學方法的調查,80%的幼兒園會以傳統上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有20%幼兒園會集合故事及遊戲的方式進行。調查表明教師教學方法傳統老舊,形式單一。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條件差,方法單一

幼兒園經濟條件差是幼兒園教學水平無法提高的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教師的工資待遇低,嚴重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幼兒園環境條件簡陋,活動空間狹小,限制幼兒的活動範圍,降低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樂器的缺失,導致音樂活動課的死板呆滯,知識透過影像資料傳播,失去音樂活動課爲幼兒代來的快樂及美的享受。

教師在音樂活動中使用的教學方法老舊單一。從調查結果看,教師多數選擇傳統的上課模式教學,在教唱歌時都是老師唱一句幼兒跟唱一句,舞蹈也是有老師一個一個的動作教,透過反覆多次的練習加強記憶。並沒有給幼兒想象創造的空間,用這種灌輸的方式難免讓幼兒產生厭倦的心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樂器的使用頻率少,幼兒很難直觀的感受音樂的高低、快慢及銀色的變換。

(二)教師專業素質水平底

北林區幼兒園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大部分教師在業務技能、專業知識和文化素質方面不夠過硬。第一,幼兒園教師中老教師所佔比例較大,其中多爲初、高中畢業生,只有部分人員受過正規的幼師培訓,對幼兒音樂教學法瞭解甚少,新教師中有很少一部分爲幼師畢業生,但大都是職業幼師班畢業的,專業基礎素質較差,加上沒有實踐經驗,又沒有較高素質的教師指導,致使教學水平提高緩慢。第二,幼兒音樂教育活動更重要的是要幼兒在活動中體會音樂帶來的美感和享受,而非會唱幾首歌,跳幾隻舞那樣簡單機械。在調查中發現,北林區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的是幼兒的樂理知識掌握多少,老師和家長也一致反映這些知識的學習是立竿見影看的見的進步,而音樂情感的薰陶是長時間才能看到的成績,通常這種成績家長重視程度較低。第三,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師幼比例偏低,教師任務繁重,導致教師隊伍不夠穩定。

(三)注重知識傳授,忽視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2]。因此,教師在音樂教育中應着重關注幼兒情感方面的培養,多爲幼兒提供機會,並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幫助。而實踐調查中發現,許多教師則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忽略藝術本身帶來的美感,認爲知識的傳授可以看得見且效果明顯,在調查中還發現部分家長也是這麼認爲,只要讓幼兒學會知識就行,對於那些看不見摸不着的藝術薰陶,他們則認爲不值得學習,隨年齡的長大和知識的增長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私立幼兒園是以盈利爲目的,所以多數都依照家長的意思去辦,導致最後惡性循環,家長對幼兒教育並不是很瞭解,教師應多向家長介紹,而不是一味的依照家長的想法教學,這樣就是去了其幼兒園教育的意義,更失去了音樂活動教育的本質意義。同時,一定程度的阻礙了幼兒的發展。知識和美感的培養都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在調查中還發現,部分幼兒園在教學過程中游戲與教學相分離,沒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幼兒接受不好等負面影響。

三、對策及意見

(一)提高教師音樂素質,增強專業技能

第一,幼兒園在招聘教師的時應以專業畢業生爲主,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同時爲在校教師提供在職培訓,學習等機會。透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加教師對專業知識的認識,提升其專業素質。幫助教師認識到教育的真正內容和目的,有效把握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幼兒園可以組織教師觀摩優秀的公開課。可以是本園的也可以是其他幼兒園的,透過直接的觀察從中學到相關專業知識,並且對自己的課程進行改革創新,同時幼兒園應鼓勵教師大膽想象,推陳出新。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教師在進行音樂活動課的時候,應以幼兒爲主,採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方式進行,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在教授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增加難度,在讓幼兒感受音樂,體會音樂,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對其產生興趣的培養及知識的傳授。這樣幼兒不僅可已學到知識,同時也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例如,在小班開設音樂課時應以音樂欣賞爲主,透過音樂的快慢來做動作,初步感受音樂的節奏感,到了中班就可以教他們簡單的節奏,“媽媽”就可以拍兩下手,“你很棒”拍三下手。到了大班就可以要幼兒對所學的歌曲進行打節奏,並交一些簡單的節奏型。這樣循序漸進的教授可以讓幼兒對節奏有很深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內容,並對其進行深入剖析,透過最有效最捷徑的方式來教授。教師在教授過程中不要一成不變的用一種方法,每次的課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幼兒會失去好奇心,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要多加些創新的成分,使課堂生動活躍。切忌,教師在一節活動課上使用的活動形式不要太貧乏,太多。最好設定在兩到三個。

第三,教材選擇。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要注意選生動性形象具體的圖片資訊較多的圖書,能夠充分引起幼兒的興趣,書中內容要簡單易懂,便於幼兒理解記憶,在選擇歌曲時要注意節奏感鮮明,旋律優美的音樂。另外對幼兒進行舞蹈創編的時候要注意動作簡單。同時在上課時可以讓幼兒自己進行歌詞的改變和創作,及打擊樂等樂器的使用,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

(三)加大社會支援力度。

幼兒園應多向家長介紹相關知識,讓家長全面瞭解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及相關知識。是家長能充分配合幼兒園進行教育,加強家園合作的力度,構建更多的途徑及方式。以此來保證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星星.音樂活動在農村幼兒園開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2010,4.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李曉虹。淺談幼兒園音樂活動教育中有效策略的應用[J].當代學前教育2007(2).

