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沒有基礎教育的女性教育是空中樓閣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3W

《中國教師》:熊教授,您好,您對在中小學校開展“女性教育”有什麼看法?

沒有基礎教育的女性教育是空中樓閣論文

熊丙奇: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是隻有女生纔要受教育,男生也需要受教育。因而,現在不是抓不抓“女性教育”的問題,而是兩性都要抓。不應該說是女性教育,誰說女性需要教育男性就不需要呢,難道女性可以講求“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男性就不需要了嗎?沒有道理,男女都是平等的。可能有些農村裏還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存在,女生會因爲家庭負擔過重、子女過多而出現輟學現象,但是城市裏反而“重女輕男”的現象更多一些。現在“女狀元”“女冠軍”、考試中得高分的女生就有很多,哪一點能表明女性就缺少教育呢?而且我不認爲現在男性的地位就比女性高,現代社會都關注保護女性權益,“半邊天”的呼聲很高,但有誰又關注過男性的壓力和權益呢?所以,不是隻有女性缺乏教育、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男性同樣需要教育、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兩者是不能分割的。但怎麼教育,就不是單純的性別教育問題了,而是從出生就應該開始接受公民教育,培養獨立的人格與尊嚴,注重個性的發展、人格的完善、心理的健全等等。

其實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幫助學生、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培養的過程,是個體教育,而不是羣體教育,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讓受教育者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有完全自主的行爲意識的教育。而女性教育實際上是對獨立的、有思想的女性的一種精神束縛。女性教育只是教育的個別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性別教育。現在,教育存在很多問題,不單單只是“女性教育”,比如生命教育、分層教育、心理教育、德育等等,這些不斷被提及的教育都存有問題。我不認爲“女性教育”就能夠解決教育的根本問題,而且對它發展的前景我不持樂觀態度。你想,基礎都沒有打好就想搭建樓房,那隻會是“空中樓閣”,立都立不住,怎麼能成功?至於什麼是這個“基礎”,簡單來講就是對於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來說,對受教育者進行真正意義的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識,就是一項基礎工程;整體改革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模式,讓教育能針對人本身的發展而進行,就是教育的基礎。只有我們的教育真正對準每一個人本身,關注其個性發展、人格健全,所有的受教育者才能獲得發展自身的平等機會,而在此基礎之上,其它教育比如所謂的女性教育或者性別教育、生命教育、分層教育,甚至教育改革等等,才能開展下去。所以,沒有基礎的教育是很難推行下去的,沒有公民教育爲基礎的女性教育開展起來也不會有勢頭,效果自然不佳。如果不建設好這一基礎工程,其他的道德建設,都無從談起,更不容樂觀。但綜觀我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無論進行哪一種教育,均無一例外強調的是知識的記憶和技術的掌握,也就是說,你要真正全面推動公民教育,現在還是很難的,需要以新的價值教育和價值理念,以及整體的教育架構的構造改變纔可能實現。

《中國教師》:您剛提到女性教育要在公民教育基礎之上,在學校開展也需要是在完善人格、培養獨立意識的前提下才能可行,那您認爲女性缺乏人格教育嗎?

熊丙奇:首先來講,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它本身其實是功利性的教育和競技性的教育。這兩種性質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教育的,它將很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扼殺了,同時,也使得教育本身原本應促使一個人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了互相比拼的過程,結果就導致教育變成了分層競爭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爲了讓孩子成爲其中的成功者,很多人是不擇手段的。現在所謂的“成功學”,我覺得它實際上是整體教育環境導致的產物。

其次,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準答案。現在的教育是“觀念先行”,是一個模式化的教育,讓所有學生集中思維在一個模式之中,他當然就沒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了,這是現實中非常嚴重的問題。尤其像語文教學這門課程,就是以“主題先行”的形式開展的。比如說作文,很多人說“學作坊”是從作文開始的,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就算學生自己不是這樣的想法,但因爲有既定的主題,他也必須要依此構思,必須按照初級的方式方法去做,這就難以檢驗學生的真實表達水平,難以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也背離了作文原本考察的重點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主旨。所以,不少人認爲語文教學是虛僞的,是種“作坊式”的教學行爲。

