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就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學問君 人氣:2.82W

2016年報考的時間即將來臨,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關於就業形勢的分析內容,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對你提供幫助。

就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我國就業形勢的因素紛繁複雜,既有來自國內經濟增長速度和產業結構的變化、人口年齡結構和生育政策的變化等,也有來自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等因素。這些因素當中既有積極有利的方面,也有消極不利的方面,因此需要在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影響的基礎上預測未來我國的就業趨勢變化。

(一)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將愈發複雜多變

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會透過各種渠道傳導到國內,從而對國內的經濟和就業產生影響。在經濟方面,美國經濟的逐漸復甦和歐洲債務危機的逐漸化解都將增強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有利於我國擴大對外貿易和出口,從而帶來就業的增長;而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乏力又會減弱對我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在地緣政治方面,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較大挑戰;與日本、菲律賓等國在領土上的爭端和政治上的分歧會使我國雙邊經貿關係受到一定影響,從而波及我國相關出口企業的就業狀況。

(二)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與就業增長最爲密切相關的因素就是經濟增長率。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長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水平,1978-2013年經濟增長的平均增速達到了9.8%。然而,我國宏觀經濟面臨三期疊加,潛在增長率將明顯下降,2012和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均在7.7%左右,預計2014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7.3%左右。我國經濟增速回落屬於向新常態的過渡,將逐步由高速回調至中高速增長平臺,這種增速的放緩必然會給就業增長帶來一定的壓力。

(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較長時間內,我國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當時是爲了應對人口的高生育率和高增長率而採取的強制措施。這一措施在一段時間內確實起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作用。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進入了快速老齡化社會,2002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爲7.3%,到2013年這一數值已上升至9.7%。與此同時,我國適齡勞動人口的比重也從2011年開始逐漸下降。爲了適應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局面,國家人口政策開始調整,從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轉變爲放開“雙獨”家庭二胎限制再到允許“單獨”家庭生養第二個子女。人口生育政策的這種調整將會減少近期育齡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但將有利於遠期勞動力的供給。

(四)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面臨深度轉型

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要面臨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的問題。雖然目前我國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能夠比農業和製造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要慢於製造業,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率降低,反過來又會制約到總體的就業增長。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落後產能,一部分產業工人將面臨成爲新的失業羣體的問題。由於這些產業工人學歷較低,掌握的技術比較單一,很難適應產業轉型後新興產業的技術需求,從而較難在新興產業中就業。所以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造成的失業問題將是一個新的經濟課題。

我國就業趨勢預測

(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繼續保持穩定

目前,我國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經處在較高的水平,而預計未來隨着經濟增長速度的進一步放緩,要想再提高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規模已經非常困難。並且未來隨着我國適齡勞動人口比例的逐漸降低,每年需要解決的新增就業人數也將逐漸減少。因此,今後我們需要使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初步預計2015年我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在1300萬人左右,與2014年基本持平。

(二)勞動力市場供求形勢維持寬鬆局面

自2010年以來,我國就業市場總體的求人倍率均大於1,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的求人倍率分別爲1.11、1.11和1.09,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1、0.04和0.01。這說明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形勢總體上是求大於供,預計2015年將延續這一趨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二是適齡勞動人口比例的降低使得勞動力的供需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

(三)適齡勞動人口比例將繼續下降

自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啓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以來,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全國提出再生育申請的“單獨”夫婦達到了27.16萬對,已批准的有24.13萬對。然而,全國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夫婦約有1100萬對,上述申請的夫婦不足所有符合條件夫婦的2.5%。由此可見,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不但在短時間內不能有效改變我國適齡勞動人口下降趨勢,長期效果也不樂觀。預計2015年這一比例將繼續緩慢下降,勞動力的供給仍將減少。

(四)重點人羣就業問題依然突出

在總體勞動力市場較爲寬鬆的情況下,重點羣體的就業形勢依然較爲嚴峻。首先是高校畢業生羣體,預計2015年的高校畢業生人數仍將繼續增加,可能達到750萬人左右;其次是產業轉型過程中的下崗工人數會進一步增加,隨着我國淘汰落後產能和新興產業發展速度的加快,這些下崗工人的再就業問題將會變得更加突出;再次是農民工就業人數依然龐大,截止到2014年9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17561萬人,同比增加169萬人,增長1.0%,預計2015年將繼續有所增長。

(五)勞動力就業的質量將得到提升

未來我國勞動力就業的.質量將會逐步得到提升。一方面是因爲我國勞動力整體的受教育程度在不斷提高,現在處於低端就業市場上的勞動力大多是文化程度較低、缺乏專項技能的農民工、普通工人或者簡單體力勞動者。未來隨着他們逐漸退出勞動力市場和新的具有更高學歷層次的就業人羣進入市場,整體的就業質量勢必將提高。另一方面,諸如《勞動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深入落實、政府對民生的重視以及就業保障的增強,都將促使勞動力就業質量得到提升。

對策建議

(一)持續深化就業領域改革,全方位支援就業創業

第一,要堅持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不動搖,尊重勞動者和企業的市場供求主體地位,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形成有利於勞動力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體系,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第二,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加大金融、財稅支援力度,完善扶持創業政策體系,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第三,要加強和改進公共就業服務,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專業化、資訊化水平,推動全國公共就業資訊平臺建設,加快實現就業資訊全國聯網,促進勞動力供需雙方的有效銜接。

(二)完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全面提升勞動力素質

要加快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充分運用職業培訓補貼和高技能人才補貼政策,鼓勵企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廣泛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培訓質量。要重點實施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使新生代農民工都能享有免費培訓機會。要尊重勞動、尊重技能,完善有利於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的引導機制、培養機制、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援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

