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一政治小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1.75W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政治小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一政治小論文範文

初一政治論文篇1

一、高效利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拓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採用傳統教學方式無法真正做到發揮學生的優勢,更對學生的知識掌握不利,往往會出現“一言堂”的結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憑藉一張嘴與一支筆就完成了全部的教學活動。現代教學理念已經不允許這種模式的存在,現代教學環境需要教師採用更加具有激勵性、啓發性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更加註重學生主體性,開啟課堂的大門。課堂中學生主體性應當被充分發揮出來,政治課上教師應當構建一種和諧學習氛圍,真正做好政治課堂教學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形成具有民主、自由以及公平的環境,令課堂活躍起來,真正令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並在課堂中始終具有創新、探索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才能夠爲未來培養創造性人才提供保障。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作爲初中政治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做好學習的各項準備工作。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對理論知識的認知與推理能力,透過分析、解決問題,加強對政治教材的開發,這對政治課堂教學教材形成與情境創設都具有現實意義。

二、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理論思想誕生於社會實踐當中,更是對社會實踐的深思熟慮和抽象性總結。基於這種認知,在初中政治課堂上,教學應當充分尊重實踐,將政治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兩者結合起來。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創設具體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問,不斷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參與意識。政治課堂當中的主題應當具有多樣化特徵,這樣教師就能更好地利用教材,透過聯繫社會熱點問題與重大事件。透過提問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結合身邊實際發生事件產生聯想,豐富了學習的趣味性。情境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更能令學生能夠關注社會現實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形成觀察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有更加開放的空間,教師應當倡導學生自主發問。因爲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具有更大的意義。政治課堂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形成觀察問題的能力,這項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對社會實踐的洞察角度上的。社會見識開闊程度與觀察角度都至關重要。同時注重激發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並能深入分析身邊的小事小問題。在不斷的動態觀察與比較中,培養學生觀世間風雲、察萬物瞬變的能力,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意識。思想政治教學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能夠得到培養與鍛鍊。在生活和實踐中,他們將不斷獲得促進思考和領會理論知識、觀點的外部資訊,獲取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能力,增強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將從僅僅依靠課堂、課本和教師中獲得知識和理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分析能力、解決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課堂中鼓勵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傳統教育環境下,“灌輸式”教育對學生受教育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十分不利,造成學生學習相對被動。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更不能激勵學生形成對知識的探究興趣,也不利於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導學生,將被動學習變爲主動學習,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初一政治論文篇2

1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政治學科的理論性較強,學生學起來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採取積極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近年來,情景教學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透過創設教學情境如笑話、寓言、故事等活躍教學氛圍,使學生對教學充滿興趣,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愛國情操章節時,可以蒐集四川汶川地震時的感人故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來自各地的真愛,從而加深對愛國情操的理解。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編輯成情景劇,讓學生進行表演,透過學生的表演領悟教學內容,學生自然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掌握知識。透過創設教學情境,不但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的創新慾望

強烈的好奇心可以驅使學生產生創新意識,並透過對知識的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因此好奇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透過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從中發現知識的奧祕。例如,在教學時,教師不要把教學內容直接告訴學生,而是給學生留有疑問,透過創設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尋找答案,引導學生大膽思考,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出正確答案,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慾望,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有利。

3透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組討論能夠營造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學習特點等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後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讓各小組進行討論,最後得出結論。例如,在課程結束時給學生布置預習下節內容的任務,並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透過主動查閱相關資料獲取知識,在下次上課時讓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小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透過討論拓展學生的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勇氣和能力,同時也能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從而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討論結束後由教師進行概括總結,並對各小組的回答進行點評,糾正學生的錯誤。透過小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還增強了求知慾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建立科學的激勵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正確的評價對學生有很好的激勵作用,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去,對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學生進行評價要客觀公正、恰如其分。

一是要綜合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考試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要把分數和學生平時的行爲表現和學習過程綜合在一起進行評價。

二是評價內容要具體,讓學生了解評價內容和規則,讓評價有據可依、有章可循,做到評價的科學性和規範性。三是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來自教師和家長,也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形成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

5總結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和氛圍採取不同的方法,力爭做到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也不能僅靠教師單獨完成,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及學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參與,這樣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