現在教育還存在着很多對學生的“評價”。比如說在“教學評估”中從上至下的評價和平衡,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都會有一些教師在評估中弄虛作假;還比如最近我們常談的大學本科評估,弄虛作假簡直非常普遍。你說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怎麼會有健全的人格呢?這些現象在男生和女生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因爲性別不同就有所區別。因爲在這個教育體系裏面,只要是受教育者,無論男女,都是一樣無法倖免的。

《中國教師》:那您覺得是不是應該在小學中,除了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外,還要連同性別教育也一起開展,然後才能做到讓男生女生更能認清自己性別的特點,更懂得尊重對方呢?

熊丙奇:有了公民教育,這些都好說,沒有公民教育,這些都不好說。沒有邁出第一步,我們現在走的是第二步,如果希望透過第二步來彌補第一步是做不到的。它其實就是在培養一個合格公民過程中的一個分支或者說一部分內容,但這部分內容它不是主體部分,卻也重要。因此,當有了整體培養合格公民的框架結構之後,再對男生進行男性教育,對女生進行女性教育,是有它的基礎和價值的。要依次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進行,而不是到了大學纔開始做。公民教育就是從孩子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的教育,而性別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國教師》:學校的德育與女子學校強調的“四自”教育,有沒有衝突,抑或者根本是一回事,那還需不需要在學校推行“四自”教育?

熊丙奇:你說男生要培養嗎?你說男生在這方面就不重要嗎?所謂培養他的基本的綠色的人格,就是男生人格或者女生人格是不平等的嗎?難道是專門針對女性人格或者是男性人格的嗎?人格是平等的。

我的建議是沒有必要去推進它。真正的核心領域就是關注每個人的人格健康、心理健康就可以了。沒必要專門針對於女性教育,專門要跟她強調“自尊、自愛、自強、自立”,難道男性就不需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嗎?兩性是一樣的。難道我們天生的認爲女性就不自尊、不自愛嗎?這個教育的本身就是貶低女性。

《中國教師》:如果用封建社會提倡的四德來規範女性,能改善婦女的行爲、能力和修養嗎?

熊丙奇:我反對拿着過去的所謂“德”的東西來規範新的東西,它不能建立今天的教育。如果還想從過去的老骨子裏找東西,它實際上是在奴才的體制之下采取一些奴才的方法,要靠這種東西來拯救中國的教育是沒希望的。

《中國教師》:您如何看待淑女教育,是否也代表着教育的退步?

熊丙奇:其實也不能說是教育的退步。現在中國的教育處於比較糾結的狀態,畢竟在這個環境裏面,能夠想到一種突圍的方式或者能夠多做一點嘗試,自然就會去做一些相關的事情,然後,多想想怎麼樣去培養更高素質的學生。當然,從女性教育的另一因素來講,能肯定地說它就是從教育的角度出發的嗎?不能。因爲很多問題不是很純粹的教育問題,這背後有很多都是與商業和經濟利益掛鉤的。有很多項目,哪一個的背後不是有一個商業運作的軌跡呢?假設要搞一個所謂“女性教育”的研究,有課題,有機會可以出書,並且還有培訓,那麼費用不就出來了嗎?如果要做一個試點培訓中心,它能夠做下去嗎?當然,也有各種因素存在。我的意思是,基礎的東西不做,後面的東西可以做但價值不大,我的核心思想就是這樣。所以,怎麼去評價後面的東西,如果離開前面的培訓公民教育的基礎環境,是做不出多少東西來的。再比如說我們講國學,當時講國學有很多的問題,但實際上,搞了、累了半天發現沒意義,最後還是留下了炒作之嫌,那後面迴歸的東西是什麼,還  《中國教師》:您怎麼看女子學院的女性教育?

