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以審美教育爲核心的大學音樂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8W

摘要:大學生音樂教育在審美教育中有着特殊意義。但目前高校在音樂審美方面的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讓大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還能接受到審美的教育,這是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與實際面對的問題。我們要培養新世紀大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音樂的審美創造力,來促進未來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推動與實現社會文明的進程。同時審美能力在音樂教育中對於大學生個性的完善及其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

以審美教育爲核心的大學音樂教育論文

關鍵詞:大學生;音樂教育;審美能力;培養

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是對一個具有綜合素養的人所需的培養過程,也是賦予人高尚的情感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音樂藝術教育從根本上說是在塑造人,它透過各種形式的人類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挖掘及培養,達到培養人的心靈和人格塑造的目的。因此,探討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特別是學校音樂教育,儼然已成爲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大學生音樂教育在審美教育中的特殊意義

以音樂作爲審美教育模式,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創立的6門功課中,音樂列爲第二位。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把“樂”視爲造就仁人君子的條件,也就是說,音樂能使人達到最高修養。可見音樂教育在人類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俄國知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音樂像其他各類藝術一樣,它可以喚起人們的願望,能讓更多的人體驗與分享音樂。目前沒有其他藝術能像音樂更能表現出藝術的真正涵義和本質。”在此可以看出,從古至今,音樂教育都有着崇高的地位,因爲它可以使人類個性發展完善,使心靈健康成長,開發智慧產生重要的作用[1]。學校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審美情趣有着高低之分,人類雖然對周圍的事物以及人的行爲與藝術形象有所感知,但是對美的欣賞、感受與表現是有差異的。並且這種差異與人的年齡、學識、氣質、教育等其他因素有關,但與審美教育關係更直接,在識別美與醜、善與惡、卑下與崇高,都需要審美教育和引導。審美教育是以美的形象、行爲、感染力爲特點而區別於其他的,它是以藝術形象的陶冶,情感的交融,使人心靈美好,人格高尚的。“音樂教育是透過培養對音響的審美因素的反應來進行的感覺教育。”大量、廣泛的優秀音樂作品,在學校音樂教育中,是以歌唱、器樂、表演、欣賞等方式來進行的,它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美的認識、理解、鑑賞、創造、創新等能力,在主觀情感上得到了審美體驗與情感昇華及心靈淨化等效果。在這種情形下進行的音樂教育要比說教來得自然與真實,更容易讓大學生理解與接受。正因爲這種自然與真實及愉快的教育,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了審美的薰陶與感染,並在審美教育的同時又增加了思想品德等教育融入[2]。正如貝多芬所說:“音樂使人的心靈爆發出火花。”因爲我們知道,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並非是把學生都培養成音樂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透過音樂特有的形式、手段,培養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現代人,這也正是審美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教育部在《全國學校藝術教育2001—2010年發展規劃》中提出:“學校藝術教育必須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首要目標,並以深化課程教材改革爲核心,更新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藝術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要注重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等精神,樹立正確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來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開發自身的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所以,正確認識學校音樂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關係也是能否真正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審美教育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需。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對一個人健康完美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生過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審美教育也是人生教育所必需的教育。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跨入資訊化社會和國際化時期,大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多元化知識融合並滲透,要求人才必須具備多方面的修養與素質,所以審美素養目前也成爲現代人的首要必備素質。未來社會與高科技發展要求新時代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審美素質。作爲正在學習與成長階段的在校學生,由於自身條件與社會化程度相對較低,還需具備超強的可塑性特點。他們偏向於幻想,但缺少社會實際經驗;他們精力旺盛,但體力與意志力不健全;他們渴望得到知識,但興趣廣泛導致不穩定;他們自我意識強烈,但對生活中的假惡醜、真善美還缺少準確地認識和判斷。以上這些說明作爲音樂教育工作者在他們中間開展長期的審美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同時需要我們潛移默化地逐步培養學生對審美的認識與感受、欣賞與判斷美的能力,來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理念和審美情趣,並加以循序漸進地感受美創造美的技能等訓練,創造出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對美的追求。因此,高校音樂藝術教育工作者應懂得如何在我們的審美教育工作中培養提高大學生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來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增進學生的感受、表現、欣賞音樂等能力;擴展大學生的文化視野,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出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在接受音樂藝術教育的同時增進人格的完善。

