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徵分析

學問君 人氣:1.28W

傣族舞蹈的美帶給了人們無限的神祕與嚮往,孔雀舞的美帶給了人追求藝術熱愛生活的力量,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篇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徵分析,歡迎閱讀檢視,希望對你的論文寫作有幫助。

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徵分析

1、概述

傣族,一個活躍於美麗的西雙版納地區的少數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給人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其民族的舞蹈[1]。該民族追求安逸的生活,嚮往和平,崇尚自由,因此傣族的舞蹈也以溫柔細膩、優美平和而着稱,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動作是“三道彎”。而將這種源於自然而又對自然無限熱愛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的莫過於傣族舞蹈中的孔雀舞[2]。

在素來被譽爲“孔雀之鄉”的傣族地區,偏偏起舞的孔雀常常伴隨着傣鄉人的生活,因此傣族人民將孔雀看作是吉祥、幸福、美麗和善良的象徵[3]。孔雀舞也因傣族人最初的單純模仿孔雀優美的舞姿而產生並逐漸根據人們的審美觀點來加入人性的元素和感情而發展起來。

2、傣族舞蹈的基本特徵

從審美學的角度來看孔雀舞,我們會從其體態造型、服裝道具和舞臺表現效果等綜合結構中看出其蘊含的哲學思想和審美理念。孔雀舞對傣族的民族個性進行了完美的詮釋,其充分表現了傣家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和平和安定的嚮往。同時也是這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傣家人的生活態度才造就出這麼優美的傣族舞蹈,給予世人一次次的視覺盛宴。

2.1孔雀舞的審美特徵

不同時期不同的藝術表演者對美的追求是不盡相同的,這更成就了孔雀舞不同時期的不同審美特徵,使得孔雀舞不斷的發展創新[4]。“三道彎”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徵。第一道彎從立起的腳掌至彎曲的膝部,第二道彎從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彎從胯部到傾斜的上身。手臂的動作也是三道彎: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腿部的動作還是呈三道彎:立起的腳掌至腳跟,腳跟至彎屈的膝,膝至胯。這種身、手、腿“三道彎”的體態造型是與他們生活在亞熱帶地域,與姑娘着緊身上衣、長筒裙,與他們信仰小乘佛教,與他們視孔雀爲聖鳥而極爲喜愛等等,均頗有相關。我們可以看出,服飾的特點、佛教的雕塑、孔雀的姿勢神態等都較爲直接地反映在傣族舞蹈中。傣族民間舞蹈的基本手型有: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頭)、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等;其舞姿造型上的“三道彎”即是模仿棲息在樹樁上的孔雀,那長長的尾翅垂下來的自然的三道彎形態。舞姿造型的“三道彎”和“一順邊”兩者融合後形成多種柔媚線條的組合,體現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詳、舒緩的規律特點。舞姿“一順邊”來自於人們的勞動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揚場勞動時的步態和形態。又如農家活中,手拿特大的蔑扇風篩選谷時,手、腳、身體一致,都順着一個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僅有三道彎的特點,也具有“一順邊”之美。

