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過程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4W

論文關鍵詞: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過程論文

人文傳統教育 現代傳播手段 凝聚激勵

論文摘要:

人文傳統教育是以人的道德感、崇高感、理智感、美感爲內容,以情感狀態、感覺水平、想象加工爲形式,以自我願望、情緒調控、體驗理解爲功能,它既不脫離也不隸屬於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而是作爲教育的理念滲透,貫通於諸教育之中。隨着科技進步,利用現代傳播手段進行高校人文傳統教育越來越重要。本文從教育導向作用、凝聚激勵功能以及創新功能三方面闡述現代傳播手段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一、教育導向作用

現代傳播手段的教育行爲導向功能,就是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過程中,運用良好而恰當的現代傳播手段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的功能。高校人文教育透過現代傳播手段的運用和行爲導向,形成良好的社會行爲,從而促進我國高校人文教育的發展。

(一)整合資訊,提高傳承品質

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中,內容包含了文、史、哲、藝等學科總論性質的人文科學,該教育內容資源龐雜、資訊量大,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積澱都有可能被納入其視野。這不但對參與者的資料掌控、知識積累和學術視野是一個全面的檢閱,同時也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提出極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人文傳統教育既需要集成豐富的素材,同時要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輕鬆接受。運用現代傳播手段並藉助於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將文字、音、圖片、影像等靈活集成起來,透過選擇適當的媒介方式來呈現各種不同種類和用途的教學材料,使得需要具體展示的內容形象化,單一傳播形式生動多樣化,增強教學內容的表現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資訊傳播的效率和品質。

根據認知理論,人類資訊加工系統包括兩個獨立的通道,即加工聽覺輸入和言語表徵的聽覺通道和加工視覺輸入和圖片表徵的視覺通道,每個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即僅有有限的加工發生在聽覺通道,同時也僅有有限的加工發生在視覺通道。人文傳統教育的大量資訊,對學生接受來說,如果僅透過單一的通道加工,很容易造成高校人文傳統教育的思考負荷超載,而透過現代傳播手段的加工形式呈現的資訊,讓學生能夠利用聽覺通道和視覺通道同時進行認知加工,從而提高他們獲得資訊的效率。

(二)發展觀念,引領傳承方向

教育思想一般是較深層次的認識,是經過比較深入的研究形成的比較系統的穩定的思想體系,主要包括教育價值觀、教師觀、學生觀以及教育發展觀等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知識的傳遞,高校人文傳統教育是對人文社會知識的傳遞與創新,併爲社會提供服務。現代傳播手段改變了以往的教育價值觀念,以傳遞和創造知識、科技爲主要責任的高等教育不僅在經濟上具有服務性的“外在價值”或“工具價值”,而且在經濟上具有獨立的“內在價值”。現代傳播手段的發展爲我國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跨躍式發展提供新的機遇,數字產品和網絡生存的普遍化使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觀念面臨新的挑戰。現代高校應把現代傳播手段作爲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立足點,提高一個認識層次,把現代傳播手段看做是學校在人文教育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平臺,它應是高校提升水平和層次的最重要的立足點和支撐點。目前我們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實現資訊傳播的自動化,其最終目的是爲了更好地實現文化傳承。從本質上說,現代傳播手段之所以能使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不在於它能提高傳統教學的效率和範圍,而在於它能創造出一種新的知識探求方法和學習方法。

二、凝聚激勵功能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隨着現代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僅出現了大學生“國學熱”等現象,而且正逐步引領和示範着一個民族文化基礎的形成,這也表明現代傳播手段對我國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發揮着凝聚激勵的功能。現代傳播手段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的凝聚激勵功能主要體現在引導、凝聚、規範、精神激勵,透過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促使高校人文教育積極開展,對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模式、機制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並努力實現理想的目標。

(一)凝聚力量,傳承優秀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來源於我們對價值觀的認同,使我們個人把自己和國家的發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自願遵循這些原則,創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高校作爲文化重要的傳播地,現代傳播手段的在高效的應用加速了文化的傳播,大學生們亦因該強大的凝聚力而緊緊地走在了一起,激勵大學生團結合作,奮發進取。

文化作爲一種意識形態,是在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等客觀條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現象與文化沉積。它既有深刻的內涵又有廣泛的外延,它散見於經典文獻、制度規章等客體形式之中,又存在於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價值取向、倫理規範、行爲方式、審美情趣等主體形式之內,經過數千年的演繹與揚棄,這種文化沉積已經深深的融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爲規範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精神生活等各個領域,成爲制約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爲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它是中國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傳播手段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的傳播,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對於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對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以及重視大學生情操的陶冶,都因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而得到極大的改善。現代傳播手段以計算機技術作爲支撐,靈活應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的功能,並採用大學生易於接受的方式、圖像、聲音,生動逼真地傳播和傳承傳統文化。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相互糅合,相互貫通,相互滲透,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剛毅奮進、厚德載物、愛國愛家、憂國憂民、不屈不撓的基本精神。

