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宗教信仰論文

學問君 人氣:8.99K

一、大學生宗教信仰現狀及其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宗教信仰論文

1.大學生信教人數呈擴大趨勢

以北京高校作爲全國大學生宗教信仰人數發展趨勢的研究個案,根據相關學者的問卷調查數據,可以得出北京市高校大學生的信教數量處於一個不斷擴大的趨勢之中。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九五”項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結果顯示北京市大學生中明確表示有宗教信仰的佔13.4%;2009年,中央民族大學何其敏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大學生信仰調查”課題調查發現,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學生佔總調查對象的16.88%;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劉成運、韓宇“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調查———以北京爲中心的考察”的調研結果顯示信仰宗教的大學生比例是19.1%。由此可見,從1998年到2010,北京高校大學生信教人數有所增加,且後期的增長速度要明顯的快於前期。

2.大學生對宗教持盲從和模糊態度

一方面,大學生對宗教信仰多被動和盲從。儘管當代大學生主要是透過網絡、書籍的方式和途徑來獲取宗教方面的認識,但他們對宗教的親近和曖昧態度卻深受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信徒中有約1/3是在家庭的影響下開始信仰宗教,約1/7是在親戚和朋友的影響下皈依宗教,而自主皈依宗教的大學生所佔比重非常小。另一方面,大學生信徒對宗教知識和我國的宗教政策缺乏準確、全面的瞭解,如將傳統文化中帶有宗教色彩的內容誤認爲是宗教信仰,共產黨員信教人數在不斷增加,甚至還有小部分大學生在校園內傳教等行爲都是大學生對宗教認識模糊化的結果。

3.大學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和基督教爲主

佛教因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爲大多數中國民衆所熟知,使其成爲人們在進行宗教信仰選擇時的首要對象,大學生在社會、家庭和親友的影響下也容易做出同樣的宗教信仰選擇。基督教是西方社會的主流信仰,其歷史典籍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故事性和哲理性,加之全球化和資訊化大潮的助推,使這一西方的宗教信仰擁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生信徒。

4.大學生信教動機功利性較強

一方面,從信教的目的來看,大學生選擇宗教多是爲自身的苦惱和困惑尋找心理安慰,如“轉移學習或情感受挫”、“得到神靈庇佑而事事順心”、“緩解學習、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逃避社會矛盾和問題”等等,而不是出於對宗教理想的追求,缺乏對宗教的執着和虔誠,信教動機不純,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另一方面,從宗教組織和活動形式上來看,大學生信徒要實現上述目的就要加入宗教組織、參與宗教活動、密切成員間的交流。其中,宗教活動是實現大學生入教目的的核心環節。然而,就是這一核心環節,大學生信徒有規律參加的僅佔3.33%,有將近一半的同學表示“從不參加”,並且同學參加較多的也是聚餐、旅行等“非正式宗教團體活動”。只有處於困境,才較自覺的想起參加宗教活動,對所信仰宗教的虔誠性不高。

5.大學生普遍尊崇宗教文化

大學生在接觸宗教時更加註重宗教的文化內涵,更加傾向於從文化方面來認知和評判宗教。他們閱讀宗教典籍、光顧宗教活動場所,並不表明他們屬於宗教信仰者,而更多的是出於好奇和被其中的思想文化所吸引。“我信教,純粹是因爲美,被她的美所震撼”正是這一特徵的典型概括。

二、大學生宗教信仰原因剖析

(一)社會環境因素

1.全國“宗教熱”影響

20世紀末期以來,我國出現了一波宗教信仰熱潮,其鮮明特徵是信教人數不斷增加,宗教種類日益多樣化,信仰者來源由原來主要是“貧、病、婦、老”向有資產、有文化的中青年羣體拓展。而大學生處於時代前沿,當整個社會都呈現出“宗教熱”時,作爲精力過剩、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感知敏銳的羣體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衝擊,成爲宗教傳播的重要對象之一。

2.社會轉型帶來信仰危機

新舊體制並存交替的局面不僅帶來了諸多激烈的矛盾衝突,還使人們的精神需要陷入暫時的“真空”狀態,出現信仰危機。“大學生的精神缺失很大程度上源於一種社會共同信仰的弱化,是社會衡量標準化的結果。”面對新舊兩種體制和道德評價標準的矛盾,大學生容易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若在這樣一種狀態下遭遇宗教,成爲宗教親近者乃至宗教信仰者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大。

3.宗教政策的調整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宗教的生存和發展環境變得越來越寬鬆,這使得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也使大學生接觸宗教變得更加容易。

4.資訊傳播手段的現代化

資訊化時代,網絡的普及推動了宗教的傳播。互聯網以其覆蓋面廣、互動性強和靈活多變的優勢成爲宗教傳播主要方式和途徑之一,也是大學生接觸、認知宗教最便捷的工具和手段。

(二)大學生主體因素

1.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差

生活在1980年代甚至是1990年代的大學生,物質條件優越,生活經驗缺乏,受挫能力和吃苦精神相對淡化,心理素質不高。當遇到困難和失敗而感到茫然、疑慮和混亂時,當追求完美人格和理想社會在現實中受挫而感到自卑、焦慮和絕望時,他們選擇逃避並尋求宗教情感的依靠和“超然”力量的庇佑成爲一種寄託和鼓舞。