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篇5

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學校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基地。音樂教師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橋樑。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音樂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在內蒙古地區,民族音樂教育尤其是蒙古族民間音樂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音樂的傳承帶來危機。

1.中小學音樂教師對民族音樂教育認識不足。由於審美價值體系的不同從而嚴重影響對民族音樂的認識:“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近現代音樂教育是以西洋文化和西洋模式爲基礎建立起來的。音樂學院乃至師範院校的音樂專業教育,無論教學內容還是課程設定,基本上仍沿襲這以歐洲音樂爲中心的教育體系。這導致了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無論在審美觀念、音樂語言和音樂技法的掌握運用上都是西方的標準,並以此種標準來批評和輕視中國傳統音樂。”由於“歐洲音樂中心論”的長期影響,無論從學校領導、音樂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對民族音樂的審美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個問題並不是能夠在短時期得以解決的,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從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高度和危機感來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認識和責任感。

2.蒙古族民間音樂課程的教材不夠豐富完善、不夠系統健全。我國目前的音樂史類教材,大多數都是以漢族音樂史爲主體的,少數民族音樂歷史知識介紹的很少。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是由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同樣,中華民族的音樂歷史也是由各族人民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共同創造的,缺一不可。作爲內蒙古地區的音樂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將蒙古族民族音樂記入我國音樂史冊,讓中小學學生了解蒙古族民族音樂在內的完整的中國音樂歷史,瞭解作爲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瞭解蒙古族民間音樂在中國音樂歷史發展中所佔有的地位及作用。目前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定中大多隻有一門“民族民間音樂”,而該課程有關蒙古族的民間音樂教學內容少之又少。這種現狀的產生導致音樂教師自身在學校學習期間,就沒有系統、完整的學習蒙古族的音樂歷史及相關的民族音樂的課程,因而音樂教師自身的認知水平就有一定的侷限性,勢必影響和制約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可以說,加強內蒙古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對蒙古族民間音樂教育的學習和課程的改進,是提高內蒙古地區廣大的中小學生對蒙古族民間音樂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民族音樂素養

1.中小學音樂教師自身要注重加強蒙古族音樂知識的學習。從理論到教材的研究都需要積極的更新和完善。蒙古族的民歌除了傳統長調和短調民歌以外,優秀的藝術形式比比皆是:“呼麥”和“潮爾”藝術享譽海內外,其藝術影響力和輻射力引起世界的矚目;蒙古族的民間說唱藝術,如好來寶、烏力格爾將蒙古族的歷史文化包含在這些古老的藝術形式中;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的音樂家已經對蒙古族的音樂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理論體系。主要成果有: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李世相教授的專著《蒙古族長調民歌概論》、內蒙古師範大學潮魯教授的專著《蒙古族民間歌曲與說唱音樂研究》、內蒙古大學出版的《蒙古族傳統音樂調查與研究》以及“蒙古族傳統音樂基礎資源調查研究與開發利用”學術創新團隊成果等。這批新的理論研究成果都可以作爲蒙古族的民間音樂教材內容及理論成果加以推廣和普及。

2.內蒙古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要能夠演唱或演奏蒙古族的音樂,親身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以更好地傳達蒙古族民間音樂的精髓。身爲內蒙古地區的音樂教師必須要求能夠演唱蒙古族的民歌,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要求。將蒙古族的傳統民間歌曲按照地域劃分色彩區,運用蒙古族語言學習並演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漢族教師可用拼音或漢字發音來學習掌握蒙古族語言,儘量用蒙古族母語來演唱,因爲傳統的民歌只有運用蒙古族的母語發音才能準確表達蒙古族民歌原汁原味的藝術魅力,否則總有“隔靴搔癢”之感。

3.要注重蒙古族民間器樂的學習。教師如果有可能,要儘量掌握一種蒙古族器樂的演奏,即使不會器樂的演奏也應該對蒙古族的傳統樂器有所瞭解和認識。蒙古族的代表性樂器有馬頭琴、四胡、三絃、雅托克、託不秀、火不思、潮爾琴等等。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樂器———馬頭琴。馬頭琴的音樂藝術目前已經得到世界範圍的傳播和認可。如果音樂教師對蒙古族的民間器樂“一知半解”不甚瞭解,那學生更會是興味索然、一無所知。

