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提高德育課教學效果的體會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4W

摘要: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和德育課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生活式的、故事性的、活動式的、表演式的、多媒體的、有成功感的、自由閱讀的德育課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極大的幫助。

提高德育課教學效果的體會論文

 關鍵詞:德育課 教學效果 素質 提高

德育課教學要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教師就要改革德育課教學方法,發掘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其學習興趣,採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教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培養優良品質,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筆者在教學中,深刻體會到學生喜歡這樣的德育課。

一、生活式的德育課

抽象的原理和說教,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如果將理論知識生活化,與學生的實際、與現實生活相聯繫,那麼,就會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使知識實用化,學生就在生活式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愉快地學好知識和技能。爲此,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要善於發掘其生活材料,使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如:用度的原理分析人們飲食的適當性,運用矛盾的特殊性講解量體裁衣。

二、故事性的德育課

學生對故事極有興趣,因爲故事走出了理論的空洞性,將知識具體化和生動化,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講故事或學生講故事都可以採用,但故事要與知識相聯繫,故事能說明知識,知識包含在故事中,如:用杯弓蛇影的故事說明物質與意識的辯論關係原理,用刻舟求劍的故事闡明運動與靜止的關係。

三、活動式的德育課

學生好動好奇是他們的天性,如果將這個天性引導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應該將嚴肅的課堂改變爲活動式的課堂,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但要注意的問題是,教師要嚴密組織好課堂,活動是手段,完成課堂目標是目的。

活動可以是課堂活動,也可以是課外活動,如在講授物質決定意識關係時,讓學生做旗子飄動的活動,先在教室關上門窗,在沒有風(物質)的情況,請學生意念(意識),但旗子還是沒有飄動,再將旗子放到教室外,風(物質)一吹,旗子就飄動了,透過活動,學生就很容易地就明白了一個道理,物質(風)決定意識(意念)。 四、表演式德育課

學生喜歡錶演自己的才能,因此,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展露自己的才華,在表演中深化知識。方式可以是演講課,也可以是專題辯論課。教師在組織時,要明確主題,圍繞主題展開表演,以知識爲中心展開活動,如在講授貨幣(金錢)的本質時,筆者先讓學生討論,然後讓學生上講臺發表自己對貨幣(金錢)的看法,透過活動,學生深刻認識到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對待金錢的正確方法應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五、運用現代電教技術的德育課

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地將教材的內容生動化、具體化,增強情感教育的效應,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播放鍾南山在抗擊非典戰鬥中的先進事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敬業愛崗的素質。

六、有成功感的德育課

成功對於學生而言所起的作用是激勵性的,因此,學生的學習成績或學生的見解應得到肯定或表揚。教師應該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大膽創新,注重開拓學生視野,避免批評與責怪。如: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時,發現學生出了差錯,也應在表揚的基礎上指正,使學生有自信心,學生有了信心,學習纔會有動力,才能順利地學到知識和技能。

七、自由閱讀的德育課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師的一個教學任務,學生也喜歡自由閱讀的方式,不過教師要明確學生的閱讀目的,引導學生透過閱讀,要善於概括總結,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閱讀可以是書上的內容,也可以是網上的,或報刊的內容,透過閱讀既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內容要健康、有興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