(二)整合資源,協同文化傳承

現代社會價值觀逐步呈現多元化趨勢,文化的核心是價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未曾中斷的根本原因,是其價值的連續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爲貴”,“仁、義、禮、智、信”等這些已是進入到我們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科學與真理、民主與法治、自由與平等,這些共同的價值,既是中華民族團結凝聚的紐帶,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指導。文化的紐帶是知識,大學的全部活動以知識爲聯結。大學的教學是傳播知識,大學的科研是創新知識,大學的爲社會服務是運用知識,大學的圖書情報是收藏和處理知識,大學的國際交流是交換知識。知識就是大學的內涵,大學是文化的集中概括。

在從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成要素看,它以傳統文化爲基礎和依託,以傳統文化本質爲組成要件,並在形幷包含了傳統倫理觀中的忠、仁、智、良、義、信、禮、儉、勇等基本要素,而這些恰恰是民族凝聚力形成與發展的基石與基因。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顯現着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澱,是精神與文化的結晶,另一方面,傳統文化對於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精神起着決定作用,它制約民族精神的走向與發展,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靈魂。同時,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鞏固,又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國高校傳承文化傳統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整合多方面的文化資源,透過擴大現代傳播手段的有力方面,協同文化傳承。

(三)相容並蓄,激勵文化創新

我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的精神激勵是長期的,現代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爲我國高校傳承文化傳統教育帶來了契機。我國的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文化的相容。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人、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發動人、引導人、教育人、培養人和塑造人的人本主義。它就好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常常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對大學生產生巨大的精神激勵作用,使大學生們處於一種和諧人際關係的文化氛圍之中,擁有一種自信與自豪感,保持一種高昂的、積極的精神狀態。傳統文化讓大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高昂向上的情緒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它對人的激勵不是一種外在的推動,而是一種內在的引導,它不是被動消極地滿足人們對實現自身價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透過文化的塑造,在企業羣體中產生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每個成員從內心深處自覺地產生爲國家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獻身精神。

三、創新功能

創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質和能力有三個方面:一是創新精神,即在創新活動中高度的熱情、自信心、獨立思考的品質和探索精神;二是創造性思維,即在創新過程中的思維,它是創新活動的核心;三是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一切創新都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只有在活動中依靠勤奮的勞動、高超的技術,才能把創新的思想變爲現實。這種高水平的.能力——創新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以紮實的知識和一般能力爲基礎,從一般能力發展而來的。就是說,創新能力是和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及有關能力相聯繫的。創造性思維不是一種單一的思維,而主要是兩種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新穎的、靈活的、有機的結合。

(一)突破思維定勢,注重教學多元化

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強調在既定的目標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學生總是照教師設計好的模式、計劃和教學步驟去學習,往往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機械地記筆記,教師和學生都停留在“學會”的要求上,最終侷限了創造思維和發展的空間。隨着現代傳播技術的應用,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教育要注重培養創造思維,拓寬發展的空間,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運用啓發式、談話法、討論式、研究式、實驗式的教學,將講授、自學、討論、研究、實踐結合起來,重視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讓學生從“學會”轉向“會學”。

目前對大學生的創新方面的教育多放在“實”的方面,即在開發腦功能,培養創新思維和觀察、想象、實驗、推理、分析、綜合等各種具體技能上下工夫,而對“虛”的一面,對創新的人文因素、環境的作用討論較少。但創新的原動力恰恰在“虛”的一面,在人文,在人際環境。創新是在一定的知識、能力的培養訓練基礎上依靠環境的醞釀、啓迪、激勵而爆發出來的。人的創新思維也是這種起潛移默化作用的環境的引致變量。

因此,現代傳播技術爲基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並且直接參與思考和交流的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爲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同時注重營建濃郁的人文氣氛,以實現高校傳承人文傳統文化的教育多元化。

(二)改革教學內容,高度注重個性的發展

一般而言,創新人才是有個性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夠創新,是在具備良好的全面素質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養成的個體差異,大學生必然有自己不同的個性特徵,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創新型教師是進行教育創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客觀需要和基本保證。教師隊伍只有具備創新素質,才能擔當起培養創新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應當從知識、能力和個性品質三個維度來構建創新型教師的綜合素質結構。創新型教師同時需要對知識結構有深入的把握。合理的知識結構是進行創新思維的硬件系統,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基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同專業同年級學生按統一的學制、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學習同樣的課程,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多樣化。因此必須根據創新人才的成長規律,精選經典教學內容,注意把體現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特徵的、多學科的知識交叉與滲透的趨勢和動向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

因此,將學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針對性有機結合起來,就要在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個性培養。我們的事業需要大量的個性鮮明的創造性人才,所以學校把“基本要求+特色”當作人才培養的總模式,其中的“基本要求”是指全面素質的培養,“特色”是指個性的發展。堅持這種模式,可望造就出一批頂尖人才來。現代傳播手段的應用,爲教學內容的豐富化和多元化,培養個性人才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穎.《多媒體教學應用於高校人文學科的思考》,載《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7期.

[2]姚利民.《陳劍光.多媒體網絡技術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載《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第6期.

[3]蔣嶸濤、蔣雪湘.《培養創新能力——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載《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第7期。

[4]溫寒江、連瑞慶.《發展形象思維與培養創新能力的理論研究》,載《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