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實施策略的研究

學問君 人氣:1.55W

數學[1](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資訊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一篇研究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論文,歡迎閱讀。

關於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實施策略的研究

 【摘要】 數學是初中教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程理念的精髓,明確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在教學實踐中反覆探索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重視打造優質課堂,不斷鍛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爭取在教學活動中儘可能挖掘學生潛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繼而促進其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探索能力、應用能力等全面提升. 本文將以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爲研究對象展開論述,以期對初中數學教學實效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教育;數學;互動教學;新課程標準

引 言

學習數學對學生邏輯能力、理性思維培養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同時有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夯實數學基礎,對學生日後每一學段的學習都助益良多. 而在初中階段,新課程標準對這一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採取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促進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等要求,對此,下文將圍繞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實問題

綜合來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主要存在着下述幾類典型問題:

其一,教學模式單一. 現實中,很多教師並沒有真正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宗旨,只是簡單地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完成教學. 而初中數學教育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鑽研探索中發展智力,教育其用數學的思想來認識世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因此,在講授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的同時,還要結合生情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

其二,教學觀念缺乏更新. 部分教師仍然難以糾正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課堂氣氛嚴肅拘謹,師生間、生生間互動機會極少,學生被動的記錄、記憶知識,逐漸逝去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很難提高. 從另一角度來看,有觀念纔能有態度,有態度纔能有行動,如果教師對新的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也就很難實現素質教育,培養出適應新時代需要的優秀的人才.

其三,學生綜合能力不高. 雖然初中數學教材已經改版,重新設定和調整了內容模組,但仍然顯得不夠豐富,再加上課堂學習課時的侷限性,導致數學學習很多都只能限於教材,學生數學知識無法得到延伸拓展,綜合能力發展受到阻礙.

二、互動教學模式的理論釋義

互動教學模式即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一個動態的教學環境中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相互反饋,課堂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以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的角色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設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自主合作的探究中內化知識,開拓思維,培養能力. ”爲此,教師應在充分明白互動教學模式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意義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爲出發點,深入且全面的分析、探索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構建互動教學模式,並以此發掘更多能夠激勵課堂教學的多邊互動路徑,從而有效鼓勵和推動學生更爲踊躍的參與課堂學習,體驗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繼而完成對初中數學知識體系科學化、合理化的構建.

三、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路徑

(一)靈活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如果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學習,那麼任何學習方法都是失敗的. 新課程改革提倡“教師應當將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 ”因此,作爲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要以學生年齡特性和心理需求爲導向,努力打造和諧的課堂環境,鼓勵他們踊躍發言,積極交流,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給學生打造一個開放式、互動式的高效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輕鬆的交流互動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層層設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有效的課堂提問,適度的設定懸念,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在得到激發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即去掉利用懸念來激發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爲學生提供一個能夠產生疑惑、自行探索,並引導其在自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啓發頓悟. 例如筆者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知識點時,並作出如下設疑引導:“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大家認爲什麼樣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學生通常會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去引申相似三角形有什麼特徵;筆者再作引導:“相似三角形必須三個角相等,然後讓學生在紙上畫出自己所認知的相似三角形,或者是舉出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再讓學生觀察這些例子,透過角觀察邊的特點,發現無論三角形的大小怎麼變化,其固定邊之間的比例是沒有變化的結論. 由此設疑提問,學生思維不斷被啓發、在各種疑惑和解決問題的反覆對抗中,實現知識的有效內化.

(三)善於啓發,強化學生邏輯思維. 首先,實現思維繫統化. 即在課堂教學時,多蒐集一些感性素材,幫助學生深度理解數學知識,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轉變,並在新舊知識轉換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遷移、反覆轉化融合,最終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結構. 其次,樹立正確思維方向. 同一道數學題目有時候會有多種解答思路和方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概念、公式、法則的應用理解,確保其能夠綜合應用,舉一反三,靈活應變、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孟羽.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成才之路,2011(24).

[2]郭秋英.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成功(教育),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