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學問君 人氣:2.28W

論文關鍵詞 設計 課程設定 藝術與技術

淺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論文摘要 藝術設計教學怎樣適應新的時代?培養什麼樣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這些是目前許多院校正在探討與研究的課題和加快調整教學大綱的重點工作之一。結合藝術設計教學專業特點、課程設定、藝術與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並結合教學實踐,提出關於加強和改善藝術設計基礎的一些建議。
  
  隨着我國改革的深入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普及進程的推進,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質量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其他學科一樣,應完善專業教學結構,加強專業課程建設,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應培養不同的應用型人才,來滿足需求。在衡量其是否具有高素質、高質量時應該有不同對待。由於藝術設計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因此在制定培養目標時就應積極體現社會的需求。在今天這樣一個綜合的時代,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社會變化不斷加快,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同時也需要人才有很強的適應性。
  1 結合專業特點,強化基礎教學
  由於近幾年高校的擴招,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教育階段,藝術設計學生也從過去的鳳毛麟角到今天的比比皆是,這必然造成學生素質的下降,從而也影響整個教育的質量。學生的專業基礎較弱,缺乏紮實的基本功,有的學生學習繪畫時間很短,素描、彩畫、構成等基礎較差,所以在專業教學中首先應該強調並強化專業基礎。藝術設計專業需要紮實的美術基礎,如素描、速寫、色彩,構成等,在素描教學中可以根據專業特點和上課時間進行調整,如平面設計專業在素描課時除進行石膏或人物頭像的基礎訓練之外,可以進行一些超級寫實的繪畫訓練;藝術設計可以融進一些室內素描和風景寫生;造型專業可以加進工業產品的素描表現;服裝設計專業則可以更多地傾向於人體素描,透過人體慢寫、速寫和默寫,應該讓學生掌握人體的比例、骨骼、結構、動態等,在從寫生、速寫到默寫的循序漸進的強化訓練過程中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造型能力。所以,改變傳統的素描課程的訓練方法,同各自的專業特點相結合,透過大量的繪畫與強化記憶來提高學生的繪畫基礎,爲下一步進入專業設計打下紮實的美術基礎。
  構成教學成爲設計院校設計的基礎課已多年,但在很多學校的三大構成的教學中仍沿襲傳統教學模式,爲構身而教學,甚至在構成課結束後竟沒讓學生弄明白爲什麼要學構成,它們和今後的專業設計有何關係等問題。所以在教學中除教給學生構成原理之外,也應該時時處處與所學專業結合,運用設計作品實例讓學生充分理解原理;如平面構成可結合平面的.一些作品理解所講的點、線、面造型元素及各種形式美法則,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則可以結合一些產品的色彩及立體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
  2 完善課程設定,提高綜合素質
  目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值得提出的問題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藝術設計技能的培養。由於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對進階實用型、技術型的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發展得非常迅速,很多是從普通藝術院校轉變過來的,其中的教學內容、課程設定依然跟普通藝術設計院校相似,教育特色不很明顯。這就要求首先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要從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來考慮,爲社會培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勞動者主體,並在制定教育計劃、課程設定、授課內容的時候得到貫徹和實施。明確普通藝術院校主要是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是不但有運作和藝術總監方面的知識,而且能掌握技能,能將設計的方案付諸於實施的技術人才。因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及製作能力。藝術設計不應把藝術和技術分離,藝術設計教育應透過有關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傳授,透過藝術設計能力、設計意識的培養,透過藝術設計方法、設計技能的訓練,培養具有創新素質、持續性發展潛力,能夠勝任藝術設計、創作、教學、研究、生產與生產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與傳統工藝教育相比,學生的知識面更廣,社會適應性更強。
  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密切相關,知識創新是基礎,然而要使創新的知識變成現實生產力,還需要經歷技術創新、技術、技術應用直至實際操作等一系列複雜的轉化過程。因此不能只講知識創新,必須把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提到應有的高度和具體的議事日程上來,逐步改變目前存在的重學術輕技術、重理論輕應用、重知識輕能力等認識誤區。許多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就目前經濟建設對藝術設計人才類型的需求數量來說,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重點也應該是應用型設計人才的培養。
  面對21世紀新形勢的挑戰,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已經開始探索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教育,以達到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瞭解社會、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隨着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必須密切關注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質量的應用型設計人才。透過產學研合作辦學,學校能比較深入地真實瞭解社會的需求,增強與之相適應的主動性,能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教育環境,有利於培養適應企業、社會發展的人才,也能使學校的專業設定、培養計劃、教學內容和實踐環節更貼近社會發展的需要,帶動科研方面的合作。徹底解構藝術設計教育與企業之間的壁壘,使設計教育擔負起轉換生產力的先鋒,讓教學、科研、創新走向新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