二、學校音樂教育在審美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審美素質文化教育觀念有待轉變

科學技術的發明及運用,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科學技術的標準化、自動化和程序化特性,使人類生動活潑的心靈活動產生障礙,人的感覺機械化,人越來越依賴技術力量,把技術當作解決一切的實用工具,從而漠視人對精神價值、道德信念、審美理想的需求,人的自身能動性越來越退化。當技術充分顯示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時,人就異化爲技術的附庸,致使人的審美潛能無法發揮,感受不到技術的美,也體會不到自身的能力之美。審美文化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它關心人的修養、人格,強調人自身價值的實現、個人潛力的發揮和個性心理的健全,緩和技術與人的矛盾。審美文化教育透過審美實踐活動彰顯現實世界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使人的心靈開闊、情感豐富,制衡着人過於追求技術力量的現象。當前的教育實踐中,人們對大學生審美文化教育的認識和重視遠遠不夠。儘管素質教育口號喊了多年,但雷聲大雨點小,終究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陰影。強調專業課的考分,以分數高低衡量學生的優劣,將專業課作爲一種謀生的技術手段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如何從審美的角度去認識和評判專業那則次要。有人還認爲審美文化教育就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又是藝術類院校的事,音樂、舞蹈、美術教育就是教唱幾首歌、跳幾支舞、畫幾幅畫,等等,對審美文化教育的認識還無法形成常態的教育觀念[3]。

(二)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審美文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探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完善人格,提升境界,着眼於人自身與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失去了精神價值的追求,審美文化就變爲快餐文化,放棄品格的修煉,人的需要就成爲動物的需要。過去的審美文化教育偏重道德、理想,貶低人的幸福和現實的利益,強調教育功能和政治意義,忽略教育的現實價值。當下又過於講究功利、注重實際,造成責任感、道德感的失落,理想信仰的危機和人格修煉的放逐。教育缺少審美的文化生態環境,大學生只看到技術價值與物質價值,忽略人的自身價值關懷,他們拼命追逐現代科學知識的技術因素,考慮如何運用這些技術因素爲自身服務,似乎一切領域已被技術統轄,在人的價值觀念、人格境界、趣味個性的追求等人文精神層面上不屑一顧,尤其在審美文化的選擇上存在不少誤區。傳統的人文科學普遍受到冷遇,工具性學科受到青睞。互聯網被媒體大肆宣揚,人依靠電腦可以獨立生活,人與人無須直接交往,學生可以在家裏上課,切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人的完整性、豐富性被破壞,人的感覺、經驗、情感、想象被鄙視。大學生過於追求時尚,強調感官享受,拒絕理性的價值判斷,讓物質慾望的刺激湮沒人文情懷的昇華,精神價值的追求處於失落狀態。

(三)教育者對大學生審美素質文化教育重視不夠

當下對大學教師的評價過於強調學歷職稱的高低,致使有的教師無心從事基礎性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無心教書育人。而對學生的評價以分數高低決定優劣,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工作。教師降低對學生的要求,課講得粗糙,試題出得淺顯,最後給學生一個分數即可,上課只是爲了完成工作量,忽視教學質量,教學之餘就是爲自己的學歷職稱而奮鬥,只要高學歷高職稱到手即可安度生活。有的教師忘記了“教書育人”的天職,只教書不育人,甚至書也沒有教好。如此背景下談何審美文化教育?同時,大學生審美文化教育的理論研究者與實際工作脫節。理論研究者只管寫自己的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不關注社會實際效應。有關大學生審美文化教育的書籍數量不少,卻很大一部分是閉門論道,缺乏精品和實際操作可行性。從事大學生審美教育的實際工作者又大多缺乏紮實的理論功底與素養,不善於將理論研究成果運用於實際,無法引導大學生提高審美素養。理論研究者與實際工作者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與結合,造成理論不斷出現,而實際審美導向卻蒼白無力。審美文化教育更多屬於經院式的,無法讓美學走進學生心靈,理論研究與教育實踐脫節,缺乏將大學生審美文化教育內容納入課堂教學,以營造審美的校園文化氛圍,難以提高大學生審美文化的品位。

三、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審美教育是音樂藝術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審美意爲“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審美,正是人們對某些事物感到了美,並且在社會實踐中關鍵是藝術實踐中,創造美、表現美、追求美。《禮記》裏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不同的音組合起來,就是節奏、和聲和旋律,它們以一種獨特的形式來表達生活的意境以及人心各種情感的起伏,也就構成了音樂藝術。當然,音樂藝術的功能具有包括娛樂功能、教育功能、思想啓迪功能、文化交流功能等的多元性。但只有當在接受主體那裏對音樂藝術以一種審美的態度研究音樂時,音樂藝術所承載的審美經驗才能傳遞和轉移,透過審美體驗這種最直接的感受,間接實現音樂藝術的其他功能。由此可見,審美教育是音樂藝術的一個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功能。