熊丙奇:所謂的女子學校實際上是婦聯爲了保護女性權益、保障女性就業率、提高女性在社會上的任職級別而設立的學府,所開展的女性教育課程也只是爲了培養女性的技能、增強女性在社會更好生存的能力,並且培養女性如何更好地走入家庭,走上社會。但國內不是隻有女子學校,還有男子學校,這種男女分校的教育形式,歸根結底都脫離不掉性別教育的問題,它只是把男性與女性兩大羣體分開,分別進行教育,並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女子學校實際上就是技能的培訓教育,它更多集中於女性道德意識與道德規範、禮儀與涵養、女性在社會上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女性要承擔的家庭責任等一系列圍繞提升女性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維護家庭和睦的技能性質的培養。可以說,女子學院的女性教育有其吸引人學習的內容存在,但毫無疑問的是,女性將來要做母親,你對她進行專門的教育,那作爲男性,教育他要怎麼做父親也是同等重要的。所以,千萬不要在心裏存有性別歧視的教育。

分性別的教育不是說沒有必要,而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認爲它們共性的基礎是要有公民教育,在完善人格健康的教育基礎之上,再針對兩性的特點進行單個教育。一方面,針對男生的特點提出關於他的教育要求,如他今後踏入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可能除了家庭、單位甚至還有更多的社會角色,還有他在跟女性交往時應該怎樣尊重對方等;另一方面,女性在家庭中要擔任母親的角色,在社會上憑藉着女性的特徵,她要處理如家庭關係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就要考慮到,女性這個獨特的社會角色可能會面對的因爲性別所帶來的生理與心理上的問題,因爲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與心理上是不一樣的,所以,要進行單個的教育是有價值的,也是有作用的,但是這些作用和價值的基礎還是公民教育。有了這個基礎再來談這些東西,纔有它的價值和意義,沒有這個基礎,有些時候就會出現讓我們困惑的事情,在談論的時候就會陷入困境之中。

《中國教師》:有些家長認爲應該透過家庭教育進行女性教育,您認爲是透過家庭教育好,還是在學校裏推行這個教育會更好一些?如果是在學校無法開展的教育,那在家庭中去實現是否可行?

熊丙奇:教育肯定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個本體,不能說誰不好,每一個類別的教育都需要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協作和配合,只是側重點不同。比如說,目前學校的教育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知識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傾向於做人的教育;而社會教育則是兩種教育,一種注重健康,一種是對外在的反擊。如果單一從女性的教育來說,可能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對女孩的影響更大,我們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還有一些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網絡會對孩子產生更多的不良影響。另外,家庭教育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比較重要,比如說一些家庭的重男輕女,或者說有些家庭對孩子未來的規劃。現在農村可能強調的是對男的重視對女的不重視,相對來說它的影響可能更大。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說開展性別教育、家庭教育還是有些道理的。但家庭教育受制於社會,你說我們中國哪個家庭不是在整個中國的教育體制之下,圍繞應試和競技的功利教育來教育孩子去適應社會規則,哪一個可以逃離這個制度之外?所以,核心的問題就是想要有個健康的教育環境,就需要改變基本的教育制度;如果沒有基本教育制度的改革,那麼,我們希望在課程改革中,在我們的某些內容上進行一些調整。

《中國教師》:有什麼樣的舉措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嗎?現在有沒有推行一些好的教育辦法?

熊丙奇:我們已經開始嘗試在這方面的工作了。目前,我們與國內的幾個大中型城市的學校在合作,將這些學校作爲公民教育的試點學校,推行學校的個性化教學。比如增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強調個性辦學,建立教育的競爭機制,推進校內民主管理,增強學校決策與管理的科學性,緩衝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衝擊。學校擁有自主權,會更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們還在這些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室,針對個人進行輔導;就連公民道德課,也強調學生對各種枯燥的道德概念、道德規範進行記憶,並透過卷面考試,來給出一名學生公民道德課的分數。

從教育的本質來看,教育應該使人類的生活更美好,而美好的生活,也正是公民道德的最終指向。所以,只有在培養了合格公民的價值理念之上,再進行關於性別教育也好、心理教育也好的一系列提升素質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可行,也更有意義。當然,推行任何教育的出發點都應該而且必須圍繞着“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來開展,比如說現在我們的教育裏面推行的公平教育、分層教育和心理教育等,這些教育更多的是反映“人”這個被教育的個體的個體發展,這是蠻重要的。所以,我建議那些還沒有辦學自主權的學校,在推行這些教育之前,先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及人格的培養工作,也就是說,先健全人格再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