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的服務創新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W

隨着我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給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作爲重要的社會服務行業之一,其服務模式及策略也發生了改變。公共圖書館如何有效地轉變服務觀念,創新服務模式及策略,從而抓住“互聯網+”帶來的機遇,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這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讀者的服務創新論文

一、“互聯網+”概述

1.“互聯網+”的特徵

(1)跨界融合。跨界融合旨在透過變革創新,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跨學科、跨行業的深度融合。跨界不僅拓展了互聯網的應用廣度與深度,而且透過創新充實了“+”的實際內涵。

(2)創新驅動。“互聯網+”的實際應用是在創新2.0驅動下主動尋求各個行業發展的新業態,力求創新體系的重塑,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3)重塑結構。隨着科技革命的推進以及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的飛速發展,許多傳統行業的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原有的界限、結構與格局也被打破。透過重塑結構,傳統行業也能夠找到新的發展亮點、產生新格局。

(4)尊重人性。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之所以能夠受到大衆的青睞並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主要因素是其透過先進的技術與設備來實現對人性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多元的包容。

(5)開放生態。創新2.0驅動下的跨學科、跨行業融合需要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的開放式生態服務系統,充分考慮用戶需求,爲創新營造寬鬆的生態環境。

(6)連接一切。連接在跨界、融合與創新中不可或缺。連接作爲一種對話與存在方式,連接的內容、形式和效果直接關係到用戶的資訊的有效傳遞和使用體驗。

2.“互聯網+”公共圖書館。“互聯網+”公共圖書館不僅僅是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的簡單疊加,更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時代下的先進技術、智能設備、簡單而又易於操作的軟件來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變革與創新,爲全民閱讀提供全天候圖書館服務與閱覽空間。

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的有機融合側重於在創新2.0驅動下進行服務結構的重塑,注重讀者的需求與使用體驗,以開放、寬鬆的生態環境爲讀者提供所需的閱讀資料與資訊、便捷智能的閱讀體驗、無處不在的閱讀空間,爲全民閱讀的推廣助力護航。

二、“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觀念的轉變與創新

1.樹立積極心態,深入認識“互聯網+”。樹立積極的心態,深入認識“互聯網+”的本質與內涵、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密切關係、公共圖書館館員角色的重要性、“互聯網+”環境下工作內容與服務模式的多元性等,有利於公共圖書館館員積極迎接互聯網時代帶給公共圖書館的機遇與挑戰,找到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和讀者的契合點,認真深入學習業務技能與網絡資訊知識,創新讀者服務工作的方式方法,利用公共圖書館各種形式的文獻、知識、數據與資源爲讀者提供所需的資訊,爲讀者到館閱覽、網上閱覽與訪問,瞭解讀者活動提供相應的空間和資訊數據。

2.積極探索“互聯網+”在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目前,互聯網已經實現了與工業、農業、金融、交通、醫療、旅遊、教育等傳統行業的跨界融合,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騰訊、支付寶、微信、P2P網絡信貸等早已成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圖書館的發展也必然受到“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生態的發展爲基礎”的“互聯網+”的影響。對於應用如此廣泛的互聯網,公共圖書館也需積極探索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的有機結合以及“互聯網+”在創新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方式方法中的應用。

3.引導館員樹立多元化的服務意識。互聯網與圖書館的融合也對館員的業務知識、專業素養、網絡資訊技術、智能化設備應用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的讀者需求也給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互聯網+”的時代環境下,館員不僅需要學習和掌握業務知識、專業技能、網絡資訊技術、智能化設備應用,更需要樹立多元化的服務意識,主動了解讀者需求,積極探索服務模式的創新,利用包括大數據、雲計算等在內的網絡資訊技術以及微信、微博、支付寶等平臺將公共圖書館的文獻等資源與互聯網有機結合,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與效率,針對讀者需求提供多元化、全天候、無處不在的圖書館服務,使全民閱讀落到實處、成爲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探索與創新