2.2傣族舞蹈審美的藝術形式和代表作品

《孔雀飛來》是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清風吹拂,細雨輕飄,是孔雀飛來了;蘆笙聲聲歌聲悠揚,是孔雀飛來了;蘆花綻放,木棉紅透,是孔雀飛來了;多麼美妙的畫卷,多麼祥和的圖景,在這幅美妙的畫卷裏走來了一隻美麗的孔雀,它步伐輕快,它輕梳羽毛,它隨風飛舞。它給傣族村寨帶來了祥和、帶來了幸福,它也和傣族人民一起沉浸於這吉祥歡樂中。這就是傣族女子獨舞《孔雀飛來》所表現和營造的舞蹈意象。孔雀飛來了,美好的生活來到了,傣家村寨的人們歡欣地歌唱着。《孔雀飛來》是個情緒性很強的舞蹈,編導在編排上處處強調和突出這一情緒,在舞臺調度上,編導同樣不忘這一目的。透過舞者多向度的調度,反映欣喜萬分的心情。透過這種調度,觀者彷彿也看到了傣家村寨的鉅變,看到了人們富裕祥和的生活,更看到了美好的未來。簡單的一支舞,美的是舞蹈,美的是神態,美的是故事,反映這個民族美麗的生活。孔雀舞的審美特徵之三是藝術形式。在古代,孔雀舞是男子表演的一種舞蹈,主要表演於寺廟或者是廣場上。從上個世紀開始,孔雀舞被人們所認可,併成爲一種觀賞價值極高,藝術性極強且舞蹈套路繁多的舞蹈派別。第一位走入我們生活的孔雀舞表演者是毛相先生,是他將孔雀舞帶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並讓我們對傣族舞蹈有了更深的瞭解。他對傣族文化和孔雀舞有着獨到的見解,並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創造了一套由簡入繁的教學方案。毛相的勤奮鑄就了他的成功,他爲了更細緻更清楚的觀察孔雀的形態、神情和動作天天跑到孔雀的棲息地去與孔雀們一同生活。這種執着和毅力以及其對孔雀舞的無限熱愛,促使着他爲孔雀舞而努力和奮鬥,從而讓他具備了精湛絕美的舞蹈技藝,併成爲人們崇拜和尊敬的瑞利江畔的孔雀舞大師。他在傳統孔雀舞的基礎上開創了徒手錶演的先河,並在其多個作品中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藝術形式。《雙人孔雀舞》等一些作品就是毛相先生對傳統孔雀舞進行改編的傑作,這些作品對後來傣族舞蹈的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和作用。他表演的孔雀舞,脫去了傳統的面具,透過頭、眼、身、手、足等極富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把孔雀表現得活靈活現、優美絕倫,充分表現其與衆不同的審美觀點。新中國成立以後,女子表演者的加入使孔雀舞得到了新的生機,同時女子的表演也多被人們所熟知,並得到了廣大羣衆的認可。女性的美蘊含了無限的柔軟和豐韻,這種女性肢體的柔美細膩和身體自由的舒展,使人們在視覺和心靈上有了不同於男性表演的另一種享受,充分的表達了孔雀的嫵媚之美。七十年代被人們譽爲孔雀公主的刀美蘭就是在個階段成長的。她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舞蹈當中,對孔雀之美做了完美的表達。刀美蘭是毛相先生的學生,她敢於突破傳統文化的束縛,對孔雀舞做了大膽的嘗試和改編,並開啓了女性表演的新的藝術形式。她的舞蹈風格多以靈動自由、柔軟嫵媚爲主,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舞蹈藝術的美,打破了人們常規的審美標準[5]。刀美蘭形式的孔雀舞,對傳統舞蹈做了很好的繼承,又對現在的舞蹈加入了許多惟妙惟肖的舞蹈動作,將孔雀舞從一種田園式的民間自娛藝術轉化成爲了能夠上登大雅之堂的舞臺藝術,使人們的審美觀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如果說,刀美蘭開啓了女子表演孔雀舞的篇章,那麼楊麗萍就是續寫這個篇章的另一人。楊麗萍,一隻從傣族文化中飛出的“白孔雀”,將人性的本源融入到藝術的生命價值當中,使藝術之美再一次昇華[5]。一條白色長裙,一段醉人心絃的小提琴曲以及一臺美輪美奐的燈光天幕,這種絕妙的組合與楊麗萍柔軟細膩的肢體和嫵媚妖嬈的動作相結合,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視覺畫卷。楊麗萍一段《雀之靈》猶如一個藍色的夢境,一個無限純淨的世界,在那個神祕的境地,生命之河在流淌,洗滌和淨化我們的心靈。她的美,滿足了人們對美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認識。

傣族的孔雀舞審美特徵以別具一格的舞蹈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能夠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振奮和鼓舞,能夠激發人的進取心,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修養,端正人的心理品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感悟。

3、結語

傣族舞蹈的美帶給了人們無限的神祕與嚮往,孔雀舞的美帶給了人追求藝術熱愛生活的力量。因爲對美的追求,傣家人創造出了孔雀舞,因爲傣族孔雀舞的美,人們一次次改變了審美的價值觀。現在的`孔雀舞是藝術創造與舞臺實踐完美結合的典範,它使得傣族的民間文化擁有了真正的時代審美合力以及普遍的社會意義和跨越時空的文化價值。同時,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審美標準不斷改變,因而包括傣族舞蹈在內的我國民間舞蹈文化受到了各種電視節目,電影,遊戲等娛樂方式的衝擊。我們不敢保證已有的傣族舞蹈形式還能否打動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同時,新一代的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淡漠使得傣族舞蹈等民族文化的發展受到的一定的限制。因此,對於孔雀舞,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它現在的輝煌,而是要保護和傳承傣族舞蹈,在保證傳統傣族舞蹈藝術形式血脈不斷的情況下,融入新的元素進行適當的創新,始終保持其先進性和審美的新鮮性[6]。在新的審美標準下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同時在新的藝術形式下感悟更新的審美標準,以此循環,藝術纔會發展,藝術之美才會進步。

參考文獻:

[1]樑鋒,高敏.淺析近現代傣族舞蹈風格特點及審美特徵的演變——以傣族“孔雀舞”爲例[J].藝術論叢.

