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學醫院藥學部(藥劑科)中藥學臨牀帶教課程設計

學問君 人氣:8.84K

摘 要:目的:探討中藥學臨牀帶教課程的設計方法。以《中藥學》課程目標分爲課堂教學爲中心、以實踐教學爲重點以網絡教學爲補充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並能夠激發對科學實踐和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培養嚴謹治學的科學素質,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醫院藥學部(藥劑科)中藥學臨牀帶教課程設計

關鍵詞:中藥製劑;課程設計;工作過程導向;臨牀帶教

中藥學是中醫學專業和中醫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和骨幹學科,屬於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與方劑學之間的橋樑學科,它的教學關係到中醫學專業的學生能否打下牢固的基礎,但是由於中藥學涉及的中藥種類繁多,需要記憶的知識比較多,給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帶來較大的苦難。目前藥物的創新與發展已經成爲科研競爭中的重點項目[1],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所謂的工作導向模式就是以實際的工作崗位任務出發,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課程設計採用模組化結構,並以工作過程爲導向將各個模組序化,重點是將課程分爲檢驗前準備、前處理技術、中藥製劑理化鑑別、中藥分析製劑分析綜合技能訓練等6個教學子模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並採用多種手段進行教學[2],注重專業核心能力考覈,多種考覈形式結合。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爲學習內容,以實踐過程的學習爲主要過程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可以加強課程內容與臨牀工作的相關性,整合理論和實踐,提高學生對中藥學的認識。

1 以課堂教學爲中心

中藥學的內容繁多,學生難以抓住重點,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正確引導,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以傳統的授課法爲主,但是必須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看中藥的彩色圖譜,讓學生對中藥有個初步的感官認識,也可以適當播放教學光盤,並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易懂、直觀,比如在講到煎藥方法時,因爲大部分學生沒有煎藥的經驗,教師單純的講解,學生很難以理解,可以適當的播放煎藥的視頻[3],學生對煎藥的過程可以一目瞭然,在講到具體的中藥時,可以穿插關於該種中藥的詩文典故,比如蟬蛻甘、寒,歸肺、肝經,功效爲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這味藥物功效及主治都比較多.純粹照本宣科的講解肯定枯燥乏味。筆者首先引入唐代虞世南的詩《蟬》:“垂矮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種授課方式能夠使知識系統化,並與功效相近的藥物進行比較,做到可以靈活區別使用藥物[4],爲臨牀靈活應用打下基礎,知識積累到一定階段後,可以採用更多的方式如謎語、笑話等形式檢測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能夠增加學習興趣。

2 以實踐教學爲重點

可以使學生能更加直觀的認識到中藥的植物,專門安排中草藥園見習課,讓學生親眼目睹植物的真實形態,除了對所學的藥物進行識別,還要讓學生識別和比較名稱與外形相似的藥物,如茵陳和青蒿、蒼朮和白朮等,還要了解同一植物不同入藥部位的藥物,比如枸杞子和地骨皮.大青葉和板藍根,木通和八月札,讓學生記住具有大毒性的藥物[5],比如雷公藤、烏頭等,中毒性的藥物如半夏、天南星等。小毒的藥物如蒼耳子、吳茱萸等,簡要介紹中毒的症狀和急救的措施,讓學生能夠使用肉眼觀察植物的形態、聞植物的味道,如魚腥草的葉片有明顯的魚腥味,比較容易識別,問是指向帶教老師提出問題,透過帶教老師的解答,加深對植物的認識。

3 在中藥室認識中藥材

見習課上,學生在中藥室既可以認識中藥材,又可以認識中藥飲品,在講到人蔘的`時候,可以給學生人蔘按產地分類包括園參、野山參,也可以按照加工方法進行分類,包括曬參、糖參、紅參,將加工方法介紹給學生,並教會學生如何鑑別人蔘的質量、真僞等,在講到中藥飲片時,可以讓學生口嘗、手摸相結合,口嘗是透過咀嚼、嘗味依靠味感來鑑別中藥的優劣,這是一種傳統的鑑別方法,是中藥性狀鑑別的重要內容之一,比如牛黃置舌尖即有甘涼感。稍加牙嚼,則甘涼氣即可擴散到整個口腔,並帶香氣。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是京黃:置舌尖有甘苦味,牙嚼後出現甘涼氣,可擴散到舌心。香氣較少的是金山黃[6]:味苦帶甘,牙嚼後甘涼氣少。稍帶土腥味的是印度黃。手摸是用手觸感中藥飲片的輕重、軟硬、光滑度和乾溼度,判別藥物的真僞優劣,比如土茯苓有彈性等。

4 利用動物實驗證實中藥的功效

爲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中藥的功效,可以開設中藥學實驗課,包括設計性試驗、驗證性試驗,驗證性試驗室使學生掌握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並掌握不同重要的藥理作用,設計性試驗室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與試驗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在業餘時間按利用網絡補充更豐富的知識。

這種教學模式透過課堂教學、實踐、網絡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想補充,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加充實,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科學素質,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高慶,沈發治,秦建華.工作過程導向模式下對高職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一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8,17(4):18-20.

[2]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5.

[3]樑生旺,王淑美,吳明俠.中藥製劑分析教學內容的設定[J].藥學教育,2003,19(3):27.28.

[4]方肇勤.中醫學綜合實驗[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2:12-3.

[5]高汝傑,常惟智,趙文靜.多媒體技術在《中藥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思考.中醫藥資訊,2008,25(2):76.

[6]吳紅玲.實驗教學法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教育,2005,24(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