1.瞭解讀者的閱讀習慣及獲取資訊習慣。網絡資訊技術的發展和智能化設備的普及,智能手機、4G網絡、平板電腦日漸成爲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低頭族”的隊伍也不斷壯大。有相當部分讀者的閱讀從書本轉移到更加便捷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電子書也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有了這些便攜的移動設備,讀者不僅可以將排隊等候、乘坐交通工具、茶餘飯後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閱讀感興趣的文字以及觀看視頻課件,還可以透過網絡獲取各種所需的資訊。在此基礎上,公共圖書館就需要在做好線下圖書借還、報刊閱覽等日常工作的同時,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及獲取資訊習慣來探索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建立基於互聯網的與讀者溝通的網絡資訊平臺,爲讀者推出合適的閱讀內容和閱讀空間來閱讀並交流讀書筆記與感想,獲取講座、交流活動等資訊,促進全民閱讀的有效推進。

2.方便讀者閱讀,提升文獻的流通速度與效率。目前,已有圖書館與書店合作,讀者可直接到書店去選擇感興趣的圖書,並憑藉該圖書館的借書證將圖書借走,由該圖書館負責與書店進行結算,這樣一來,讀者就可以直接、快速挑選到感興趣的圖書,使圖書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當然,此類方案的實施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資訊相互流通之中,其可行性還需要各公共圖書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互聯網+”所提供的網絡資訊技術平臺爲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文獻的流通速度與效率提供了強大的支援。

3.簡化手續流程,便捷業務辦理。在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下,時間是毋庸置疑的寶貴財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爲節約時間提供了有利條件。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爲生活的各個方面提供了便利,在資訊與大數據的流通下,各種業務的辦理手續與流程都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在公共圖書館領域,此種便捷同樣受到讀者與館員的大力歡迎。

四、“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策略的調整與創新

1.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平臺質量。爲了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公共圖書館首先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建設,爲服務策略的調整與創新提供必要的設施支撐。其中,硬件設施不僅包括場館建築、停車場、辦公設備、閱覽座位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還包括圖書查詢、閱覽與借閱機器設備等;軟件設施不僅包括圖書查詢、閱覽與借閱軟件,更包括開發、使用一些方便讀者獲取資訊的軟件。透過實踐不斷創新,以使公共圖書館的硬件與軟件設施更有效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不斷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平臺質量,爲讀者提供線上線下的圖書、報刊等資源的閱覽與借還服務,爲全民閱讀的推進提供基本保障。

2.迎合讀者習慣,精確服務定位。科技的發展與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爲人們提供了多種便捷的資訊獲取方式,從各個角度改變着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互聯網+”環境下讀者的關注點是資訊內容的精準推送。瞭解了這個現實情況,公共圖書館就需要“有效迎合”讀者習慣,制定全面的服務策略,爲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閱覽目的、不同知識層次的讀者羣體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精確進行服務定位,提升讀者的閱覽體驗。

3.加強館員培訓,提高服務效率。科技的發展進步、互聯網與公共圖書館的有機融合對館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時代下的圖書館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網絡資訊技術,還帶來了新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公共圖書館就需要以創新的思維對館員進行相關業務與知識的培訓,促使全體員工掌握與日常業務相關的業務知識、業務技能、軟硬件操作技能等,幫助圖書館員快速地、熟練地掌握“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所要提供的各項服務。圖書館員應具備相應的服務理念、知識結構、職業道德準則等,而且圖書館員在集體學習之外還要開展“自我導向性學習”。

4.加大服務宣傳,惠及更多讀者。在“互聯網+”環境下,傳統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離我們遠去。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好的服務與活動有待更加清晰、明瞭地傳遞到每個人手中。因此,公共圖書館還需加大服務宣傳力度。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環境下,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公共圖書館進行創新與改革是大勢所趨。公共圖書館要及時轉變服務觀念,樹立積極的心態,探索“互聯網+”在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中的應用,加強對館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同時還要了解讀者閱讀習慣及喜好的改變,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及策略,從而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挑戰,抓住機遇,提升公共圖書館讀者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