四、音樂教育的內容具有豐富的審美因素

(一)音樂教育也應是審美教育

音樂的音高、音調、節奏、音色、和聲等元素生動地展示了生活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無論是純粹的器樂音樂,或由外部因素的歌、歌劇、戲劇、音樂唱腔等爲載體的音樂,都是基於“美”的表現形式以進行“美”的內容的表達。聲樂旋律和諧自然的曲線,豐富多彩的音樂結構,複雜的音樂主題,巧妙的構思藝術以及技術熟練的作曲家深刻的內心體驗,這些元素都體現在音樂教育中。

(二)音樂教育的形式有着豐富的審美因素

音樂教育的氛圍環境有着一定的審美因素,學生和教師的情感投入,教師非常富有情感色彩的表演方式能夠提供一個直觀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的圖像,創建一個特別的氣氛和氛圍。音樂教育課堂安排也有審美的因素,透過分析、欣賞以及唱、奏、評議等音樂實踐活動,可以瞭解更多的關於音樂的元素和情感表達的相關經驗,引發情感共鳴,培養學生的思維。教育者往往要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並透過演唱和演奏等方式實現作品的創作或者是再現。由此可以看出,音樂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蘊含了豐富的審美因素,它提供了音樂審美教育的教育存在的條件,同時也成爲審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

五、審美教育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一)審美教育可以促進音樂教育

在古代的中國,伯牙在學了三年琴之後,基本的技術已經全部學會了,但只是在他經過外出學習改變了自己的審美后,他的琴藝纔有很大的進步,以至創作出了流芳百世的曲目。這是因爲審美教育與人的睿智和高尚情操的培養聯繫在一起,反過來又會促進人的音樂藝術的發展。法國作曲家別爾通曾經說過:“思想是藝術中的第一的美麗品質,第二是選擇用於表達思想的演奏方式,這兩種品質結合起來纔可以創造的完美的藝術作品。”一個人只有先用機智和高尚的情操,纔有可能使用他們的音樂和音樂技能知識創造真正的音樂,實現音樂審美情感的表達[4]。

(二)審美教育爲實現音樂教育目的服務

大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音樂藝術人才,從而帶動音樂事業的發展。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席勒繼承康德的說法,認爲美育可以擔當感性和理性之間的橋樑,使人成爲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諧發展的“完全的人”。在音樂教育中,透過音樂美的挖掘才能更好地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以美感染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情感,啓發學生的心智,從而更好地爲教育目的服務。

六、加強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措施

(一)積極引導,樹立審美觀念

審美觀念在音樂教育中所提供的獨特的主體體驗方式是其他觀念無法取代的。在音樂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教師應使之與多元的音樂意識相結合,互相補充,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觀,鼓勵他們爲音樂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創設情趣,進入審美情境

著名的作家王蒙曾說過這樣的話:“真正的觸發的過程應該是一種創造激情的過程,是一種神聖的而崇高的心境。”由此可以看出,創造一個良好的審美情境,可以讓學生忘情地投入到審美的情景,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相關素質,是學生能發現美以及創造美的最爲關鍵的一步。因此,教師必須創造有利的氛圍,“製造”特寫的情境,讓學生觸發聯想從而產生“頓悟”,從而產生具有創造性的靈感思維。

(三)體驗探究,產生審美激情

大學生在“入境”後,透過情境體驗,激活以往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並把自己的體驗再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學方法要體現多樣性、形象性、啓發性和創造性,要以各種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吸引學生主動體驗探究,要千方百計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由於學生獲得了自我體驗探究的機會,便會很快地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在訓練中去理解美、發現美,從而產生創造美的激情。

(四)激發創造,發揮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教師要善於運用材料,引導學生把思維拓展到社會空間,激發學生的藝術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同時在課內外教師要作短而精的理論指導、方法指導,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實踐,以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

(五)注重課外拓展,力圖發現美、創造美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如組織合唱團、舞蹈團,舉辦音樂講座、音樂鑑賞等社團活動,讓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參加,培養和發現學生的藝術興趣和才能,提高他們對美的欣賞力和創造力。總之,音樂教育是以審美教育爲核心的教育,必須重視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玲.西方審美教育理論及中國儒家音樂教育思想對審美教育的影響[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4):101-104.

[2]王玲.淺談大學音樂審美教育特點[J].藝術品鑑,2015(12):363.

[3]李濤.大學教育中的音樂審美教育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8):87-88.

[4]金怡.大學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北方音樂,2015,27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