2.大學生對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等精神需要的追尋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當人的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就會追求高層次的需求。當代大學生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會追尋更高層次的需要即歸屬和愛、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當高層次的需要在現實世界中難以滿足時,他們便將努力的方向轉向宗教這個虛幻的世界,以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3.大學生對宗教的主觀認識存有偏差

大學生對宗教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系統,對宗教的認識也大部分停留在感性的表面,對宗教的本質、功能、發展歷史和最終的消亡趨勢不甚瞭解,導致了在主觀認識上將宗教簡單看成是關於“善”、關於“愛”的組織。而實際上,宗教所宣揚“善”與“愛”因缺乏具體性,只能陷於空洞和盲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演變成行政命令的附庸和詮釋,教育內容陳舊、失實,很大程度上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和需要,缺乏親和力和說服力,致使高等院校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和理想教育實效性不強。與此同時,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缺乏系統的宗教理論,在講授宗教相關問題時不全面、不繫統,很難實現對大學宗教信仰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單向的強制灌輸爲主,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心理,致使一部分人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甚至在校園中出現羞於談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教育效果嚴重背離教育者初衷。

(四)宗教因素

1.宗教固有的積極功能增強了它的吸引力

宗教作爲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有它所固有的積極功能:

(1)文化展示功能。宗教是一個文化綜合體,自身包含多種文化形式,如典籍、建築、儀器、雕塑、繪畫等都是人類千百年智慧的結晶和傳承的'載體。

(2)道德規範功能。宗教道德規範對信教羣衆有很強的指導和自我約束作用,同時對穩定社會秩序,構造和諧環境都具有獨特的積極意義。

(3)心理調控功能。宗教教義宣揚看淡世俗社會的功名利祿,崇尚心境的平和、內在修爲的高尚等等對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4)組織的整合功能。加入宗教組織能使很多處於邊緣化的無組織可加入的大學生獲得組織上的歸屬感和心靈的寄託之所。

2.宗教自身的改革使其更適應社會需求

宗教隨着社會的變革也在做出不斷地調整,一改過去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和消極避世的態度,開始密切關注社會生活,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在宗教精神、宗教權力、宗教觀念、宗教價值取向、宗教情感、宗教活動以及宗教禮儀和戒律等方面不斷深化其世俗化的改革。這使宗教的發展能夠更好的迎合社會變革中的現實需要,成爲慰藉當代大學生孤獨浮躁、疏離冷漠心緒的重要方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策略

(一)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實現人本回歸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佔據着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建立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應簡單的理解爲意識形態的灌輸。應摒棄“行政化”觀念,摒棄以往高、大、空的宏觀道德教育方式,真正實現教育的人本性,加強教育的針對性、靈活性和現實性,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注重人文關懷,深入細緻瞭解並真正掌握當代大學生的信仰選擇和心理問題。其次,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宗教理論體系,提高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素養,爲大學生科學宗教觀的建立提供師資保障。最後,重視實踐教學,引導大學生合理的精神需求。實踐活動的結果往往比單純的理論說教更具說服力,大學生透過正反兩方面實踐結果的對比,更容易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理解和認可。這有利於自覺抵制有神論思想的侵蝕和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的培養,對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無疑大有裨益。

(二)豐富校園文化,注重滿足大學生精神需求

一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指導,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引導。正視宗教信仰在校園內的存在,開設與宗教文化相關的選修課程或學術講座,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引導學生客觀、理性地對待宗教,爲其開闢一條合適的認識宗教、理解宗教的途徑,消除對宗教的神祕感。可發起“愛心工程”,幫助解決大學生尤其是特殊羣體在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中的實際問題,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要透過多樣化的途徑,幫助大學生豐富人生體驗,增加生活閱歷,提高抗挫能力,使他們感受到學校、師生的關愛,積極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校園。另一方面,加強班集體的組織功能,開展類型豐富的班級活動,滿足大學生羣體交往的需求。與此同時,還應建設高質量、多樣化的校園社團組織,爭取把所有學生納入到組織之中。要引發他們作爲“班級人”、“社團人”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使其能夠在組織中發展興趣,提高能力,寄託情感,使班級、社團和學校成爲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造就大學生健全完善人格

大學生正處於第二次“心理斷乳期”,經歷着從幼稚到成熟的躍進。這個時期大學生的心理呈現出極強的矛盾性:他們既喜歡求新、求異,嚮往改革、冒險和刺激,又缺乏勇氣坦然面對失敗,在諸多壓力和激烈競爭面前感覺前途迷茫而困頓,在殘酷現實面前不斷尋找躲避的場所。宗教信仰正好提供給部分大學生一個不錯選擇。高校應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和手段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全的心理機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造就一批具有堅強樂觀的精神、頑強拼搏的毅力、穩定良好情緒和健全完善人格的較好心理素質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