[2][日]長谷川清/着,餘延玲/譯.民族表象與文化實踐:以雲南傣族孔雀舞爲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3):95-101.

傣族舞蹈的基本體態

(一)傣族舞蹈基本體態

(1)“三道彎”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徵:

第一道彎:從立起的腳掌至彎曲的膝部

第二道彎:從膝部到胯部

第三道彎:從胯部到傾斜的上身

(2)手臂的動作也是三道彎:指尖至手腕,手腕至肘,肘至臂。

(3)腿部的動作還是呈三道彎:立起的腳掌至腳跟,腳跟至彎屈的膝,膝至胯。

(4)傣族舞蹈在動作過程中,“三道彎”分爲“靜態三道彎”和“動態三道彎”,

“靜態三道彎”那是一種人體s狀的曲線姿態,稱爲“體態三道彎”。它是舞者在靜態中保持s狀曲線造型,運用腰部和胸部的前後三道彎、胯部的左右三道彎展現女性的曲線美。

“動態三道彎”是透過動作的連續過程形成的s狀曲線動態,稱爲“動律三道彎”。它是在腿保持半蹲狀態,重拍向下,雙膝在彎曲中屈伸,以屈伸帶動身體顫動和左右輕擺的舞蹈動律基礎上,運用人體其他不同部位,如頭、手、肘、肩、腰、胯、膝等的每個關節都儘量彎曲,使整個體態有多種曲線交織執行,形成千姿百態的s形。

(二)傣族舞蹈基本手型、腳型與手位

基本手型:掌型、曲掌型、冠形(模仿孔雀頭)、嘴型(模仿孔雀嘴)、爪型(模仿孔雀爪)、葉型(模仿椰子樹的葉子)

基本腳型主要有形成三道彎的勾繃腳;

基本手位:一位展翅、二位抱翅、三位雙合翅、四位合抱翅、五位順展翅、六位側展翅、七位展翅、高展翅

(三)傣族舞蹈的律動

傣族人民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由於天氣溼熱,又生活在“寧靜的田園”中,人們不喜歡激烈的活動,所以舞蹈動作較爲平穩,儀態安詳,跳躍動作較少,節奏大都爲2/4拍連綿不斷的節奏型,舞蹈基本動律多爲腿保持半蹲狀態,重拍向下,雙膝在彎曲中屈伸、動作,以屈伸帶動身體顫動和前後輕擺;腳多爲腳後踢,踢起時快而有力,落地時輕而穩,這種律動不僅模擬孔雀行走時的步態,還頗像大象在森林中的漫步,具有一股內在的含蓄健穩的力量美。

舞姿造型的“三道彎”和“一順邊”兩者融合後形成多種柔媚線條的組合,體現出傣族舞蹈特有的安詳、舒緩的規律特點。舞姿“一順邊”來自於人們的勞動生活,如傣族姑娘挑水,挑谷,揚場勞動時的步態和形態,手、腳、身體一致,都順着一個方向,因而在舞姿造型上不僅有三道彎的特點,也具有“一順邊”之美。

(四)傣族舞蹈的基本動律

(1)正面起伏:重拍向下沉,慢慢地沉,向下走要均勻,脊椎要垂直,蹲的時候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脊椎對着腳後跟下沉,向上提的時候要緩慢,和下垂時一樣。

(2)旁邊起伏:下沉的時候出右胯,雙膝向下彎,左膝叉住右腳的膝蓋,上身向左,頭向右看;反方向動作,出左胯,右腳點地向左腿壓,這個時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胯的時候上身不能前傾後仰,保持正直,頂出右腰,頭往左看。

(3)腳部的正步起伏:當身體下沉的時候都有個擡腿動作,勾回來的時候膝蓋不能向前頂,一定要垂直向後踢腿,而且是勾腳,每當踢起時都要迅速,動作要乾淨,還要配合呼吸;當腿向後踢的時候上身有點左右起伏,不能垂直起伏;當起左腿的時候,出右胯,起右腿的時候出左胯,這個動作在傣族舞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