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戲曲舞蹈的藝術特徵

學問君 人氣:1.91W
淺析戲曲舞蹈的藝術特徵
摘要:舞蹈是戲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終與戲曲保持着密切的關係。戲曲舞蹈與故事情節、唱腔讀白整體配合得十分和諧,具有與一般民間舞蹈所不同的藝術特徵。

關鍵詞:戲曲舞蹈 圓潤流暢 節奏鮮明 舞臺技藝 內在美
  
  舞蹈,作爲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之一,在戲曲表演中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國維曾以“以歌舞演故事”定義戲曲,戲曲表演“有聲即歌,無動不舞”,以歌舞爲主要手段來表現內容、刻畫人物,可以說是戲曲藝術的一個綜合性特徵。由此可見,舞蹈是戲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終與戲曲保持着密切的關係。本文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作爲爲戲曲表演而服務的戲曲舞蹈所具有的藝術特徵。
  戲曲藝術繼承和發揚了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中的精華,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爲了表達內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動作體系和人體美學法則,同時形成了與故事情節、唱腔讀白,整體配合得十分和諧的外在形態,具有與一般民間舞蹈所不同的藝術特徵。
  首先戲曲舞蹈圓潤流暢,滿足了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中對和諧圓融、審美意境的一種不斷追求。
  曾經擔任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的著名藝術家歐陽予倩老師,在分析戲曲舞蹈特點時非常精闢地指出:戲曲舞蹈可以說是“劃圓圈的藝術”。所謂圓,指的是圓潤豐滿。戲曲舞蹈動作,講究剛柔、虛實、開合的對立統一;左右手常分陰陽,而後歸爲一元;身體的前俯後仰亦爲陰陽配合,腳步多爲一實一虛。常常表現爲欲左先右,欲揚先抑,欲進先退,欲衝先避的運動規律,使動作看起來渾圓自然,將舞蹈的運動路線如行雲流水般隱於它特有的“圓”美韻勢中。而在造型姿態上,雙臂上舉的造型虎抱拳、雙託掌、下垂的提襟、按掌、左右平臺的山膀等,也都有着一種如弓似鐘的渾圓線條。在場面調度和隊形變化上,梨園藝術家巧妙地施圓於方,設計了圓圈、弧線、二龍吐珠、龍擺尾等極富流動變化之美的曲線,演員藉助在繞圓中這種可分可合的靈活性,足不出舞臺就可展現馳馬千里,行船百里,時而走南闖北,時而發兵塞北,時而佈陣江東,將廣闊的生活場景,有滋有味,神情逼真地呈現在觀衆的面前。種種這些都符合了中華民族傳統的人體審美觀點,它包含着流暢、運動、舒展、活潑、婉轉、和諧和完美,給人帶來曼妙豐富的審美體驗。
  其次,戲曲舞蹈節奏鮮明,動靜結合。
  戲諺說:“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戲曲舞蹈身段中“亮相”的種種造型姿態,就是一種靜止的舞蹈,亮相一般是在主要角色上場(有時用於下場時)或一節舞蹈動作完畢後的一個短促的停頓。在這停頓的一瞬間,透過雕塑式的姿勢而凝固爲優美的造型,集中而突出地顯示出人物的外在風貌和內在精神狀態。是一種高度集中、高度提煉、高度展示的戲曲表現手段之一。可是,在這靜止的瞬間,卻蘊含着動的因素。外形是靜態的,心裏卻充滿了複雜激烈的動盪。在一連串的讀白唱段,或是一連串的武打動作之中加上一個亮相得以停頓,它不僅是演員表演的一個小小間歇,從欣賞的角度來說也能起到一個畫龍點睛的效果。因此,亮相是表現戲曲舞蹈動靜結合的特徵極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戲曲舞蹈動作的動靜結合,節奏是分不開的重要因素。節奏是舞蹈動作構成的要素之一,鮮明的節奏感是戲曲舞蹈的另一突出特點。中國戲曲的表演程式對節奏性要求很高。戲曲表演是以打擊樂爲主的伴奏形式,它要求招式分明,乾淨利落,動而不水,靜而不呆,把“唱”“念”“做”“打”諸般藝術手段有機地統一到了一起,從而也加強了戲曲的戲劇性成分。鮮明的節奏使舞蹈動作也變得更加具有節奏性。比如人物上場時的臺步,只要踩着[慢長錘]這種“倉七臺七”週期反覆的鑼鼓點,它的動作節奏感就自然地突顯出來。甚至於非常複雜的亮相動作,也只要在[四擊頭]的.規範下,找準“大臺|倉|倉 七臺|倉另七臺|倉另‖ ”,它的四拍音響節奏,也能把動作的節奏感分明地表現出來。總之,戲曲舞蹈的節奏就好像一條紐帶,將手、眼、身、法、步嚴密串綴與組織起來,形成了各種善於表達喜、怒、哀、樂、愛、恨、欲等各種感情的動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