(二)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是當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和迫切任務。調查發現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仍是以聽和講授爲主。黑板、鋼琴和音響一直是教學的主要輔助教具和手段。這種教學方法雖然也能發揮一定作用,但形式比較單一陳舊。當代中小學生充滿青春活力,思想活躍,這樣的授課方法容易將音樂課講成枯燥的理論課,達不到音樂課程所帶來的視聽結合的音樂美感體驗。“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資訊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顯然,資訊量主要是依靠視覺和聽覺來獲取的,所以要採用多媒體技術,採取“視聽結合”、“聽唱結合”、“聽講結合”等多種方式開展音樂課堂教學,以調動學生視覺和聽覺以及身體語言多種感官的功能。試想一下,當學生們在屏幕中看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藍藍的天空、成羣的牛、馬、駱駝、羊的畫面,此時除了蒙古族的長調民歌,伴以蒙古族的馬頭琴奏響的悠揚牧歌以外,再也沒有能夠與此情此景相匹配的音樂了。這種美感的情感體驗會升華出學生們對草原音樂的熱愛,對家鄉的自豪和眷戀。

(三)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內容

中小學音樂課課時極爲有限。在有限的音樂課上,教師要結合青少年學生的特點,選擇既具有教育意義又能夠讓學生喜歡且能理解的內容。比如結合蒙古族的歷史故事學習蒙古族的民歌《嘎達梅林》:清朝末期,政府開墾大片草原,牧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牧場,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甚至背井離鄉。嘎達梅林多次到墾務局反對開墾,被免去職。爲了保護牧場,嘎達梅林於1931年4月5日組織隊伍發動起義,後在戰鬥中被包圍,最後戰死。嘎達梅林的起義雖然失敗,但是牧墾草原的計劃被延遲。嘎達梅林的起義是爲了保護蒙古族牧民的利益,而放墾對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對環境的破壞。這個歷史故事被傳唱成爲蒙古族民歌、拍成了電影、電視劇。透過民歌瞭解蒙古族的歷史,會加深學生的民族情感。而這樣優秀的民歌,也應該成爲內蒙古地區中小學的必學曲目。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其教育教學的特點,注重對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形式特點、規律、要求和實施途徑的總結,不斷改進教學的思想、內容以及方式、方法。在音樂課程的教學中,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蒙古族音樂的熱愛,音樂教師應注重以下內容的傳授:

(1)蒙古族民間音樂的形成與發展,音樂與政治、歷史、文化、哲學的關係,音樂與時代、地域等的聯繫。

(2)選用恰當內容,讓學生了解蒙古族民間音樂語言,體會蒙古族文化中豐富的哲理性以及蒙古族音樂所具有的比喻、象徵、暗示等特點。

(3)蒙古族音樂的形式及其傳承問題。

(4)蒙古族音樂的風格及姊妹藝術之間的聯繫等。

(四)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蒙古族音樂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體會到蒙古族音樂所帶來的審美享受。

1.組織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技能。如組織小型民樂隊,組織有器樂演奏特長的學生演奏蒙古族民歌;組織“民歌大賽”,讓學生了解民歌、熟悉民歌;開展“蒙古族音樂知識競賽”,讓學生透過知識問答的方式瞭解民族音樂知識,如蒙古族的樂器有什麼?蒙古族的民歌有哪些?蒙古族的什麼儀式唱什麼歌?透過組織這些活動來豐富中小學的音樂生活同時傳達蒙古民族的音樂知識。

2.引導學生以“親身感受”的方式,參與蒙古族的傳統民俗活動,如那達慕大會、蒙古族的傳統婚禮、祭祀敖包活動,都包含有豐富的民族音樂活動。

3.透過“請進來”的方式,邀請民間藝術家來校指導、表演、講座,進行蒙古族民間音樂展示,讓學生受到面對面的薰陶。內蒙古自治區近年來對蒙古族音樂的發展和傳承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如內蒙古財經學院於2011年9月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內蒙古長調藝術交流研究會主辦,學院團委協辦“天驕之聲,唱響校園”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長調走進校園活動。活動中,藝術家以其優美的歌聲向到場的學生和嘉賓展示了蘊含不同地方特色的長調,對於弘揚民族精神,傳承長調與特色民族文化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樣的活動次數較少,參與活動的學生也比較受限。但是以上情況說明,蒙古族音樂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正在引起不同層面的關注,同時也必將帶來蒙古族音樂傳承和發展的繁榮。蒙古族音樂是蒙古民族歷史發展的縮影。讓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蒙古族學生從小浸潤在民族音樂的環境中,並以開放的心態吸收人類一切優秀的多元音樂文化,這應是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音樂教師的使命。音樂教師肩負着傳承音樂文化的重任,在已有的教學內容中引入蒙古族音樂內容進行傳播和教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加強中小學音樂教師對蒙古族音樂的認識和學習,合理調整課程內容設定,運用現代技術加強傳統民族音樂教育,以文化爲載體拓寬中小學生對蒙古族音樂的認識,爲學生創造瞭解認識民族音樂的土壤,是我們內蒙古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承擔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