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職院校“兩課”考覈方式改革探討

學問君 人氣:1.7W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兩課”考覈方式應堅持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認知考覈和思想行爲考覈相結合、精確評價和模糊評價相結合等原則,積極推動考覈方式的改革。

關於高職院校“兩課”考覈方式改革探討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理論課;思想課;考覈方式

“兩課”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課。“兩課”的考覈一定要與學生接受的態度、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思想行爲結合起來。多數高校考覈方式不盡合理,或者按考試分數評價學生對此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或者期末寫一篇文章了事,因此出現學生“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全忘記”的現象。這種考試方式有悖思想教育的初衷,急需改革,以使考覈起到促進思想課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改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作用。

一、考覈方式改革的原則

(一)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
  兩課教育的目標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紀等素質教育,包括政治方向、立場觀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公民意識、行爲規範以及理論素質教育,以及交往、實踐、分析能力等的培養,以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根據這樣的教育目標,就要尋找達到這個目標的途徑和方法,而課程評價追求的是促進實施這個素質教育目標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結果。

1985年中央18號檔案指出:“學生的成績應當結合他們的考試結果和平時的學習運用情況來確定。”這表明思想政治課的考覈不僅僅是以一次考試就能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透過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並自己的行爲。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透過對事物的評判、對是非的辨別、對價值的取向表現出來的。而且,素質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然後纔會達到質的飛躍。因此,考覈評價應聯繫學生的行爲表現,考查學生在某一階段內與教學目標相關的行爲表現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一次考試的結果。

(二)認知考覈和思想行爲考覈相結合
  在對兩課考覈評估的探索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着一種觀點,即把兩課課堂上的行爲表現與操行評定等同起來,這是一種誤解。兩課教學的中心任務是以教學大綱爲依據,以教材內容爲載體,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法制道德教育。考覈評價就必須同與之相關的行爲表現相聯繫,但兩課的考覈評價終究不能代替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只是整個學校大德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界定,與整個學校的大德育是個性與共性的關係。與兩課有關的行爲表現是指學習兩課的態度,學生對與此有關的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以及小結體會能否根據教材中的有關知識點聯繫社會實際和思想實際等。

分析以上兩者的異同點,就可以避免兩種不正確的傾向,一是藉口有操行評定,而否認兩課考覈中行爲表現成績的必要性;二是無差別地套用操行評語,而使行爲表現成績評定失去其作爲兩課考覈的一個指標的意義。

(三)精確性評價和模糊性評價相結合
  在考覈方式上,把單一的全閉卷考試方法轉變爲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考試,這是考試方法改革的一大進步。它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分析能力。從多角度、全方位來考覈學生的真實水平。以往的考覈(包括開閉卷考試)比較重視精確領域,強調答案的客觀性,而較少涉及對學生的智慧、才能和創造力等模糊領域的考覈。

思想政治課的成績應該是知識、品德、能力等諸要素考覈的融合體,要把精確領域和模糊領域有機結合起來,要拓展開卷形式,在模糊領域拓寬思路,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開卷考試不一定侷限在書面,可拓展到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上,如舉辦地方3年大變樣的攝影展覽、採訪先進人物等。教師給學生提供知識背景,讓他們獲得更多資訊。根據思想政治課有關實踐活動的要求,可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基地聯繫,自己組織訪問,在整個實踐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在知識、品德、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體現。這種把精確性與模糊性評價有機結合的考覈評價過程,也是學生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及能力素質(交往能力,應變能力等)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