(三)引導產業優化升級,創造層次豐富、需求多樣的就業機會

在保持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的同時,合理調整產業佈局和經濟結構。既要助推轉型升級,創造更多適合高素質勞動者的管理型、智力型、技術型就業崗位,也要利用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資源稟賦差異和發展差距較大的特點,發揮“雁陣模型”作用,推進產業區域間梯度轉移,促進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鼓勵發展服務業,創造更加充分的就業機會。

(四)適時果斷調整生育政策,科學動態評估人口變化

透過建立人口監測和預警機制,加強人口變動情況調查研究,完善出生人口資訊報告制度,加快推進國家人口基礎資訊庫建設,實現婚姻、生育、戶籍管理等方面的資訊共享。在此基礎上,根據政策調整之後人口的動態變化情況,適時評估人口生育率和總人口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當前的人口政策對於生育率的影響,以便能及時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延緩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問題。

(五)積極幫扶就業困難羣體,充分挖掘現有勞動力資源潛力

首先,要動態瞭解掌握化解產能過剩等工作涉及的職工人數和就業需求,細化完善職工安置方案,並密切跟蹤動態變化。其次,要主動將就業扶持政策送到企業,爲轉崗職工提供個性化職業指導、免費職業介紹和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充分發揮政策促就業的實效。再次,要積極穩妥地做好勞動關係處理、社會保險轉移和接續工作,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待遇,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

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取得重要進展,對形勢應有樂觀積極的判斷。

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增長階段的轉換期,經濟增速適度回落是正常現象。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可觀,中國經濟“崩潰”或“衰退”論是沒有依據的。

從國際範圍看,今後若干年中國如能保持6%~7%的增長,仍可稱爲“中高速增長”。但其“底”在何處,現在尚未探明。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轉換需要面臨三隻“靴子”(基礎設施投資、出口和房地產投資)落地,待第三隻“靴子”落地後,中高速增長的“底”或均衡點基本探明。希望中國經濟能夠在一兩年內完成增長階段轉換,探明中高速增長的“底”,進入一個新的穩定增長軌道或狀態,即“經濟增長的新常態”。

中國經濟相關研究報告2015-2020年中國經濟型酒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14年11月2015-2020年中國經濟型雷達液位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預測報2015-2020年中國經濟型結構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預測報告2015-2020年中國經濟型酒店傢俱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預測報告123  “十三五”將是新常態形成並得以穩固的關鍵時期。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表面上看是增長速度的放緩,背後也是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體制政策環境的深刻變革。在這一轉換過程中,中國應處理好三方面挑戰。

第一,有效把控和化解轉換過程中的財政金融風險。中國目前比較突出的是流動性風險、房地產泡沫、地方債務風險和產能過剩問題。這四類風險透過影子銀行、土地、地方融資平臺、國有企業等渠道,相互交織、相互傳導,形成一個風險傳遞的循環。中國是被動應對危機還是主動改革,決定了能否避免大的金融危機。

第二,有效提升非貿易部門的效率。與發達經濟體相比,後起經濟體在全要素生產率方面的差距,更多地表現在以服務業爲主的非貿易部門。中國這個問題更爲突出,尤其是基礎產業的低效率制約着整體效率的提升,當前服務業的產值比重上升,部分是由於價格上漲,而非效率提升。未來,中國應當重點發展高生產率的生產性服務業。

第三,拓展新增長領域並促進創新。新增長領域既可能由於潛在需求被挖掘而催生,如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的新增長點;也可能由於新技術出現而觸發,如網購、光伏等;還可能由應對既有問題、尋求新增長模式而帶動,如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節水等綠色產業。中國應該透過競爭形成一批創新型行業龍頭大企業,以及大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爲此,應當加快要素市場建設,促進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開放,鼓勵創新要素依據市場需求流動和適度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強大創新能力的城市或區域。應當鼓勵自由探索的環境和機制,彙集全球一流人才並研究頂尖問題。還應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之間的融合,更多地透過市場競爭和需求導向配置政府研發資源。

國企改革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被列入加快推進改革開放的重點內容。這也意味着2015年將進入國企改革實施階段,特別是醞釀兩年之久的國企改革方案將在2015年出臺,國企改革由此進入“落實年”。

2015年,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也逐步明晰:“加減乘除”調結構,建立“三項清單”和“四個一批”,以分類、混合所有制以及“四項試點”改革爲重點加速推進。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從國資委負責牽頭的改革任務來看,有三項改革舉措已經國資委審議,包括央企功能界定分類、佈局結構調整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三項清單”和“四個一批”的表述,表明分類的思路已經清晰,也發出大規模重組的信號。

國企改革相關研究報告2015-2020年激光器件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2015年1月2015-2020年鹽酸頭孢他美酯市場新動態戰略研究及競爭力諮詢分析2015-2020年中國牛仔休閒茄克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分析報123  “2015年,在分類完成的基礎上,企業必然會迎來大分化、大調整、大改組的過程。”李錦表示,由國資委監管的112戶央企可能會重組爲30到50戶左右。

李錦指出,國有企業大規模重組有四條路徑:一是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之間進行重組,促進各種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二是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列出負面清單,面向市場公開出售國有資產,除了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或者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等自然壟斷性領域外,其他領域逐步退出或重組;三是企業集團內部的結構調整,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放開一些下游領域;四是合資重組和跨國併購,實現企業在全球配置資源。

給國有企業賦予更多企業主體應有的權利,成爲圍繞2015年國企改革的主旋律。而在近期舉行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張毅在定調2015國資改革路線時稱,國資委將帶頭進行自我改革,把該給企業行使的權力都放給企業,把不該企業負擔的包袱都卸下來,切實增強企業作爲獨立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而在下一步國企改革過程中,要重點規範國有資產評佑,完善國有資產定價機制,嚴格操作流程,確保公開透明,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TAGS:就業