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西方分配理論的分化與整合

學問君 人氣:7.03K

論文關鍵詞:勞動價值論 “三位一體”公式 邊際生產力 剩餘價值論

試論西方分配理論的分化與整合

論文摘要:分配理論起源甚早,文章從古典分配理論開始,分析了分配理論在不同階段的分化。在分配理論被分化爲兩大分支並不斷有繼承人對各分支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像約翰·穆勒這樣的經濟學家試圖對分配理論進行整合,但約翰·穆勒的分配理論卻帶有折衷性質,是庸俗的理論。

一、古典分配理論的淵源

(一)配第的勞動價值論萌芽和工資、地租理論

在價值理論方面,配第第一次有意識地把商品的價值源泉歸於勞動,是勞動價值論的思想淵源。配第區分了自然價值、自然價格、政治價格和實際的市場價格,分析了商品價值量同勞動生產力的關係,並論述了分工。但在配第的價值理論中,他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混同了創造價值的勞動和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

在分配理論方面,配第分析了工資理論和地租理論。在工資理論中,配第把工資歸結爲必要勞動,而把剩餘勞動看作是社會收人的源泉。他認爲工資應當等於工人最低限度生活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如果對工人支付的工資超過必需生活資料的價值,對社會來說就會造成收人的損失。在地租理論中,他認爲地租就是農產品價值扣除生產資料價值和工人工資之後的餘額,他考察了級差地租問題,提出了有關級差地租的兩種形式:一是同等肥沃的土地因所處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二是相同位置的土地肥力不同以及同一土地因追加投資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在配第的地租理論中其實已經表達了對剩餘價值性質的看法。

(二)斯密價值理論的矛盾以及相應的分配理論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亞當·斯密,在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一書中系統闡述了他的價值理論與收人分配理論。

關於價值理論,斯密最早闡述了勞動價值理論思想,提出勞動創造商品價值的觀點,同時把價值區分爲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認爲使用價值就是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換價值表示佔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在考察商品價值量時,先是提出了“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是,在進一步考察是什麼勞動決定商品價值,勞動怎樣衡量商品的價值時,就陷人了混亂,提出至少三種價值決定理論:第一,在“初期野蠻社會”商品的價值由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第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商品的價值不再由耗費掉的勞動量決定,而由購買到的勞動量決定,並且斯密把由購買到的勞動量所決定的價值分爲工資、利潤、地租三部分;第三,斯密還認爲商品的價值由工資、利潤和地租所決定,認爲“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可交換價值的.三個源泉”。a斯密把商品的價值分解爲工資、利潤和地租,反過來又認爲工資、利潤和地租決定價值,是一切價值的源泉,他這種混亂的邏輯分析被稱爲“斯密教條”,這也正是後來價值理論和分配理論分化的起點和根源。

以勞動價值論思想爲基礎,根據生產資料佔有狀況和取得收人的形式,斯密提出了關於三個階級和三種收人的學說,形成他的分配理論。他把一國的全部年產物分解爲工資、利潤和地租,以這三種收入爲生的人形成了社會的三個階級,即工人階級、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關於工資理論,斯密把平均工資稱爲勞動的自然價格,也就是維持工人及其家屬基本生活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或價格。他既認爲工資是由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收人,又認爲工資是勞動的自然價格,產生這種矛盾分析的原因在於勞動價值論在斯密那裏還不成熟。關於利潤和地租理論,斯密一方面從勞動價值論出發,認爲利潤是勞動對原材料所增加的價值部分扣除工資以後的餘額,被資本家無償佔有,地租是隨土地私有權出現而產生的;另一方面又從三種收入決定價值出發,認爲利潤是資本家墊支資本的自然報酬,地租是使用地主土地的自然報酬,利潤和地租都是價值的源泉。

斯密的分配理論和他的價值理論一樣也是前後矛盾的,既從勞動價值論的角度分析了工資、利潤和地租的來源,說明了利潤和地租是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分別憑藉對資本和土地的所有權而佔有了工人勞動所創造的一部分價值,又從三種收人決定價值的價值理論出發,論述了工資、利潤和地租分別是勞動、資本、土地的自然價格,它們構成了價值的源泉。斯密這種相互矛盾的分配理論成爲分配理論分化和爭論的開端,而“斯密教條”則爲後來分配理論的爭論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